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性格孤僻却超尘脱俗,画家崔子忠的别样人生

 蓝鹰书院 2022-01-04
一个人如果出生在一个音乐或者绘画世家,该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可以自由自在、毫无压力地发展自己的兴趣。明代画家崔子忠就具备了这种幸运;他的父母、妻子、儿女都喜欢绘画,想一想这一家人在闲暇时间,悠闲地坐在一起,聊着所有人都感兴趣的事,那其乐融融的氛围只是想想也足以令人羡慕了。
这副崔子忠的《长白仙迹图》,又叫做《长白仙踪图》,绢本设色。传说是因为明代名臣张延登晚年隐居长白山(位于今天的山东省邹平县南十五公里的地方,因为山中经常有白色的云气缭绕而得名)。张延登曾经在此山中见过白兔出没,很是欢喜,因为他的白兔情缘,崔子忠专门为他画的这幅画。这幅画如今被上海博物馆收藏。
《长白仙迹图》的构思就来源于张延登的这段故事。
画家把主人公的这段故事和白兔巧妙地结合起来。人物的线条纤细流畅,用笔简练,面部的矍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形神兼备,跃然纸上;山石的用笔坚实有力,用短笔皴染,充分显示出岩石的坚硬;树间的植物用笔柔和,加上淡淡的颜色,显示出昂扬的生命力;整幅画飘逸脱俗,人物的内心和风采表现得恰如其分。
这副《云中玉女图》,纸本设色。描绘了在天空中一位仙女头戴玉簪,身上穿着飘逸的素袍正站在云端,俯身凝望着人间,她的神情专注而欲去还留。这幅画现在收藏在上海博物馆。
《云中玉女图》中的云彩用笔简洁古朴,连续的短线运用、加上淡墨的晕染,使得云彩变得繁复而有立体感;仕女衣服的用笔清秀明了,头发用浓重的墨笔表达,其他部位的描绘则相当简约,以此来表现仕女超凡脱俗的气质。
                                
                        《藏云图》局部
                         《藏云图》局部
这副《藏云图》,纸本设色画。描绘了传说中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一段故事,他曾经想把地府里的云彩拿回来,散落在他的卧室里;于是便坐车去了地府。这幅画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云图》的构思巧妙,只是选取李白去地府路上的一个片段,运用内容留白的方式——用瓶子盛放云彩这一细节并没有刻画出来,“云彩来自哪里?藏在哪里?这个设定给观画人无尽的想像空间;用尽力气拉车的小童、肩上扛着行李挥舞手臂的小童、悠闲地坐在车上的李白,无论是衣服还是表情都是采用纤细简练的用笔,描绘得栩栩如生;山石、树木的用笔苍劲有力,结构奇巧,从中能够看出北宋山水画的影响。
这副《伏生授经图》绢本设色,描绘了精通《尚书》的伏生正在向他的弟子晁错这本书的内容。画面中,晁错双膝跪地,正在聚精会神地奋笔疾书,他的老师伏生坐在大树下的蒲团上,和旁边的侍女一起注视着晁错,他身旁的两组湖石摆放的错落而精巧。这幅画现在由上海博物馆收藏。
《伏生授经图》中人物造型特别夸张,但是格调高雅脱俗;衣纹的用笔纤细流畅,顿折的运用使得人物动作自然;两组湖石的用笔简洁大方,一组只是简单的晕染,另一组却是用的皴法,使湖石看起来错落有致,立体感极强;相对于背景树的硕大,人物则显得很渺小。
崔子忠虽然家庭和睦,但是他生不逢时。在李自成入京时,他躲在密室之中活活饿死。算得上一位爱国画家。他与当时的陈洪绶齐名,有“南陈北崔”的称号,特别擅长画人物,题材大多运用佛画和传说故事。
(文/文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