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逝去的年味

 蓬山一叟 2022-01-04

    又要过年了。再过几天就是腊月二十三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年。也许是这几天有点冷,也许是人们对这年确实已经有点麻木厌烦了。不就是吃吃喝喝的玩几天吗?“年”似乎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失去了它存在的作用、失去了它本来的面貌。

    过年了,就应该有个年味儿。我觉得这和物质的丰富、人们的富足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关键是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变化,人情味儿越来越淡了,所以这年味也就没有了。

    回忆那逝去的年味,那洋溢着浓浓感情的过去岁月。真想留住那逝去的岁月。回忆一下年味儿吧,让你随着我的笔走进四十二年前的那个春节,那个咱张家口市老百姓真正的大年……


    1980年元月10日,阴历,腊月二十三。张家口市气温零下16度,阴,有小雪。大街上开始有了一点点过年的意思。桥西的武城街、桥东的怡安街,买东西的人明显开始增多了。几个较大的商场门前摆着长长的桌子,上面放着一匹匹的各式布料。买布做新衣服是年前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怡安街庆丰剧场门前的空地上,小河套口大众剧场到新华书店门前摆着长长的五颜六色的年画、剪纸、对联。尤其是悬挂在那里的挂历成为最吸引人们眼球的东西。

    家家都在粉刷房屋,白白的墙上挂上一个精美的挂历,那不仅仅是审美的需要,更是一种财富、一种地位、一种社会关系的炫耀。


    小巷里开始有了零星的炮声和孩子们追逐嬉戏的笑声。兜里装上几十个零散的小炮,手里拿上一根点燃的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你就是这个世界最牛逼的了。

    一个个的大杂院里,年轻的媳妇们开始串门子,相互炫耀着家里刚做出的衣服。老公的裤子、孩子的花棉袄。院里飘荡着诱人的肉香,家家开始炖肉了。那年政府规定过年每人增加供应五斤猪肉(回民牛羊肉)二斤花生、一斤瓜子、二两香油、半斤麻将、两块豆腐、一斤粉条。人们从当地供销社领回过年的购货劵开始盘算着这年的安排。

    平时舍不得吃攒下的肉票加上过年增供的肉一起买回来。该炖的炖成肉块、包饺子的剁成肉馅、炒菜的肉留下来。没有冰箱就放在一口缸里,往凉屋里一放,这年就算是踏实了。直到今天我就是弄不明白,为什么那个时候炖肉的味道是那么的香。一个大院子有一家炖肉满院子都是香味。下班回来,推着自行车一进院,那个诱人啊!可如今这炖肉的味道怎么也没有那个时候香了。记得十几年前我还就这个话题专门写过一篇杂文《这炖肉为什么不香了?》从猪的养殖和人们的胃口到现今的饮食习惯分析这炖肉的香味。文章发表在《河北日报》,后来还被国家《经济日报》转载。


    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除了炖肉外开始了其他食品的采购、制作和加工。首先是点心和糖,那个时候张家口人过年送礼和自己用的点心和糖几乎全是从北京买来的。谁要是去北京出差那核心任务就是采购年货了。王府井百货大楼、东风市场,卖点心匣子和杂拌糖的柜前排着长长的队伍。那时候北京卖糖的工作我看是最叫人羡慕的职业。后来一个百货大楼卖糖的老头不就成了全国劳模。据说现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前就竖着他的一尊雕像。

    每天傍晚北京到张家口的315次列车一到,那熙熙攘攘的下车人群几乎每人手里都是高高的两大摞点心匣子。一看这情景你就知道这就是咱的年味儿。


过年了,这制作年货是必不可少的,家家都在蒸馒头、炸油饼和炸排叉,炒花生和炒瓜子。孩子们围在锅台前来回的转悠,时不时的拿上一块就跑了。年味儿就在这家家飘荡出来的气息上。

    转眼就到了年三十儿了。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春晚、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的年代,一家人围坐在火炉前吃一顿年夜饭、聊会天、串串门,在没有任何娱乐情况下坐在一起熬年夜现在想起来也真不容易。其实坐在那里维系的就是一种情,一种浓浓的人情。

