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崇尚“男尊女卑”,但干政后妃层出不穷,后宫何以能干政?

 文史漫今生 2022-01-03

“男尊女卑”思想影响,古人认为男性才是宗法社会的中心,所以“后宫干政”这一现象在我国历史上显得十分独特,“后宫干政”的一个鲜明例子就是慈禧太后,她是晚清实际统治者,与慈安太后一起“垂帘”听政,此外,还有吕后、窦漪房等干政后妃,为何在“男尊女卑”的环境中,干政后妃层出不穷呢?后宫何以能干政?

其实,我国古代就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这一规矩的来源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可追溯至周朝——武王伐纣时曾言:“牝(pìn)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牝指雌性,与牡相对。该句话意在表示母鸡不在早晨啼叫,如果它在早晨啼叫,这家人会衰落,而将其扩展到整个国家,便有后宫不可干政,如果后宫干政,国家将会衰落。

另外一个版本可追溯到汉武帝身上,与吕后相关,吕雉作为高祖之后,是史册记载的首个皇后、皇太后,也创造了皇帝制度建立以来首个临朝称制女性的“纪录”,她的干政让吕氏外戚与刘氏皇族产生了矛盾,汉武帝留下了:“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的评价,所以这种版本里,认为是汉武帝定下“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

虽然无法确定“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到底是何时、何人定下,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多皇帝、朝中大臣都不支持后宫干政,然而回顾历史,“后宫干政”的情况却并未完全消除,想要找到后宫为什么能够干政的原因,要从后宫妃子的地位谈起。

“后妃”与平民阶层的女性相比,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她们嫁入皇室,地位尊贵,成为皇帝的家眷,而她们的称呼“后妃”一词,很容易就将她们与普通平民分开,其实,“后”在一开始指代的就是皇帝,《尔雅》有言:“后者,君也”,意即后是君主,《左传》中所言“灭夏后相”,其中“后相”是夏王的名字,所以能够看到“后”本身就可以指代尊贵的地位。

而在商朝之后国君不再称“后”,所以“后”的君主之意渐渐消失,在后来的发展中,“后”具备了帝王之妻的意义,这样一来,“王”、“后”两个称呼便代表了男女两性的至高地位。但在秦王统一天下后,两个称呼又有了一定的变化,因为君主的称呼“王”变成了“皇”,而“后”也因此变成了“皇后”。

而“后妃”这一群体并不仅仅指代“皇后”一人,她们有着很森严的制度,《礼记》中便有相关记载:“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这里的“后”、“夫人”、“世妇”就代表着不同地位的“后妃”。

讲完了“后”所代表的尊贵地位能够发现,后宫的“后妃”们本身具备着比平民更高的干政可能,而“后妃”们“干政”有着众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后妃”们与皇族的关系让她们干政的可能性增大,因为“后妃”们不仅可以是彼时皇帝的妻子,还可以是皇帝的母亲、妾……,所以她们本身就是统治阶级的一员,只是在“男尊女卑”的思想中无法摆脱被统治的命运。

其次,她们陪伴着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位于最高权利中枢中,所以她们“干政”就像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可能因为处于权利中枢中,所以会被动牵涉其中。

而“后宫干政”的表现能够简单地划分为直接干政与间接干政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理解起来都比较简单,所谓的直接干政,就是直接参与朝政,直接干政的后妃掌控朝事,甚至权倾朝野,有些还做到了最高统治者,取代了皇帝的身份,她们把皇帝变成了傀儡,是真正的掌权者。

但这种干政并不一定起源于后妃的私心,因为还存在着一些特殊情况,让后妃不得不干政,比如皇帝年幼,无法做出正确的政事决断,所以皇帝的母后就成为真正的掌权者,宗法制度下,嫡长子将是皇位的直接继承人,如果嫡长子年幼,后妃又不出面坐镇的话,可能会皇权旁落,嫡长子会被夺权,所以皇帝母亲在皇帝年幼时干政,也可能是为了维护幼子的皇权。

至于后妃们的间接干政,也并不难理解,所谓的间接就是把皇帝当为媒介进行干政,如果对朝政有合理的看法,后妃能对朝政进行评点从而影响皇帝的决策,但这种干政方法造成的影响可能很小,因为后妃们提出建议后,皇帝是否会听从要看皇帝会做出怎样的决断,那些成功做到间接干政的后妃们,造成了不同的影响,其中有一些后妃的间接有良好效果,所以在历史上留下美谈,比如独孤皇后。

然而不想要皇后干政的人不止皇帝一个,一些大臣也无法作壁上观,任由“后妃”干政,毕竟吕后造成的悲剧在前,皇帝、大臣们不愿意外戚权势遮天,引发难以解决的困境,宋朝就是一个对“后宫干政”防范得较为成功的朝代,原因之一来源于士大夫对“后宫干政”这一现象的防范和监督。

