分享

华医世界《讲透经方》笔记之李赛美教授儿科病心得点滴(六)

 火帝养生_WSH 2022-01-03

小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太阴不足,容易夹滞生痰。这个太阴指的是脾,小孩子常常是脾不足,在《伤寒论》里讲太阴不足,主要是讲脾阳不足,寒湿内阻,所以,我们有时候把太阴作为一个广义的太阴,包括整个的消化系统的功能。

偏于虚的,虚则太阴,实则阳明。中医讲脾主运化,主要是运化水湿,运化水谷精微。所以,当脾阳不足,就不能运化水湿,就容易产生痰湿,积滞。所以,这也是小孩的脾胃不好的一个特点。

少阴的虚损,多在胎产。小孩有没有虚证,应该也是有的。是在胎产或者是在生产的时候产伤所留下来的后患,这个也是属于虚损的疾病。这种情况,现在来说,虽然说是比较少,但是,对于这种病,也是属于疑难病很重要的内容。这种病很不容易修复,由于正气的虚损。少阴肾,人生之根,一但受到损伤,修复是比较慢的。

还有一种情况,小孩子最容易被菌毒虫染所伤。因为小孩的防御能力比较差,不会去辟邪,再加上小孩好动,活动范围大,所以,容易感受邪毒和虫子的传染,大部分都是感染,最常见的寄生虫病,各种各样的包括一些传染病。

小儿科,又称为哑科,中医的四诊,对于小儿来说,问的话,基本上是问不到什么,最多就是问一下监护人,现在很多小孩子生下来,满月以后,由于父母要上班,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带,问他们得到的信息基本上也只能是作为参考,大部分只能是靠望、闻、切。

望诊,望小孩子的神色形态,身高体重,望小孩小便的颜色,这些能够看到,也能够大致判断小孩的体质。闻诊,就是闻小孩子的声音,还有闻小孩子的气味,呼吸喘促,还有大便的气味,尤其是食积的小孩大便都是有酸臭味。

小孩子的切诊,在三岁以前,都是一指切诊,一根指头就可以了,由于小孩太小,你用三根指头去诊脉,差不多都把小孩的手占了一半了。如果小孩还没有超过一岁,就看小孩的指纹,“紫热红伤寒,青惊白似疳,黑时因中恶,黄即困脾端”,所以,看指纹也是很重要的。

小孩子的切诊还有一个就是摸小孩的小肚子,感受小孩的肚子是软的还是偏硬的,看看有没有抵抗感。这样分辨小孩的虚实,如果是虚证,摸起来是柔软的,如果是实证,摸起来是硬的,有抵抗。特别是小孩子有食积,摸他的肚子是硬硬的。

对小孩的诊断要特别心细,因为要想看小孩的舌头,都是很难的。有很多小孩一来就是哭,因为小孩不会说话,只能用哭来表达他的身体不舒服或者是痛,我们就趁小孩哭的时候,嘴巴打开来,可以看小孩的舌头,看他的咽喉有没有发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