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迎气口脉法理论探析及临床应用

 李光辉图书馆y7 2022-01-04

编辑推荐语

人迎气口脉法是《黄帝内经》中提及频率最高的脉法,文章立足于历代医家研究,从诊脉部位、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阴阳理论为突破口,从六经出发,解读人迎气口脉法,以期为临床辨证论治及针灸治疗提供参考
图片
图片
【摘要】 人迎气口脉法是《黄帝内经》中提及频率最高的脉法,是古代医家在遍诊法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比诊脉法。文章通过探究人迎气口脉法的定位,分析历代医家对人迎气口脉的运用,以“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为纲,总结其在分阴阳、辨六经、指导针刺治疗、判断外感内伤及疾病预后等方面的应用,高效判断疾病的病位及病性,精准指导临床治疗

《黄帝内经》对脉象理论及诊脉方法有系统的论述,其记载有十二经诊法、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气口诊法、尺肤诊、色脉诊、色脉尺诊等诊法,其中人迎气口脉法是提及频率最高的诊法,运用了大量篇幅对其进行论述,足以体现其在诊断疾病中的重要性。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言:“察脉必以人迎气口分内外所因者,乃学诊之要道也。”文章立足于历代医家研究,从诊脉部位、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阴阳理论为突破口,从六经出发,解读人迎气口脉法,以期为临床辨证论治及针灸治疗提供参考。

图片

图片

1  人迎气口脉法理论基础及诊脉部位

《难经·二十三难》云:“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朝于寸口人迎,以处百病而决死生也。”《脉诀指掌病式图说》言:“察脉必以人迎、气口分内外伤之因者,乃学诊脉之要道也。”人身五脏六腑之气血,浑浑然朝向人迎气口,根据“气口候阴,人迎候阳”的原则,对比人迎气口脉的盛衰,可分阴阳、辨六经、处百病,诊断病变经脉,指导针灸治疗并施行相应补泻手法,判断疾病轻重及预后。
人迎气口脉法是古代医家在遍诊法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比诊脉法。历代医家对于人迎气口诊脉部位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人迎脉位于喉结两旁颈动脉处,即人迎穴,气口为手太阴之经脉,即两手寸口;二是认为人迎气口位于两手关前一分,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1.1  人迎脉位于“颈侧之动脉”处

《灵枢·寒热病篇》曰:“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阳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人迎。”《灵枢·本输第二》曰:“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此皆言足阳明胃经夹喉两侧之动脉,谓之人迎,在《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人迎脉的位置。张景岳于《景岳全书·脉神》篇言:“人迎为腑脉,所以候表;气口为脏脉,所以候里。”认为人迎属阳,可反映人体六腑之气而主表,而气口为手太阴肺经所过,属阴候五脏之气而主里,通过诊查人迎气口脉,比较二者的大小,判断阴阳脉气的盛衰,测定人体阴阳、表里、脏腑,用以诊断疾病,判断疾病的轻重及预后。祝华英通过比较人迎及气口所释放脉搏能量的大小强弱及宽度,结合中医经络学理论,运用针灸疗法调整阴阳经脉平衡。

图片

1.2  人迎气口脉位于“关前一分”处

晋代王叔和《脉经》曰:“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左主司官,右主司腑。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将人迎脉的位置由颈前移向左关前一分,即腕后高骨前一分,寸脉之所在。孙思邈在《千金方·平脉法》中提到:“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亦名人迎,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亦名气口。”后世医家如李东垣、朱丹溪、周学海、张山雷等皆认同“左人迎、右气口”的理论。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总论脉式》记载:“左关前一分为人迎,以候六淫,为外所因。右关前一分为气口,以候七情,为内所因。”王伟言其运用人迎寸口脉法,以阴阳理论为提纲,用以诊断六经病变,指导针灸治疗,临床运用取得良效。

1.3  人迎气口脉其他定位

有医家认为“关前一分”仍在关上。李士材于《诊家正眼》中解《脉经》“关前一分”并非位于寸部,“今曰关前一分,仍在关上,但在关前一分耳”;李延昰于《脉诀汇辨》延袭李士材的观点:“关前一分者,寸关尺各得三分,共得九分,今曰关前一分,仍在关上,在前之一分耳。”皆认为左关前一分属少阳风木,此处紧盛为伤于风寒,右关前一分属阳明湿土,此处坚盛为伤于饮食。李国祥通过整理古代医籍脉诊称谓及脉诊的演变历程,认为人迎气口脉法是一套伴随经脉理论发展而来的标本脉法缩影,人迎位于颈动脉处,气口位于趺阳脉处,以足背趺阳脉和颈前人迎脉大小的倍数关系作为衡量标准。
对于人迎脉位于颈动脉处、气口位于桡动脉处的理论存疑甚多。人迎穴为血管上行总路,其到心脏的距离较气口脉近的多,其管腔较气口脉大数倍,并不符合《灵枢·终始》《灵枢·禁服》《素问·六节藏象》中的气口大于人迎一倍、二倍、三倍、四倍的理论。笔者认为人迎气口之说虽聚讼纷纭,但人迎穴非人迎脉,两手高骨气口脉亦非气口穴,经众多医家考据及临床实践,关前一分,“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腕后高骨前一分定人迎气口,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图片

