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列方1804

 随缘522 2022-01-03
地榆散21
【处方】 地榆1两半(锉),樗树白皮1两(炙微黄,锉),白术3分,当归3分(锉,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赤白痢。胃风。其状恶风,颈多汗,膈下塞不通,饮食不下,胀满,形瘦腹大,失衣则嚏,食寒则泻泄、白痢。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九
 
 
 
 
 
 
 
 
地榆散20
【处方】 地榆(锉)1两,黄耆(锉)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槟榔1两,当归(锉,微炒)1两,黄芩1两,赤芍药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痔疾生疮肿痛,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榆汤”。
【摘录】 《圣惠》卷六十
 
 
 
 
 
 
 
 
 
地榆散19
【处方】 地榆1两(锉),伏龙肝1两,白茯苓1两,熟干地黄1两,柏叶1两(微炙),蒲黄1两,白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1分(锉,微炒),桂心半两,芎穷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漏芦1两,蟹爪1两(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崩中,漏下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各家论述】 《济阴纲目》:此方有温有凉,其破瘀止痛,莫如蟹爪;而补血上行,莫如角胶,其余可三反矣。
【摘录】 《圣惠》卷七十三

地榆散18

【处方】 地榆(锉)1两,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茜根(锉)1两,龙骨1两,黄芩1两,鸡苏苗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大便下血,久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七

地榆散17

【处方】 地榆1两,白茯苓1两,黄柏1两(微炙,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痢渴,或下五色恶物,心神烦热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九十三

地榆散16

【别名】 地榆汤

【处方】 地榆(锉)1两,黄连(去须,微炒)1两,犀角屑1两,茜根1两,黄芩1两,栀子仁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毒热木解,日晚即壮热腹痛,便痢脓血。

【用法用量】 地榆汤(《圣济总录》卷三十三)。方中茜根,《准绳·疡医》作葛根

【摘录】 《圣惠》卷十三

膏方经验——夏季清心除烦膏治疗烦躁易怒

【清心除烦膏】

1.水煎药

生龙骨200克、生牡蛎200克、黄连60克、麦冬100克、桂枝100克、炙甘草100克、天竺黄100克、半夏曲100克、陈皮100克、全瓜蒌100克、莲子心30克、太子参100克。

2.成膏药

鳖甲胶125克。

3.调味药

生姜汁100毫升、莲子(蒸熟,捣碎)100克、米酒200毫升。

4.制作方法

将水煎药煮2次,每次煎出300毫升药液;将鳖甲胶加入米酒中,放入蒸锅蒸熟烊化;然后,将水煎药液同烊化胶混合搅匀,加入生姜汁和莲子,上火熬煮15分钟,放温,和匀,装入洁净干燥的器皿之中,存放于冰箱。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5.用药加减原则

烦躁不眠、精神疲惫者,加麦冬、竹叶、灯芯草;大便秘结、面色潮红者,加知母、火麻仁;虚热烦躁者,加白薇、地骨皮;面色晦暗、神情呆滞者,去龙骨、牡蛎,加赤芍、丹参、石菖蒲。

6.服用方法

温水兑服,一次2匙(约10毫升/匙),头2个星期早、晚饭后各1次,后2个星期隔一日的中饭后服用1次,连续服用1个月。

7.功效

镇心理脾,清火涤痰。

8.注意事项

气血亏虚之人不适用,阴虚体质者需加减用药。

膏方经验——长夏健脾宣窍平怒膏治疗烦躁易怒

【健脾宣窍平怒膏】

1.水煎药

炒白术100克、菖蒲100克、远志100克、茯神100克、生甘草60克、桔梗100克、酒大黄60克、枳壳100克、厚朴100克、陈皮60克、生香附100克、柴胡100克。

2.成膏药

龟板胶100克、鹿角胶60克。

3.调味药

西洋参100克、肉桂(研粉)30克、荆花蜜100克。

4.制作方法

将水煎药煮2次,每次煎出200毫升药液;将龟板胶和鹿角胶一起加入200毫升水中,放入蒸锅蒸熟烊化;然后,将水煎药液同烊化胶混合搅匀,上火熬煮15分钟,放温后,再加入肉桂粉、西洋参和荆花蜜,和匀,装入洁净干燥的器皿之中,存放于冰箱。此为三周左右的膏滋量。

