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杰安·劳伦佐·贝尼尼:流动的盛宴,用情热赋予大理石生命

 llljjgg 2022-01-03

之前我看过一组贝尼尼的雕塑照片,它们颠覆了我对苍白、坚硬雕塑的定义。尽管大理石还是那堆大理石,但是贝尼尼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他能把这硬邦邦的原材料通过视觉“软化”,人物的手指触碰到肌肉产生的凹陷能让我感受到它们是有生命的。原来,贝尼尼雕塑呈现的视觉效应足可以让人们相信那不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大理石。

杰安·劳伦佐·贝尼尼:流动的盛宴,用情热赋予大理石生命

贝尼尼自他崭露头角以来,就被世人认定是天才,跨越百年,当我们站在他的作品面前,对视、感受、交流,恍然大悟他的骄傲与才华合情合理,与生俱来。他的过人之处在于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转化到那一堆大理石上,雕塑的生命力就是贝尼尼的。

杰安·劳伦佐·贝尼尼:流动的盛宴,用情热赋予大理石生命

激情不是躯体或者精神的一种情绪发泄,贝尼尼深谙于此,所以他的艺术作品都与激情或情热有关,他试图把流动的情绪含蓄地表露。正是这种感情会让毫无生气的大理石发生变化,在贝尼尼手中幻化成富有动感、肉感与情感的雕塑。每一位艺术家都明白自己的作品承载了内心的感受,但是能够毫无保留地借另一个媒介具化而来,让柔软的激情定格在违和的雕塑上,传递给当时与未来的每个人,贝尼尼的本事很难被超越。

经典的雕像经常会和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男神女神,或是宗教相关联。他们神圣,不可亵渎,所以雕像能够完美还原他们的肃穆,石头总是给人一种距离感。即使石像也是人格化的形象,但它们和它们正在凝视的那帮有血有肉的人类有着本质的区别。雕塑不朽,但是没有气色,无生命力。

杰安·劳伦佐·贝尼尼:流动的盛宴,用情热赋予大理石生命

雕塑没有“人气”这一点应该归咎于它们的原材料大理石,在我们的印象中,白色或灰色的大理石根本不可能呈现如彩色油画娇艳欲滴的效果,即使艺术家在人物表情上下功夫,也很难摆脱死气沉沉的印象。而改变这一切的是16世纪的杰安·劳伦佐·贝尼尼。天才的诞生没有预兆,他从小时候就让人刮目相看了。

贝尼尼的父亲是一位来自佛罗伦萨的雕塑家,他的水平忽高忽低,但是他在自己的儿子贝尼尼身上看到了与自己截然不同的艺术直觉。当贝尼尼只有八岁时就被带到了教皇面前,他画了一张圣保罗的头部素描。这让教皇非常震惊,他预言贝尼尼会是下一个米开朗基罗。

贝尼尼来到罗马时,恰逢卡瓦拉乔的街头戏剧很火,这位伟大的画家冲击了人们的思想:圣人不再遥不可及,相反,现世的激情成为了主题。贝尼尼也受到了震撼与启发,他想要在绘画领域超越卡瓦拉乔根本不可能,那么在雕塑方面呢?

在贝尼尼16岁时,他创造出了《圣劳伦斯》,他试图抓住的是劳伦斯面对痛苦时的泰然自得。如果依照当时的记载,被送上烤架的圣劳伦斯在受刑的时候,手掌触到了火焰,烤焦的肌肉发出了芬芳的气味。贝尼尼想借劳伦斯淡定的表情表达什么?不是不畏惧死亡,不是坚定自己的信仰,而是痛苦变成了愉悦。

贝尼尼的才华吸引到了当时罗马的一位大人物,红衣主教朱利亚诺·费内斯。贝尼尼为他创作了半身像。贝尼尼是一个很会观察人的雕塑家,尤其是会用细节展示他的作品是有生命的。而活着的人的特点就在于不完美,比如红衣主教半身像紧绷绷的扣子、一颗半扣子展现出“胖子”主教穿上绸衣的勉强。花栗鼠般的脸庞、帽子下露出的发际线、迎着光线的鼻子好像蒙了一层细汗……这些不凑近看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点是这个半身像生命的源泉。

杰安·劳伦佐·贝尼尼:流动的盛宴,用情热赋予大理石生命

贝尼尼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艺术家。他年轻自律、诙谐幽默,在街上,他是人群的焦点。当时一位艺术评论家说过,贝尼尼想要什么,他使个眼神就够了,不必自己亲自动手。而这样年少时期就达到人生巅峰的贝尼尼会继续一帆风顺下去吗?

我们之前谈论的艺术家有很多都是成名后马上坠入了低谷,但是对自己严格的贝尼尼手拿人生赢家的剧本。1624年,《阿波罗和达芙妮》夯实了他“天才”的地位。

同样是神话题材,阿波罗对达芙妮穷追不舍,而她却不喜欢他,甘愿化作月桂树。贝尼尼的雕塑便展现了正在被阿波罗追逐的达芙妮变身成月桂树的场景。这座堪称经典的雕塑将“正在”这个动感状态完美诠释。

阿波罗气喘吁吁,他的披肩和头发飘荡在风中,达芙妮好像在爬向空中,她张大嘴巴发出尖叫,不知是惊恐阿波罗已经触碰到了自己,还是自己的头发与手指已经变成了枝叶。任何人看到这个凄美的雕塑,心中的激情都会被点燃。