图片

2  人迎气口脉法临床应用

2.1  分阴阳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灵枢·终始》言:“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任何疾病表现出来的脉象均逃不出阴阳的变化,通过人迎气口脉法可判断阴阳有余或不足。《素问·调经论》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治病必求于本”,本即阴阳。若阴阳失调,阴平阳秘的状态被打破,其中一方占了主导地位,则容易导致其他邪气的侵袭,是引起疾病的根本。《灵枢·终始》曰:“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小,而不称尺寸也。如是,则阴阳俱不足。”《灵枢·热病》则根据人迎气口静躁判断疾病阴阳。左人迎候阳,右气口候阴,通过人迎气口脉大小,判断阴阳偏盛偏衰。王伟基于临床实践,反复验证,可比较左右手关前一分,用于分辨阴阳,若左手脉大为阳病,右手脉大为阴病。
若阴平阳秘,气血调和,阴精固守于内,阳气固密于外,则气口人迎顺应四时变化,俱往俱来,春夏人迎微大,秋冬气口微大;若阴阳亏虚,则气口人迎俱小,两手脉不应尺寸,进以“甘药”使阳生阴长;若阳盛阴虚,比较两手关前一分,左手人迎脉大于右手气口,阳入大于阴出,则为阳病;若阳虚阴盛,两手关前一分,右手气口脉大于左手人迎脉,阴出大于阳入,则为阴病;若阴气太盛阳气不能荣,表现为气口极盛,力度大于关脉四倍以上,大且数,为关阴;阳气太盛阴气弗荣,表现为人迎极盛,为格阳。根据人迎气口对比脉法,判断阴阳失衡双方的偏盛偏衰,用于判断“三阴三阳”病,指导针刺疗法及处方用药调整阴阳有余或不足。

图片

2.2  辨六经

张仲景在继承《黄帝内经》《难经》精华的基础上,根据阴阳气的多少,结合脏腑、经络、气化等多个方面,创立三阴三阳辨证方法,即六经辨证,作为临床辨证的纲领,用于指导外感病及内伤杂病的论治。人迎气口脉法可用于快速精准诊断六经病,在《灵枢·禁服》及《灵枢·终始》有详细论述。《灵枢·禁服》言:“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二倍,在足太阳,二倍而躁,在手太阳……寸口大一倍于人迎,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心主……三倍,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素问·腹中论》中言:“病热者,阳脉也,阳之动也,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入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䐜胀而头痛也。”通过比较人迎气口脉脉动幅度的大小判断邪气具体在何经。讨论发热兼疼痛的病机时,首先判断阴阳,阳入多则为三阳病,阴出多则为三阴病,继而根据人迎脉与正常脉强度增加的幅度大小,判断其六经传变。王伟在临床中应用人迎气口脉法取得良效,其脉动幅度大小的判断以关脉为标准,关脉的大小为标准的两盛。首先判断疾病阴阳,其次判断脉动大小,若关前一分小于关脉为一盛,关前一分与关脉等大为二盛,关前一分大于关脉为三盛。

图片

运用人迎气口脉法结合整体脉象的脉位、脉数、脉形、脉势及临床症状,把握六经传变。若人体“阳入”与“阴出”平衡,则关前一分人迎气口脉匀平,六部脉大小齐等,为平人。若人迎大于气口,病在阳。“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外感寒气伤于肌表,腠理闭,阳气内入多,发热恶寒,身体疼痛,关前一分与关脉几近等大,为二盛,整体脉浮,病在太阳;“伤寒二日,阳明受之”,邪气传入里,发为胃家实,出现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大便不通之症,关前一分大于关脉为三盛,则病在阳明;“伤寒三日,少阳受之”,若机体虚弱,血弱气尽,正气不能抗邪外出,传入少阳,口苦,咽干,目眩,关前一分小于关脉为一盛,整体脉弦,病在少阳。三阳病未能自愈,气血消耗,则传入三阴。气口大于人迎,病在阴,关前一分小于关脉为厥阴,关前一分与关脉几近等大时为病在少阴,关前一分大于关脉是病在太阴。张仲景《伤寒论·平脉法》中指出:“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由此可见张仲景的诊疗思维是诊疗时先通过切脉诊断出太阳病,同时与患者的形态、症状相参照,然后再遣方用药。将“左人迎、右气口”的理论与《伤寒论》相结合,可有效指导六经病的诊断,发挥经方在现代外感及内伤病中的应用。

