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春研究员(简介附后) 胶东金矿成矿模式 宋明春1,林少一1,杨立强2,宋英昕3,丁正江4,李杰5,李世勇6,周明岭1 2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4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5河北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6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解读: 内容提纲 1 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断裂渗流交代成矿模式 2 石英脉型金矿泵吸充填成矿模式 3 胶西北金矿区域成矿模式 4 深部金矿阶梯式成矿模式, 5 热隆-伸展成矿模式 6 结论 图1 胶东地区区域地质及金矿床分布图 说明:1第四系;2白垩系;3古元古界和新元古界;4含榴辉岩的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5太古宙花岗—绿岩带;6白垩纪崂山型花岗岩;7白垩纪伟德山型花岗岩;8白垩纪郭家岭型花岗岩;9侏罗纪花岗岩类;10三叠纪花岗岩类;11整合/不整合地质界限;12断层;13以往探明的浅部金矿床位置(图中金矿符号大小依次代表资源储量≥100t的超大型金矿床、20≤t资源储量<100t的大型金矿床、5t≤资源储量<20t的中型金矿床和资源储量≤5t的小型金矿床);14新探明的深部金矿床位置(图中金矿符号大小含义同图例13);15蚀变岩型和网脉型金矿,石英脉型和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以及蚀变角砾岩型、蚀变砾岩型和层间滑脱拆离带型金矿;ME1—胶西北成矿小区;ME2—栖-蓬-福成矿小区;ME3—牟-乳成矿小区;F1—三山岛断裂;F2—焦家断裂;F3—招平断裂;F4西林-陡崖断裂;F5金牛山断裂。 图2 胶西北地区有利断裂成矿部位示意图 图3 焦家矿区112勘探线剖面图 1金矿体及编号;2黄铁绢英岩带和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带;3钾化、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4黄铁绢英岩化斜长角闪岩带;5前寒武纪变质岩系;6玲珑型花岗岩;7焦家断裂;8钻孔位置
图4 胶东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断裂赋矿位置立体图 (a,据山东省地质调查院,2014修改)和剖面示意图(b) 1郭家岭型花岗岩;2玲珑型花岗岩;3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4钾化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次要金矿体赋矿带);5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带(金主矿体和次要矿体赋矿带);6黄铁绢英岩带(金主矿体赋矿带);7绢英岩带;8绢英岩化斜长角闪质碎裂岩带;9钾化绢英岩化斜长角闪岩带;10斜长角闪岩;11钾化绢英岩化带;12绢英岩带和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带;13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体;14石英脉型金矿体;15断裂;16断层泥
图6 玲珑金矿田矿脉分布(a)及赋矿构造型式(b) 1第四系;2栾家河型花岗岩;3玲珑型花岗岩;4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5闪长岩脉;6闪长玢岩脉;7煌斑岩脉;8断裂;9岩脉、矿脉及断裂产状;10蚀变断裂破碎带;11石英脉型金矿脉及编号;12蚀变岩型金矿体;13蚀变岩型浅部金矿体水平投影范围;14蚀变岩型深部金矿体水平投影范围及编号 图7 邓格庄金矿床矿体分布(a)和25勘探线剖面图(b) 1第四系;2侏罗纪花岗岩;3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4中基性脉岩;5矿化蚀变带;6黄铁矿化石英脉及金矿体;7断裂构造;8钻孔 图8 胶东石英脉型金矿成矿模式 1沉积地层;2前寒武纪变质岩系;3白垩纪花岗岩类;4侏罗纪花岗岩类;5基性脉岩;6石英脉型金矿体;7拆离断层带;8断裂 图9 石英脉型金矿成矿流体动力学及石英脉的形成过程 图10 胶西北金矿区域成矿模式示意图 图11 焦家金矿带深部矿体分布模式示意图 1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2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带;3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4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5侏罗纪玲珑花岗岩类;6白垩纪郭家岭花岗岩;7金矿体;8断裂构造;9矿化蚀变带边界 图12 蚀变岩型金矿和石英脉型金矿的阶梯式赋矿模式示意图 图13 胶东金矿成矿背景示意图
6 结论 来源1:矿床地质,第39 卷第2 期,文章编号:0258-7106(2020)02-0215-22。 来源2:岩石学报,1000-0569 /2014 /030( 09) -2447-67 |
|
来自: 昵称48503472 > 《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