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窑大桥史略

 日月存心 2022-01-04

观兖州 知天下

范窑大桥史略

范宝珠 郭景华

范窑大桥位于兖州新驿镇政府驻地西侧约三公里处,兖梁公路与黄狼沟交叉点上。黄狼沟原名苗家河,后更名黄狼沟。相传很早以前,自北向南有一条小溪,一年四季流水潺潺,发源于宁阳县十狼口,是汶河的一条支流,汶河是泰山南麓的一条大河。历史上有“打开十狼口,汶水淹着三县走”的说法。(三县:即宁阳县、滋阳县、汶上县)河水流入汶上县南旺镇小西湖入运河,后来又把河改道,直通正南入济宁地与洸府河通,经过洸府河、运河流入南四湖。

早年苗家河上有一座石桥,相传是在清朝嘉庆四年(1801)庚申年三月范窑村卢家所建。当时卢家是范窑村一个仅有二十余人的小家族,共有十几亩地在黄狼沟以东,每逢雨季耕种、收获很不方便,当时他们就有修桥的想法,卢家都有一技之长,会编席打篓。后来他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芦苇、高粱杆编篓筐,用篓筐盛上沙石泥土放入河里排成一条线往上摞篓筐砌成桥墩,再做好木板搭在上面当桥板,就这样搭成简易木板桥。此桥因水泡篓沤,只能维持一两年需年年复修,后来又把卖席的钱省吃俭用点滴积攒,经过几年的辛苦努力,又改建成一座构造简陋、桥面低矮的单孔石桥,取名卢家桥。后因灾荒、瘟疫、生活所迫,又因故乡族人前来奉劝卢家搬回故乡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所以卢家将土地、房屋卖掉,举家迁回济宁城南故居。

卢家建桥十二年来,风调雨顺的年月,人们还能勉强通过。每逢夏秋两季连降暴雨,河水暴涨波涛汹涌,桥低孔小流水受阻,有时桥面积水数尺行人不能行走,车辆无法行,河堤多处决口,河两岸村庄房屋倒塌土地淹没,人们流离失所逃荒要饭无家可归叫苦不迭,过着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更是给人们交通运输、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难,因此防洪排涝是百姓的头等大事。当时“重修卢家桥,为人民造福”是范窑、苗堂、王府庄等附近村庄民众的共同心愿,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道光三年(1823)癸未之春,范窑村范氏族长范秉刚当时是清朝武庠生,在本族辈分最长德高望重,他的家庭拥有一定的土地财产,有生意买卖财源茂盛,生意兴隆,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他心地善良与人为善,乐于施舍济贫深受族人爱戴。他首先召开家庭会,与兄范秉常(当时是乡饮),弟范秉乐、子范标(附生)商议谋划研究重修大桥为民造福的方略,达到共识。是年六月,族长范秉刚召集本村村民会议,将“重修卢家桥,为民造福、替苍生谋利”这一想法与族人商议,得到深明大义全村人的积极拥护大力支持,人人摩拳擦掌,户户积极响应。当年十月,在范秉刚率领下,成立了建桥领导小组,成员有:范秉刚、范秉常、范标、范云、范雨(八品)、范电(街长)、范淑龙(乡饮)、范淑心(八品)、范淑贤(秀才)、范淑孟、范淑广、范曰亮(乡饮)、范曰明等十三人。这些人有在地方做官的、有秀才、有私塾先生、有窑业老板、有种田大户、有的在外地做生意的商人,他们有威望有组织能力,有经济实力。根据特长分工管理,默契配合做好了建桥的准备工作。

道光四年(1824)甲申二月,范窑村举行了隆重的建桥奠基仪式。族长范秉刚,首先作出表率,带头捐款,他竭尽全力披星戴月在工地上操劳。在他的带动下,范氏家族与全村七百多男女老少立即行动起来,纷纷慷慨解囊,捐钱、捐物、捐粮、捐柴、有条件的家庭,把自家的马车、牛车、土车、牛、马、驴、骡为建桥白尽义务;有的倾其所有,为建桥尽心尽力;就连一贫如洗、无米为炊的家庭,虽然他们襟肘俱露、衣不蔽体,还是全家出动,拉石、推土、送饭、烧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乡亲们都以饱满的热情,冲天的干劲全身心地投入到工程建设中。范秉常、范雨负责筹资工作,范标、范淑贤负责安排拉石料的车辆、人员、牲畜,范云、范淑心安排工匠、民工生活、工作,范电、范淑广分别去嵫山、卧伏山联系购买石料,范淑孟、范曰明负责后勤工作,族长范秉刚亲临施工现场坐阵指挥精心安排,确保工程万无一失。那时没有机械,没有现代化劳动工具,用木轮马车、牛车、人力车、独轮车去彩山拉青石砌桥墩、桥孔、雁翅,去宁阳卧伏山拉条形沙石搭桥板,并专门聘请了宁阳建桥工匠精心绘制桥的平面图、立体图、剖面图;聘请了嵫山、翟村、丁郗村的石匠砌桥墩、桥孔,聘请宁阳县卧伏山彩山的石匠凿磨砂岩建造桥梁、桥板、护栏。这些能工巧匠云集建桥工地摆开阵势,他们不辞劳苦日夜奋战,斧凿之声震聋欲耳,石沫弥漫尘土飞扬。上百民工安排得井然有序,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拼搏,夜以继日连续作战,终于在当年旧历十月底胜利竣工。