张家口人的年真正意义上是从大年初一早晨开始的。天刚蒙蒙亮鞭炮就开始响起来了。谁家的炮响的最早谁家就最牛。于是人们都争前恐后的放清晨这第一声炮响。你看吧,院里有人放炮了,这家一响那家马上就响,于是乎瞬间周围家家户户都响起了炮声。清晨那一阵密集的炮声代表着新的一年开始,


    天亮了,张家口人开始了新年第一天的首要日程,这就是“拜年”。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手机、没有短信、没有微信的年代,登门拜年成为一种最具亲情的举动。

    首先是院里的邻居们开始拜年,你到我家,我到你家。甚至平时从不来往、有一些隔阂的邻居此时也堆满了笑脸来到你家,拱手向你恭贺新年。真的,那时面对这亲切的笑脸我们还会有什么意见和矛盾呢?我想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那融融的民族大爱与这“拜年”估计是密不可分的。现如今拿起手机躺被窝里弄个群发就算拜年了。我真感觉到这人情已经快淡化没有了。

    “拜年”讲就是由近到远、由亲到疏。张家口市的大街小巷你可以看到的就是拜年的人流。人们穿着漂亮的新衣服,三五成群的走街串巷。那时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脚步是那样轻松,笑声是那样开朗。

    迎接前来拜年来的同事、亲戚、同学、邻里也是这过年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年前那忙忙碌碌的准备就是为了这一天的显摆。你看家家的桌子上都摆满了一盘盘的瓜子、花生、糖、点心、排叉,放着沏好的茶,摆着家里平时都舍不得抽的好烟。

    走进一家,先说几句拜年的吉祥话,吃一块糖,点一颗烟,闲聊几句就该走了。此时大家都心照不宣,不用解释,因为还有很多的人家等着你去转悠呢。


    那个时候咱张家口就只有两路公交车,一路是从明德北街到南站、一路是从长途汽车站到南站。又没有出租车,更别说私家车了。凭着一辆自行车和两条腿走家串户的拜年真是一项即欢乐又艰苦的活动。

    其实这拜年说白了就是一种人情、一种家庭之间的外交活动、一种联系友谊和团结的纽带。一些平时关系不错的朋友或者亲戚,你要是今年忘记了没有去拜年,过后见了面都觉得不好意思。

拜年,走家串户的登门拜年,那才是那个年代最具特色的年味儿了。

大年初一就在这忙忙碌碌热热闹闹中过去了。这大年初二可就是嫁出去的姑娘们最具特色的一天了。

    大清早你看大街上几乎一水的全是回娘家的队伍。一个个的小媳妇儿们倒腾的花枝招展,领着孩子、带着老公,手里提着点心匣子、香烟好酒兴高采烈的回来了。

    这是一个中国女性最具特色的日子,姑奶奶回来啦,不管在那面过得怎么样,今天你是绝对看不出一点委屈,一点痛苦。“日子过得好着呢!瞧咱穿的这衣服、瞧咱的孩子一个个喜气洋洋活蹦乱跳的,再看看咱老公人鼻子狗样的也不错。

    有闺女的人家这一天可真叫人羡慕。我岳父家没有儿子就是四个女儿,这一天那才是热闹呢。四个闺女带着四家子人来了,四个女婿往那一站你瞧让那左邻右舍的羡慕的就剩下嫉妒恨啦。

    又要过年了!这几天赶上寒潮,崩冷!大街上空空荡荡的。几个大超市里人们也在办年货。但是很多家庭都在饭店里订了餐。年三十的年夜饭、大年初一的团圆饭,甚至往后几天都有了安排。据说张家口市所有的大饭店初一到初五的雅间都订满了。


又要过年了,大街上有点冷清,可能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对这过年好像已经失去了兴趣。网络上关于城市过年燃放烟花爆竹的事争吵着。两头都阐述着自己的道理。

    可我呢,还在找寻那记忆中的年味儿、找寻那过年温馨的场景、找寻那浓浓年味下的亲情。

我多愿这亲情能永远的留住并传承下来,因为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使我们那固有的真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