杰安·劳伦佐·贝尼尼:流动的盛宴,用情热赋予大理石生命

贝尼尼的雕像富有动感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能把雕像变成向上牵引的状态,扭曲螺旋上升,观众的视线也会随达芙妮光滑肌肉与树干参半的腿部,不由自主地向上看,她的表情,她手部的变化。与其说贝尼尼擅长将一种坚硬的物质,变成肌肉、头发和树叶,不如说他懂得如何控制观众的目光,从而制造动态的幻象。

《阿波罗和达芙妮》为二十出头的贝尼尼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与声望,教皇赐予他爵位,下一任教皇乌尔班八世将他当作最好的朋友。但是,作品通常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可是贝尼尼性格不好的一点是,他心胸狭窄,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荣光,包括为他制造达芙妮手部枝叶的助手。

这时,贝尼尼似乎有点放纵自己了,他的缺点慢慢暴露了出来。他和助手的妻子康士坦茨发生了关系,他和有夫之妇坠入了爱河。贝尼尼作为雕塑家,对康士坦茨的爱全化在了半身像中。但是,康士坦茨没把这个世人公认的天才当一回事,她和贝尼尼的弟弟也保持着不正当的关系。贝尼尼彻底被激怒了,他变成了恶魔,派人把这个不忠女人的脸毁了,还把自己的弟弟打了一顿。

贝尼尼的偏执只毁了康士坦茨和亲弟弟,他自己似乎永远被神眷顾。和这件事有关的人进监狱,被流放,只有贝尼尼得到了教皇的庇护,没有受到惩罚,还在教皇的牵线下娶了全罗马最美的女人。

贝尼尼本身出轨有夫之妇这件事本来就有反伦理,蓄意谋杀却没吃牢饭只能说他的运气不是一般地好。但是,他的运气不会一直这么好。

贝尼尼的霉运始于圣彼得大教堂,以及另一个堪称为建筑天才的男人巴洛米尼。巴洛米尼对贝尼尼看不惯很久了,他讨厌他骄纵的样子。

17世纪的教皇希望在教堂的大钟上方再建造两座大钟,贝尼尼叛逆的性格让他接下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贝尼尼周围的人都对他阿谀奉承,助长了他的气焰,没人告诉他设计的钟塔地基比较松软,迟早会出事。虽然巴洛米尼抓住了他这个漏洞,但是出于嫉妒,他没有指出来,站在一旁看好戏。

果不其然,钟楼建好的两个月后,裂缝出现了。教会开始了对贝尼尼的调查,巴洛米尼提供了详尽的证据,贝尼尼的灾难来临了。理应说,在雕塑领域称王的贝尼尼根本不会对平行领域的巴洛米尼造成威胁,可是贝尼尼就是个什么都会一点点的男人,他在建筑设计领域也是数一数二的,所以才动了巴洛米尼的奶酪。

想要东山再起其实很简单,贝尼尼回到自己擅长的雕塑领域就可以了。果然,十项全能的他也不能太贪心。这次建筑设计上的失败让他懂得低调,造就了他成熟艺术的结晶《圣特雷莎的沉迷》。

这座雕像又印证了贝尼尼对于激情的深刻理解与完美演绎。它描述了圣徒圣特雷莎一次神秘且带有情欲色彩的体验,她梦见一位天使用上帝之爱的金箭刺向了她的心脏,她正处于迷醉的状态中。

杰安·劳伦佐·贝尼尼:流动的盛宴,用情热赋予大理石生命

看到这座雕像时,除了圣特雷莎脸上的微妙,天使脸上戏谑的笑,还有一种隐晦的残忍,圣特雷莎是否和之前圣劳伦斯的想法一样?将苦痛当作快乐。这是不是贝尼尼本身的心理写照,他不是掌控激情的天才,而是看透情热背后心酸的雕塑家。

贝尼尼的雕塑总是给人一种温柔的触感,石头是如水流动的,虽然这个比喻过于矛盾,但是当你看到贝尼尼雕塑的那一刻,我想一切将不言而喻。

人们会说贝尼尼是拥有魔法的术士,能将一种物质变为相反属性,但是,他只不过把用之不尽的热情全都倾注在了无生命的石头上,就像“感化”一样,也许他定格住的不是神话与情欲,而是在制作雕塑时,他的内心想法,他的情感迸发。

贝尼尼的雕塑是一场流动的盛宴,观者站在它们面前也好,在电子屏幕前看到它们也好,都能感受到它们生生不息的感染力。贝尼尼非常擅长在细节赋予雕塑生命,比如:撑开的扣子、面部微妙的表情,他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艺术家,总是随自己的心意去诠释一个人的形象或者神话宗教故事,我们在雕塑栩栩如生的同时,不如惊叹贝尼尼对于人与文字的洞察力。他能看到我们通常不会注意到的地方,再借一堆大理石去具化他的感受。

贝尼尼的一生定义了天才的模样,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与席勒、罗丹等以情欲出名的艺术家的不同之处,同样都是在诠释涌动的激情,其他艺术家借女性做表达,有时过于露骨,而贝尼尼只专注于自我感觉,在无意间,用自己的情热与思想“融化”了冷冰冰的大理石,为它们注入灵魂,颠覆了世人对于雕塑的枯燥认知,这些雕塑都是贝尼尼不为他人而为自己做的创作。

贝尼尼是创造奇迹的大师,尽管天才背后有苦涩、不眠、遗憾,但如今,漫步罗马,几百年前的他不仅赋予了雕塑生命,开创了先河,几百年后他和他的作品也成为了这个城市活力的来源,这是历史留下的遗迹,也是属于贝尼尼永恒的荣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