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英点评】第39辑:樊旭东作品年度选评||英子评诗微刊第393期

 WENxinHANmo 2022-01-04

图片

咏  梅

樊旭东

幽香远俗人,自有雪堪邻。

高洁非关傲,惟吾不染尘。

思尘点评:

      幽香暗递远俗人,尚有白雪作比邻,所谓傲霜斗雪之说,实伤梅之高洁本色,傲者,俗甚焉。出尘,干净,方为梅之神也。

慕白点评:

      这一组咏梅诗各取所需,樊诗以哲理胜,王诗以意境胜,温诗以情志胜。“高洁非关傲,惟吾不染尘”,突破“高洁傲岸”并提,写出梅花高洁不傲,这也是诗人的人生价值追求。

图片

醉后诳语

樊旭东

把酒思高会,疏狂尤我最。

东坡魂在乎,江月谁同酹?

英子点评:

      都说“酒后吐真言”,然作者以“诳语”道之,可见是不真实的。但是“人生如梦”,多少不真实恰恰又是人的潜意识所为。从这首仄韵小绝的内容看来,作者将自我的形象界定为高会中最疏狂的那一位。转结由自我把酒的形象联想到东坡并化用东坡“一尊还酹江月”句,将人生感慨赋予把酒问月之间。虽然“东坡魂在乎”立图出新,但以“魂”相邀不如直接以东坡相邀更为直接亲切,似可改为“东坡应在乎”“东坡浑在乎”等。个见供参考。

图片

过西水

樊旭东

世事不由身,转蓬西水滨。

心随鸿影过,又作往来人。

吴晓晖点评:

      “转蓬”和“鸿影”是古诗里最有代表性的标签之一。是历代诗人感叹身世飘零、抒发去国怀乡之幽思时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曹操有“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的名句。他才高八斗的儿子曹植写转蓬的诗更多,其著名的《吁嗟篇》更是用整首诗120字来咏转蓬,其后的李白、杜甫及众多名家也都不断使用。“鸿影”则备受宋代诗词家的青睐。如果宋代有热搜,“鸿影”一定是多次上榜的。东坡的“飘渺孤鸿影……寂寞沙洲冷”和稼轩的“不逢飘零,天外孤鸿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被广为传诵,备受后人推崇。

      这两个标签词汇奠定了本诗的感怀飘泊,思乡思归的基调,将起句的身不由己和结句的无可奈何有机地结合成一体。虽然是旧题材,并无出新之处,但“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一样的主题,一样的幽思,一样的令人读之动容。这大概也是电影界不断翻拍名著,致敬前人经典也一样可以打动观众得到票房的原因吧。“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古人不余欺也。

图片

辛丑岁末望野

樊旭东

放眼东西望,嘉川横野旷。

零星蜀客归,面色多惆怅。

郎晓梅点评:

      有古士人遗风。三四句言蜀客惆怅,炼句流畅且具有形象,句带古意,风调怡人。但问题有三:一是找不到蜀客惆怅原由。二是第一句重复标题意,冗赘费笔墨,不如直接写景,如张九龄《登荆州城望江》:“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终始。”皎然《舂陵登望》:“西底空流水,东垣但聚云。”三是“望”字未稳。望是往远处看,“望,远视也”(《玉篇》)。所以王勃说“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早春野望》),左偃说“归鸟入平野,寒云在远村”(《郊原晚望怀李秘书》),写的都是远景。既是“望”,则蜀客面色或未必看得清楚。若看得清楚,则需拉近至最少20米以内,那么就不是“望”的距离了。

 图片

冬  望

樊旭东

凌寒霜叶多,今岁又蹉跎。

嘉水横流处,青云寄逝波。

英子点评:

      与上一首诗相较,此绝在情感倾向上则是偏于消极了。诗由入冬“霜叶多”写起,一语双关,既是自然之霜寒,又是人生之霜寒,自然引出次句“今岁又蹉跎”,人生之感慨与嗟叹尽在“蹉跎”二字。转结没有继续议论,而是以景结情,含蓄地表达了“时不待我”之无奈,余味悠长。

图片

初秋出游有感

樊旭东

晓临西水碧波长,暮近秦巴野气苍。

余暑渐消衣渐厚,世人谁不逐炎凉?