2.3  定经络,指导针灸治疗

《灵枢·经脉》言:“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内经》中主要使用人迎气口脉法诊断病变经脉,补充十二经脉辨证法的不足,指导针灸治疗。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运用人迎气口脉法指导经络辨证:“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其结络者……决之乃行。”其结合切诊探寻患者胸腹及经络结节、压痛等。通过人迎气口首先判断阴阳,继而根据人迎、气口之间搏动大小倍数确定病变经脉,并对病变经脉进行切按,寻找筋脉闭阻点,予以经络疏通治疗,使之恢复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图片

黑鑫鑫等根据《灵枢·终始》提出“泻本经,补本经之表里经”的针刺原则。《灵枢·终始》云:“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上,气和乃止。”比较人迎气口脉的盛衰,确定其病位及病性,取其病变经络,根据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对于阳有余而阴不足者泻阳补阴,以泻为主;阴有余而阳不足者泻阴补阳,以补为主。现代对于针刺是否得气多通过行针者指下的沉涩感以及患者酸、麻、胀、痛的感觉判断,而《灵枢·终始》则提出通过针刺后脉象的变化判断“气至”与否:“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如在临床上用针刺泻其实邪,脉搏的动力减弱为“气至”,若治疗后脉搏并未发生改变,则是“气未至也”,需调至“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为有效。通过切脉感受针刺后人迎气口脉象的变化,调整针刺的方向、深度,保证其治疗效果。

2.4  定外感内伤

《灵枢·禁服》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其言左人迎候阳,行于身者,阳之类也;右气口候阴,居于内者,阴之类也。外者为阳,内者为阴,左人迎候阳,右气口候阴。”此符合人体阴阳升降理论。人身之气,春夏生长,肝升于左,故人迎微大,气布于外,人迎主表而候外;秋冬收藏之气,肺降于右,故寸口微大,气收于内,气口主阴而后内。阳自左升,若外感邪气中于表,遏制阳气左升,则左手人迎脉紧盛;阴自右降,若内伤饮食或七情,则遏制其阴之归路,则右手气口脉紧盛。托王叔和之名的《脉诀·七表八里脉总论》云:“表脉参见于左,而客随主变;里脉多见于右,而主随客变。左手三部所主,温风寒也,温风寒病得于外;右手三部所主,燥湿暑也,燥湿暑病生于内”。自此,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辨外感风寒,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辨内伤饮食之说,遂为定论。至金元时期,李东垣以外内统诸病,根据人迎气口的脉动强弱分辨外感与内伤,并总结其诊脉方法及要领,以有余、不足为纲领进行分析。

图片

李东垣总结外感为有余之证,邪气中于身之阳,因“左手主表,行于阳二十五度”,则其脉必见于左手。“伤寒脉”表现为左寸人迎脉浮紧,按之洪大。寒主收引,则其浮取时脉紧,为寒凝足太阳寒水之脉,按之洪大有力,为丁与壬合,寒邪将热邪郁闭于内,内里显手少阴心火之脉。若人迎脉大于气口,脉象浮缓则为外感风邪。若为内伤饮食或劳逸过度为不足之证,邪居于里而见于气口,因“右手主里,乃行阴二十五度”,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若邪气重,或邪盛入里,则“过在少阴则两倍,太阴则三倍”。内伤七情或饮食不慎,肝木挟火侮肺,则气口脉表现为“洪大数涩”。若脾胃气虚弱,元气不相接,则脉“代”。其根据人迎气口脉大小及体悟判断外感及内伤,提出“外伤风寒,六淫客邪,皆有余之病,当泻不当补;饮食失节,中气不足之病,当补不当泻”。

2.5  判断疾病程度及预后

通过人迎气口脉的大小及变化可以判断疾病的轻重。《灵枢·终始》言:“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若人迎脉与寸口脉大小相平,且春夏人迎微大,秋冬气口微大,则为平人。但若患病之人,却出现人迎气口大小浮沉相当,看似阴阳平和,实则疾病难治,正如《灵枢·论疾诊尺》言:“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人迎气口脉亦可以判断疾病的预后,《灵枢·终始》曰:“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若阴阳二气偏盛或偏衰,甚或有虚脱外越之势,出现格阳或关阴,则病情危重,预后差,难以救治。

图片

根据人迎气口脉的变化可判断其疾病向愈。《灵枢·五色》云:“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气口主内伤之病,其脉小紧以沉或滑且沉,为在里之痼疾加重,为病进;人迎主外感之病,其脉大紧浮或滑盛以浮,为在表之邪亢盛。反之则疾病日减。
图片

3  结语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查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通过人迎气口脉法,可以辨清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状态,把握疾病的六经传变,指导经络辨证,分析疾病外感或内伤,并可用于判断疾病的轻重及预后,高效判断疾病的病位及病性,精准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及针刺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