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初中历史资料馆 2022-01-04

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如图所示反映的是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形势,这一历史现象有助于(  )

A.匈奴建立政权

B.鲜卑统一北方

C.江南经济开发

D.北方民族交融

2.“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这段材料直接说明(  )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江南地区环境较好

D.北人南迁促进发展

3.如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下列关于阶段时代特征的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D.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4.学者赵庆伟认为,六朝(也称南北朝)时期珠江三角洲主要的经济作物有荔枝、香蕉、橘、甘蔗等,有些品种在秦汉时期已被岭南人民开发出来,但真正得到推广和普及却是在六朝时期。这是因为南北朝时期(  )

A.政局动荡,种植经济作物能增加收益

B.南方社会稳定,统治者重视粮食生产

C.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D.自然环境优越,南方适合热带水果生长

5.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  )

A.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

B.南方轻徭薄赋,社会相对安定

C.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租佃关系发展

6.地图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图中方框表示的政权应是(  )

A.西晋

B.东晋

C.五代

D.南宋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如图中①②③分别应是(  )

A.西晋、东晋、北魏

B.东晋、西晋、前秦

C.西晋、东晋、前秦

D.东晋、西晋、北魏

8.通过成语故事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深邃的智慧和历久弥新的语言魅力。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赤壁之战﹣﹣风声鹤唳

B.牧野之战﹣﹣围魏救赵

C.淝水之战﹣﹣投鞭断流

D.桂陵之战﹣﹣纸上谈兵

二.解答题(共2小题)

9.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简述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对当今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0.在中国几千年漫长的历史里,分裂中蕴涵着统一的因素,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请回答: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哪个政权曾短暂统一过中国?

3)自东汉末年以后,北方地区长期战乱。十六国和北朝时期,曾试图统一全国而被东晋打败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哪个?


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解答】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口达到几百万。南迁地点集中在(益州)、(荆州)、(扬州)以及闽江流域和岭南地区。少数民族内迁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交往带动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对后世政治,济、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D符合题意,ABC与少数民族内迁无关,排除。故选:D。

2.【解答】题干材料直接说明北人南迁促进发展。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解答】阶段②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它的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这期间还出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是当时的突出特点。故选:A。

4.【解答】据题干“学者赵庆伟认为,六朝(也称南北朝)时期珠江三角洲主要的经济作物有荔枝、香蕉、橘、甘蔗等,有些品种在秦汉时期已被岭南人民开发出来,但真正得到推广和普及却是在六朝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经济作物荔枝、香蕉、橘、甘蔗等的推广种植。故选:C。

5.【解答】题干表明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这是水稻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普遍实行了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使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故图中方框表示的政权应是东晋。故选:B。

7.【解答】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故图中①②③分别应是西晋、东晋、北魏。故选:A。

8.【解答】围魏救赵相关的战争是桂陵之战,纸上谈兵有关的战争是长平之战。风声鹤唳和投鞭断流都与淝水之战有关。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投鞭断流、风声鹤唳”等成语典故都出自这次战役。故选:C。

二.解答题(共2小题)

9.原因: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发展。南方战乱少,社会比较安定。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粮食产量提高,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商业发达、城市繁荣,南朝时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启示: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注意技术的革新,要健全配套的基础设施,要注重高素质劳动力的培养,政府应重视经济发展,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等。

10.(1)秦朝;实行暴政。(2)西晋。(3)前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