宋朝士大夫们以天下为己任,宋朝皇帝也对他们十分优待,所以构成了良好的君臣之气——“主柔臣刚”,这种环境下,士大夫们拥有着更强的政治力量,他们在思想、行为、言行等诸多方面制约皇帝,也因此对朝政起到了更大的影响。

士大夫们掌握了更大的权力,也在监督、防范“后宫干政”这件事上起到重要作用,不仅在持有“母后临朝,变乱天下”的思想、舆论,还在行动上积极干预“后宫干政”现象的发生,比如“(刘)太后常以上卧起,令内侍传旨中书……立陈其不可”,这便是士大夫群体对“后宫干政”所做出的具体的干预行动。

其实朝臣对“后宫干政”的干预冒着很大的危险,因为在地位上,后宫的妃子们未尝屈居他们之下,特别是那些受宠的妃子,可能会给他们带去杀身之祸,但仍有一些反对后宫干政的臣子,他们奋不顾身地维护皇室利益,站在“后宫干政”的对立面。

既然很多皇帝、大臣都不愿意后宫干政,为何“后宫干政”的情况还是层出不穷呢?其实原因可以总结为四点:其一是后妃们本身具备干政的才能;其二,后妃们的干政获得皇帝的允许;其三,一些特殊情况下,后妃们不得不干政;最后,是后妃们有私心。

首先分析第一种情况,后妃们本身具备干政的才能,古人婚嫁讲究“门当户对”,一般情况下,嫁给皇室的妃子具有一定的才干、素养,以明清的一些干政后妃为例,马皇后就“仁慈有智鉴,好书史”,所以她具备干政的才能,马皇后会适时提出自己关于朝政的意见,而她的一些意见也会被太祖采纳。

在这种原因下面,很多后妃本身就具备讨论政事并提出良策的能力,如果她们不是为了私心提出意见,那么就能扮演一个“贤内助”的角色,也像是一位善谏良臣。她们的能力既让她们可以干政,又让统治者对她们产生信赖,所以在后妃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后,会选择接受她们的意见,这就构成了“后宫干政”的逻辑链条,使“后宫干政”这一现象发生。

第二种情况下,是后妃们被皇帝允许干政,这种情况下的后妃可能并不具备出色的能力,但是她们有皇帝的授意,所以可以光明正大地进行干政,比如明仁宗与张皇后的例子,张皇后谥号为“诚孝皇后”,在朱高炽还未拿到皇帝头衔时,张皇后就曾干政维护他的太子之位。

朱高炽虽然是朱棣的长子,还因此做了太子,但是他的太子之位并不稳定,朱棣次子朱高煦与自己的哥哥争夺权势,按照宗法,朱高炽应该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但是他的性格不占优势,因为他比较宽厚、仁爱,而他的弟弟朱高煦性格更像朱棣,朱高煦表现得比哥哥更勇武,所以朱高煦对朱高炽的位置产生了一定的威胁。

张皇后曾经在明成祖前为朱高炽说话:“微后当成祖意,太子几废……”,可以说朱高炽最后能够巩固自己的权力,张皇后立下不少功劳,最后朱高炽还是成为了皇帝,他在掌握政权后让张皇后参政,使其帮自己处理政事——“上禀命而行,太后亦时时询上外朝所平决”。皇帝的允许让后妃们拥有了更多干政的自由,这些妃子能够在皇帝的授意下提出意见,所以延续了“后宫干政”这一现象,使得该现象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在历史中时不时地出现,成为一个让人啧啧称奇的现象。

第三种情况,是后妃们不得不干政,这种情况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皇帝无子,或者继承皇位的皇子年龄较小等情况,这些特殊情况之下,后妃们不得不选择干政,这时候后妃们进行干政可以维护皇权,避免大权旁落,比如明英宗,他即位时还未成年,所以朝廷的真正掌权者是他的祖母张太皇太后。张太皇太后也并没有辜负皇帝的期待,她的一大成就便是辅佐了明英宗,使得朝局变得稳定,她用人的眼光很准,信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胡濙等人,很好地协调了君臣关系。

最后一种情况是后妃们有私心,这种情况下的后妃进行干政,是占据了相对主动的位置,她们有的做到权倾朝野,成为真正的掌权者,但有的后妃虽然藏有私心,却并没有溅起太大的水花。

总而言之,虽然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中,不少皇帝、大臣都不愿意看到“后宫干政”的事情发生,但是后妃们的干政有着多种多样的原因,其中“不得不干政”这一原因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所以尽管很早就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但历史上仍旧有很多后妃涉入政事中,其中一部分还成为真正的掌权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