这座大桥东西全长22米,桥面宽6.5米,高4米,三孔直径均为3.5米,青石砌成拱形三个桥孔,上面按南北方向铺上沙石石板。远望大桥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桥面宽阔平坦,可供两辆大车在桥上双向行驶。两边是人行道结构合理,两侧石栏古朴典雅,雕刻花纹图案清晰美观。桥下三个半圆形桥孔跨在1米高的桥墩上,是利用力学、建筑学原理设计,既牢固美观,又节省石料。桥孔宽广可供竹筏、小艇来往穿越,缓解了上游水流带来的阻力,畅通了南北航运。大桥两端坡度长用土多,车辆、行人上下坡即省力,又无安全隐患。桥西路北侧竖立三座石碑,详细记载了重修卢家桥的史料及当年冯知县亲笔书写的碑文。过去这座桥之所以名声在外,不仅是桥的坚固雄伟而著名,还因为误传此桥“三百担三孔”,认为此桥三百零三个桥孔,实际上是桥上有三座碑,桥下有三个桥孔是“三孔大桥”。大桥竣工后,不少族人提议,在桥头上刻上“范家大桥”,后来考虑本村有其他姓氏,如朱、杜等姓也积极参与建桥,做过贡献,最后确定这座大桥叫做“范窑大桥”。

桥西北角有道光五年(1825)冯云鵷知县撰写的《重修卢家桥》碑文可证。碑文曰:“东鲁名区,西邢古社,地擅农桑之力,人怀信义之风。原塍鳞次沟涂藉以交通,驿路云连,桥路尤其扼要。则有卢家桥者,左带新嘉之驿,右接汶阳之乡,望嵫山而耸秀二十五里之佳气南临,指京都以遄征十一站之高风北上。邑子范秉刚者,心营宝筏,力振圮桥。”“范家窑畔轮蹄闻络绎之声,王府庄前传递壮风云之色。”“东郡西驰,南楼北望,绿杨晓月之天非无胜景;朱雀斜阳之地,亦有吟声。所愿长驱长迈,无殊万里之名;自兹永固永安,不减千秋之号”。

日月交替,岁月流失。自道光四年大桥竣工后至公元一九六四年第三次重修改建,长达一百四十年之久,大桥历尽沧桑,饱经风霜仍安然无恙。可见这个工程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封建社会里,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它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范窑村的先祖们,对建桥、对社会、对人民,对子孙后代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先祖们的功德将永远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一九六四年兖州西部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从七月三十日开始,连续下了三十一天大暴雨,当时桥面、路面积水足有一米多深,整个兖梁公路像一条大河,路两旁的田地都是一片汪洋,将要成熟的高粱、玉米、大豆、谷子……都被泡在水中,时隐时现。公路两旁的村庄都像大海的岛屿,飘摆在洪水中,墙倒屋塌,树木倒伏,农家小院,大街小巷随处都能看到地下喷泉。在灾情万分危机的情况下,县委书记宮祥、县长徐瑞让、副县长马万福等一行冒着大雨乘小船顺兖梁公路自东至西顺流而下,来视察灾情后,作出改建大桥的决定,于一九六五年春,县政府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彻底改建成新型大桥。桥长21米,宽7米,高4.5米,3个方孔东西均为6米,钢筋混凝土桥板和西侧1米多高的栏杆。大桥气势雄伟,美丽壮观。并更名为黄狼沟大桥。前不久,我们去皇林考察时,据何家村老干部何有珠老先生回忆说:“一九六五年大桥竣工后,县领导聘请大安镇张楼村刘玉伦先生题写黄狼沟大桥五个大字,并刻在桥栏杆两端的石柱上”。

现在,这座大桥仍然被称为范窑大桥,并载入《兖州市志》。

(本文由新驿镇范窑村范承文、范继瑞提供史料;范宝珠,范窑村退休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