耕云点评:

      明·唐寅《题秋风纨扇图》云:“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情?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此绝以秋晓游野添衣而发声,取巧得法以拓深世味,一腔情怀可读。

英子点评:

      此绝善于通过天气的变化表现对世态的炎凉之感,立意独特。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描绘四川省南充市西水的晨景与暮晚时分秦巴山区的景致,意在转句的天气变化。当余暑渐消、天气渐凉之际,人们自然地增加衣服。由此,作者不由得联想到:世人谁不逐炎凉?看来,世人随世态炎凉是自然而然的罢,谁又能改变呢?意谓“人之本性”矣。这不免有些绝对,却道出了人世间真实的现象,是为一叹!

题拔河比赛

樊旭东

画线三条作界河,笑看斗局逐争多。

非关结果无标准,哪个赢家不后拖。

梅雨点评:

      起承句形象描绘拔河如棋战激烈,此诗亮点在诙谐结句,充满了别样哲理: 哪个赢家不后拖。

 庚子岁末把酒记怀

樊旭东

酒已三分饱,人何一夜寒。

心狂终寂寞,体瘦愿平安。

今岁多残梦,余生惟寸丹。

空嗟庚子逝,回首又长叹。

英子点评:

      诗人多有把酒记怀之作,此律于庚子岁末又是感叹一把。首联不俗,“酒已三分饱”与“人何一夜寒”形成对比,突出酒未能驱寒,此寒,乃身心之寒而重在心寒。“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作者亦然,“心狂终寂寞”即是一个孤独者的写照,对句道出“平安”是庚子年最大的祝愿。颈联以“残梦”概括出庚子年的种种状况,对句表明自我心襟。尾联以“叹”总结,然“空嗟”与“长叹”终是重复,语言欠些凝练。

 图片

 夏夜临窗

樊旭东

临窗独坐宅心痴,弦月浑如半卷诗。

年老虽怜寻梦苦,夜深恰是读书时。

庭前花影无人弄,风外蝉声徒自欺。

欲借管城言世事,星河泠落有谁知。

英子点评:

      此律笔法娴熟,张弛有度,疏密相间,感慨深沉。诗人于夏夜临窗独坐,由所见之景自然生发人生慨叹,寄情于景,感人心怀。首句以“宅心痴”领起,对句尤为出彩,“痴”到了极致,所见皆如诗也。此句不仅譬喻贴切形象,更见作者对诗词的执着与痴心。颔联突出诗梦之苦,表现了对诗书的热爱。颈联渲染夜深读书的周边环境,从而侧面表现对诗书的痴情而无暇顾及身外之物,任由夏夜里的蝉声徒然地自欺欺人而毫不理会。世事难言,欲借手中之笔一抒胸中块垒,然而星河泠落,心事有谁知晓呢?一股无奈漫溢其间,令人不由慨叹一番。

图片

庚子闰四月初八夜半雷雨记

樊旭东

树嘶江吼吾人起,帷动窗摇已变天。

激电来时乡梦去,闷雷罢后客心煎。

不惊风雨三更夜,却悔光阴五十年。

高枕诗书成寂寞,孤灯落落照无眠。

英子点评:

      此律按时间顺序写出了雷雨来时的瞬间感悟,布局安排合理,语式富于变化。首联描绘雷雨前的景象,颔联情景结合,闪电与闷雷激醒了作者的思乡情怀。颈联为全诗亮点,人生感悟深矣,尤喜。作者已惯三更风雨,却懊悔逝去的五十年光阴。在经历了五十年的人生风雨历练之后,依然觉得最宝贵的还是时间,读罢感同身受。尾联以“无眠”收束,照应首联之“起”,但“吾人起”读来稍有不顺。

图片

独坐楼台有感

樊旭东

倚坐楼台独喟然,浮云不忍向穷天。

此身落落空双鬓,斯世昏昏又一年。

迟日已移高岭上,春风未到小城边。

忽忧汉水横流处,可有荆门隔瘴烟?

