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连读||第81章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1-03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经文】信言①不美,美言不信。善②者不辩③,辩者不善。知者不博④,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⑤,既以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yǔ)⑦人己愈多。

天之道⑧,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考注】①信言:真实可信的话。②善:善良厚道。③辩:巧辩,能说会道。④知者不博:明道的人不见得博学。知,真知灼见,这里指明于道。⑤积:囤积财货。⑥既以:既然已经,表完成,意为“……之后”。⑦与:给,给予。⑧道:规则、准则。

【考译】真实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见得擅长道义之辩,擅长于道义之辩的不见得善良;明于道的人不见得博学,博学的不见得明于道。

圣人无所囤积和保留,助人之后自己越有余,给予之后自己越富足。

天道的规则是兴利万物而不妨害它们,圣人的准则是施惠于人而不与人争。

【导读】第77章老子阐述了天之道、人之道,本章老子盛赞圣人之道,圣人之道效法天之道,为而不争,与人之道的“损不足以奉有馀”形成鲜明对比。

文章图片1

【辨读】“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老子认为,没有花言巧语、不善于交口争辩的人才是厚道之人。这里的“美”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好和善,而是特指华而不实,即夸大其辞、花哨漂亮以取悦于人甚至骗取他人信任的言语。真正善良的人也不会轻易与人争论是非,往往在行为上表现得木讷,他们看起来愚钝,却头脑清醒、心灵清澈,既不愿意对别人评头论足,也不善于为自己争辩。不可否认,言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多言必失,言语也有它的负面作用,有时候甚至比正面作用还要大。老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并以此警示我们,当然,老子强调“美言”“善辩”的弊端绝不是要我们不说话。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明于道的人不见得博学,博学的不见得明于道。

老子此句精辟地阐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指出博学广识不一定“明道”,这也间接地告诉我们“明道”之难。如何明道?老子认为,一是“为道日损”(48章),二是“学不学”(64章),三是“知不知”(71章)。

本句与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句式相同,“知”即明于道,老子致力于知而不屑于智,这在许多章节都有体现。

文章图片2

以上三句话构成本章的第一层,提出了三对范畴: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老子通过三对概念来说明事物现象与本质往往不一致的辩证法道理。三句中前两句是铺垫,目的是引出第三句的“明道”之难、“明道”者稀,为接下来讲“圣人道行”做准备。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

这句是讲圣人道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圣人无所囤积和保留,他尽力帮助众生,他自己也更充实;他尽量给予百姓,他自己也更丰富。

“为人”与“为己”相对,“无积”即以社会为目的不为自己打算,“有馀以奉天下”(77章),以奉献社会和他人换来了自己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富有。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天道的规则是兴利万物而不妨害它们,圣人的准则是施惠于人而不与人争。“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77章),这当然是“利而不害”了;“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77章),当然也不可能与人相争了。

文章图片3

注意两点:第一,老子的“不争”是“为而不争”,不是不为,可见,老子的“不争”不是“躺平”;第二,老子的“不争”是对统治阶级说的,而对被统治阶级的“抗争”,老子却抱以充分同情,如“民不畏威”( 72章)“民不畏死”(74章)。

作为本章小结,老子一句话道出了“天之道”与“圣人之道”的统一,即“天圣合一”。

在第2、第51、第77三章末尾都有几乎一样的两句话,即“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这既是“天之道”,又是“圣人之道”,还是圣人“上德”,这也充分说明“道”“德”“圣”三者是合一的。这是本章的主旨,也是老子5000言的主旨。

回想《道德经》各章,圣人都是遵“道”“德”而行,而“道”“德”通过圣人行举而发挥作用,“道”“德”“圣”三点一面、三位一体,高度统一!

【今鉴】人生价值与先富共富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读了这一句,我联想到两个问题,一是人生价值到底在哪儿,一是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认为,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索取”“回报”,其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方面,是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事实也正是如此,我们敬仰伟人,从来都是因为他对社会的杰出贡献,而对于他个人得到了什么却少有关心,为社会乃至为人类的贡献,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升华,精神更加富足。如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如一辈子致力于让中国人吃饱饭的袁隆平,等等等等。2021年6月17日,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去世,享年100岁,很喜欢他的一段话:“我的翻译是为世界创造美。我为什么活到这么久?因为我每天都在为世界创造美。”看,奉献者最长寿,正如老子在第7章所言:“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千载迄今,一直为后世敬仰。

关于先富和共富,先富是指一部分人富裕,共富是指全体人民富裕,先富和共富不可分割。首先,只有先富带后富才能最终实现共富;其次,也只有共富了,社会消费能力才会提高,也才能进一步为先富者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即每个人的富裕最终都不能脱离社会这个基础,所谓“小河无水大河干,大河有水小河满”。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