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石窟艺术的巅峰再现

 華登 2022-01-04

                                           中国石窟艺术的巅峰再现

                         新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石窟系列2盎司加厚银币管窥 

                                                                                        华登(walden)

说在前面: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文化传入中国而产生的一种融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艺术。石窟艺术2盎司加厚银币系列是新中国贵金属纪念币佛教系列代表著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2001年、2002年、2004年和2010年,发行了中国石窟艺术(敦煌)2盎司银币、中国石窟艺术(龙门)2盎司银币、中国石窟艺术(麦积山)2盎司银币以及中国石窟艺术(云冈)2盎司银币。这些详实描述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

                                                   中国石窟艺术(敦煌)2盎司银币

敦煌石窟-盛唐菩萨像 二盎司高浮雕纪念银币背面图案采用无边沿高浮雕制作方式,币中背面图案为盛唐时期的菩萨壁画图(出自敦煌莫高窟第328窟)在图案中佛像肤色采用细砂喷处理,饰物打亮,后背光环上的花纹图案进行喷砂处理,其余镜面处理。画中菩萨一腿下垂作“游戏坐”式,这种随意安坐、活泼舒坦的像式,显然是世俗化的一种表现。肌肤丰润,体态自然,裙饰华丽,胸前的璎珞、臂戴金钏细琢精致,使造型呈现出一种和谐、淡雅的美感。

 设计雕刻正面:张春晔 背面:杜永卫

2001中国石窟艺术(敦煌)盛唐菩萨像纪念银币图案取自敦煌莫高窟中的盛唐菩萨像,银币采用无边高浮雕及喷砂工艺。荣获2003年世界硬币大奖“最佳银币(Best Silver Coin)”。




                                          中国石窟艺术(龙门)2盎司银币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该银币造型图案逼真,雕刻精细,较好的再现了龙门石窟艺术的瑰宝神韵。综合运用的镜面喷沙、反喷沙以及高浮雕等工艺技术,并充分展现了我国传统民族工艺与现代造币技术的完美结合。


                                              中国石窟艺术(麦积山)2盎司银币

正面图案为麦积山石窟造型及“中国石窟艺术麦积山”中文字样并刊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为麦积山石窟二尊菩萨立像,并刊面额。银币为精制币,含纯银2盎司,直径40毫米,面额2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20000枚。 由沈阳造币厂铸造,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


                                              中国石窟艺术(云冈)2盎司银币

云冈石窟2盎司银币正面图案为云冈石窟外景,并刊国名、年号及“中国石窟艺术·云冈”中文字样。背面图案为北魏第10窟后室明窗顶部莲花于飞天造型,中间为飞天环绕重层花瓣的大莲花。构图饱满,富丽堂皇而生动,将云冈石窟北魏第十窟前、后室石雕完美契合。为云冈石窟天顶浮雕装饰的经典代表。2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2盎司,直径40毫米,面额20元,成色99.9%,发行量20000枚。

莲花与飞天造型,富有浓厚佛教气息,精致的构图,丰富的色彩,是佛教的代表之物,四大吉花之一,佛经中“莲花夫人”的美妙故事,让人浮想联翩,飞天的造型也喻示着修行的圆满,一个新的轮回的开始。

新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石窟系列2盎司加厚银币在制作工艺上采用加厚工艺彰显高浮雕带给人们的视觉享受。加厚币(Piedfor)指用特别厚的币坯铸造出的硬币。按照惯例,含纯银1盎司,直径40毫米,银币的厚度是2.72—2.86mm毫米。含纯银62.208克2盎司银币采用40毫米直径铸造,厚度达到6.42毫米。

中国石窟艺术系列完美的将佛教文化与艺术、建筑、风景等融为一体,在展现文化的同时,也让我们欣赏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及艺术瑰宝。

说在后面:

石窟题材银币十分精致,令人赏心悦目。特殊铸币工艺的使用,增强了纪念币图案的表现力和艺术观赏性,让佛像及佛教建筑的形象更加细腻、圆润、逼真,给集藏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中国石窟艺术系列金银纪念币,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不仅是中国当代钱币艺术的瑰宝,也是极其珍贵的世界贵金属文化代表作品。

撰写阅读参考资料如下:

狄文琦 由佛教题材金银币倍受青睐想到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