5.用药加减原则

容易受惊、心慌、起急者,加党参、麦冬、郁金;食后腹泻者,去大黄,加炒白术、黄连;食积、消化不良,加鸡内金、枳壳、生山楂。

6.服用方法

温水兑服,一次2匙(约10毫升/匙),因为是在长夏之时服用,故服用时间为23周即可。头2周早、晚饭后各1次,第3周隔一日的中饭后服用1次。

7.功效

健脾益气,排浊宣窍。

8.注意事项

腹泻患者需加减用药。

地榆散15

【别名】 阿胶散

【处方】 地榆3分(锉),干姜1分(炮裂,锉),当归3分(锉,微炒),龙骨3分,芎穷3分,艾叶半两(微炒),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熟干地黄1两,蒲黄半两,黄牛角(角思)1两(烧灰),白术半两,乌贼鱼骨3分(烧灰)。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妊娠损胎,下血不止,腹内疼痛。

【用法用量】 阿胶散(《普济方》卷三四二)。

【摘录】 《圣惠》卷七十七

地榆散14

【处方】 地榆1两,木香半两,葳蕤2分,当归3分(锉,微炒),黄芩3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乳石发动,烦热腹痛,变为痢,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三十八

地榆散13

【处方】 地榆2钱,当归4钱,白芍4钱,黄芩2钱,黄连2钱,栀子(炒黑)2钱,犀角(镑,磨汁)2钱,薤白4钱。

【功能主治】 整肠止痢。主伤寒温病,热毒不解,日晡壮热,腹痛,便利脓血,甚如烂瓜肉及屋漏水者。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入犀角汁,冷服。

【注意】 忌食辣、腥、硬物。

【摘录】 《伤寒温疫条辨》卷四

膏方经验——秋季滋阴定魄膏治疗烦躁易怒

【滋阴定魄膏】

1.水煎药

玄参100克、玉竹100克、知母100克、黄连30克、生地黄100克、麦冬100克、竹叶100克、茯神100克、灯芯草60克、五味子100克、远志100克。

2.成膏药

阿胶200克。

3.调味药

琥珀面30克、生姜汁100毫升、冰糖60克、黄酒200毫升。

4.制作方法

先将阿胶加入黄酒中浸泡一日;隔日,将水煎药煮2次,每次煎出300毫升药液;将泡好的阿胶放入蒸锅蒸熟烊化;然后,将水煎药液同烊化胶混合搅匀,并加入生姜汁和冰糖,上火熬煮15分钟,放温后,加入琥珀面并和匀,装入洁净干燥的器皿之中,存放于冰箱。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5.用药加减原则

夜里盗汗者,加浮小麦、生龙骨、生牡蛎;烦躁、好动者,将琥珀面换成珍珠母,并加钩藤;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者,加菖蒲、远志、益智仁。

6.服用方法

温水兑服,一次2匙(约10毫升/匙),头2个星期早、晚饭后各1次,后2个星期隔一日的中饭后服用1次,连续服用1个月。

7.功效

滋阴降火,安神定魄。

8.注意事项

气血亏虚之人不适用本方。阳虚体质者需添加温阳药味。另外,有胃食管反流、消化道溃疡病史者,需去掉阿胶,并将水煎药的煎煮时间延长至23小时。

膏方经验——冬季宁躁化浊膏治疗烦躁易怒

【宁躁化浊膏】

1.水煎药

桃仁150克、苏子120克、生香附90克、赤芍90克、清半夏100克、大腹皮90克、青皮60克、炙甘草60克、泽泻100克、干姜100克、桔梗100克、桑白皮90克。

2.成膏药

龟板胶100克、鹿角胶60克。

3.调味药

荆花蜜100克。

4.制作方法

将水煎药煮2次,每次煎出300毫升药液;将龟板胶和鹿角胶一起加入200毫升水中,放入蒸锅蒸熟烊化;然后,将水煎药液同烊化胶混合搅匀,上火熬煮15分钟,放温后,再加入荆花蜜和匀,装入洁净干燥的器皿之中,存放于冰箱。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5.用药加减原则