英子点评:

      此律作于疫情期间,对世事的感慨与对人生的观感涌上心头,作者不由“倚坐楼台独喟然”也,对句以“浮云不忍”深化叹息之态,拟人手法的运用更增伤感。颔联感叹自身的孤独零落,枉负流年;颈联以“迟日已移”和“春风未到”进行对比,说明春天已经来临,然未让人感觉到春意,为下文埋下伏笔。尾联道出“喟然”之因:忽忧汉水横流处,可有荆门隔瘴烟?全诗感情基调深沉,读来难以开颜。唯觉中二联四平头可避,然无大碍。

 图片

重九登高处

樊旭东

重九登高处,河东百尺楼。

空惊天地枕,徒羡水云舟。

独坐听秋气,孤吟叹白头。

日斜人不去,极目大江流。

英子点评:

      重九登高感怀,乃诗人之常有。此律借登高望江之事,抒发人生感慨,含蓄蕴藉,理在景中。首联交代登高之地点;颔联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是为警句,尤喜“天地枕”一语;颈联为顺承关系之流水对,深化情感,由“听秋气”而“叹白头”,说明人生易逝之理。尾联以景收束,将画面定格,意味深长。唯觉中二联的句首二字结构一样,稍显刻板,“空”与“徒”,“独”与“孤”,意思相近,词汇单薄了些。另,以题目入句,有些浪费字眼了,限制了诗的容量。

图片

樊 旭 东 简 介

        樊旭东,网名放空心灵,四川省南部县人,长期从事农村畜牧工作。业余诗词爱好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南充青年诗词学会副会长,南充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

图片

思 尘 简 介

        思尘,浙江省时代诗词研究院副院长,香港《东方之珠诗刊》总编。

图片

慕 白 简 介

      慕白,70后,高校中文系教师,学报责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海南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

图片

张 金 英 简 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70后,粤人居琼。倾心诗词创作与评论,创办《英子评诗》公众平台。现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海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兼会刊《琼苑》执行主编、《儋州文苑》主编。

图片

吴 晓 晖 简 介

        吴晓晖,70后,中华诗词学会现当代工作委员会创作部部长、当代诗词精品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南省诗词协会副秘书长、湖南省诗词协会湘江诗会执行会长、《诗词百家》杂志副社长、《诗国前沿》杂志编委。

图片

郎 晓 梅 简 介

        郎晓梅,女,1972年生,辽宁凤城人,文学硕士,辽东学院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讲师、中华诗词学会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诗词学会现当代诗词研究工委会女子诗词研究部部长、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著有《茗风旧体诗稿》。

图片

曾 齐 禄 简 介

        曾齐禄:网名耕云斋主,福建三明市诗词学会会长。

图片

孤山梅雨简介

        孤山梅雨,本名张奕。杭州人,旅居美国。医学生理学博士。喜擅诗词、现代诗、诗歌翻译、诗词赏析和文艺评论。痴书,爱乐,尚云游。诗词作品收入海外诗库、诗集《天涯诗路》、《中外诗词三百家》、《中国当代民间格律诗选》等。

图片

《英子评诗》微刊第393期

策划、制作:英子

        “英子评诗”公众号设置英子评诗、英子说诗、英子视点、诗词漫谈、论坛撷英、名家风采、诗家风采、词家风采、诗词人物、琼苑新声、嘤鸣酬赠、群英诗会、群英点评等栏目。

微信号:yingzipingsh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