睡眠不实或失眠不寐者,加五味子、炒枣仁、夜交藤;口干、盗汗者,加石斛、麦冬、生地;头痛、眼睛胀痛不舒者,加天麻、菊花、川芎、钩藤。

6.服用方法

温水兑服,一次2匙(约10毫升/匙),头2个星期早、晚饭后各1次,后2个星期隔一日的中饭后服用1次,连续服用1个月。

7.功效

清热化浊,清心和血。

8.注意事项

本方不适合气血亏虚之人。

膏方经验——春季活血益智膏治疗健忘

【活血益智膏】

1.水煎药

桃仁100克、丹参100克、红花100克、生黄芪120克、当归120克、川芎100克、何首乌100克、白芍100克、熟地150克、天麻100克、杜仲100克、益智仁100克、韭菜籽100克。

2.成膏药

鹿角胶60克、龟板胶30克、鳖甲胶30克。

3.调味药

鹿茸1克、荆花蜜100克。

4.制作方法

将水煎药煮2次,每次煎出300毫升药液;将鳖甲胶、龟板胶和鹿角胶一起加入250毫升水中,放入蒸锅蒸熟烊化;然后,将水煎药液同烊化胶混合搅匀,上火熬煮15分钟,放温后,再加入鹿茸和荆花蜜,和匀,装入洁净干燥的器皿之中,存放于冰箱。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5.用药加减原则

梦多不寐、容易说梦话者,加益智仁、茯神、生牡蛎;经常叹气、情绪不稳、胸闷胁胀者,加香附、郁金、玳玳花;头痛者,加川芎、白芍;肩颈酸痛者,加姜黄、防风。

6.服用方法

温水兑服,一次2匙(约10毫升/匙),头2个星期早、晚饭后各1次,后2个星期隔一日的中饭后服用1次,连续服用1个月。

7.功效

活血化瘀,益气通阳。

8.注意事项

膏方经验——夏季凉心开窍膏治疗健忘

【凉心开窍膏】

1.水煎药

苇茎(或鲜芦根,药量加3倍)90克、桃仁120克、冬瓜仁120克、石菖蒲100克、生地100克、竹叶100克、滑石块120克、车前子90克、生甘草100克、郁金100克、麦冬100克、浮小麦100克。

2.成膏药

鳖甲胶60克、鹿角胶30克。

3.调味药

大枣(擘开)100克、珍珠粉15克、荆花蜜100克、薏苡仁(蒸熟,捣碎)60克。

4.制作方法

将水煎药煮2次,每次煎出300毫升药液;将鳖甲胶和鹿角胶一起加入200毫升水中,放入蒸锅蒸熟烊化;然后,将水煎药液同烊化胶混合搅匀,加入薏仁和大枣,上火熬煮15分钟,放温后,再加入珍珠粉,和匀,装入洁净干燥的器皿之中,存放于冰箱。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5.用药加减原则

食欲不振者,加砂仁、炒麦芽、茯苓;倦怠乏力,加生黄芪、炙甘草;恶心呕吐者,加陈皮、藿香、大腹皮、半夏。

6.服用方法

温水兑服,一次2匙(约10毫升/匙),头2个星期早、晚饭后各1次,后2个星期隔一日的中饭后服用1次,连续服用1个月。

7.功效

化湿排浊,凉心开窍。

8.注意事项

本品有清热利湿功效,阴虚患者不适用。

地榆散12

【处方】 地榆1两,河子(煨,去核)1两,赤芍药1两,橡斗子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肠风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陈米饮调下。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地榆散11

【处方】 石榴皮、莲蓬(去茎)、甘草(炒)、罂粟壳(去瓤,蜜涂炙)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肠胃气虚,冷热不调,泄泻不止,或下鲜血,或如豆汁,或如豚肝,或脓血相杂,赤多白少,腹痛后重,遍数频并,全不入食。

【用法用量】 本方名地榆散,但方中无地榆,疑脱。

【摘录】 《局方》卷六(宝庆新增方)

地榆散10

【处方】 权壳(去瓤,麸炒)半两,诃子7枚(煨去核),甘草半两(炙),地榆1两,黄芩1分,赤芍药1分,白芍药1分,罂粟壳14枚(蜜炙焦黄)。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下痢纯血,脐腹(疒丂)痛,里急后重,昼夜频并。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空心陈米饮调下。

【注意】 脾胃弱者不可服。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