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村

 高骏森 2022-01-04

山    村

文/苏正杰

冬天的山村连续几日都下着冷雨,似乎要凝固整个天空。冷雨断断续续,续续断断。

荒芜的山村,湿冷的气息。村民们祖祖辈辈都在山村里里外外忙碌。表情木讷,动作单调。他们就像山里的树,每增一岁,年轮就多一条纹线。默默地生,默默地死。 

在这寂静的山村,零零碎碎的日子,若隐若现的存留在脑海,一些跳动着的情绪,就在锄头与泥土间得到宣泄。日子一天天过去,梦想一个个延伸。没有修饰的表情,没有节奏的旋律,没有睡醒的梦呓。

时代在发展,改革开放的风打破了山村的寂静。年轻的山民开始涌向了山外,国家的惠民政策也在山村落户。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的村民看上了电视,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手机,泥泞的山路已变成了水泥路。村民们渐渐明白,人的活法还可以这样。

在人的心里,笃定了一种欲望,内心就会渴盼。

春光不负赶路人,致富还需指路人。作为村长,让山村致富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我时不时会迎来一拨一拨的扶贫干部,他们成了指引山村发展的主力军,成了村民致富的好帮手。

瞬间的欣喜藏不住长久跋涉的伤痛,自勉自励的心路历程,聊慰着一路的喜怒哀乐。

当扶贫干部帮助村民发家致富时,一些有识之士也加入了帮扶的行列,教授专家也涌进了村庄。我每天得陪着他们走村窜户,拍一大堆山村苍凉的图画,记录一些山村发展的文字,山村的美好蓝图就在他们的笔端升华。

一天天,一年年。在山村里,我擦肩了陌生的专家、陌生了相识的教授。不同的教授和专家,就有不同的思路和指导。教授说,山里有发展养殖的天然牧场,农户可以大量放养鸡牛羊。于是,村民们开始搞起了养殖,家家户户都想尽一切办法借钱、贷款养上了鸡牛羊。可是,由于缺乏技术指导,鸡牛羊得不到相应的疾病预防处理,村民们养的鸡牛羊慢慢病倒了。为了尽量减少损失,村民们四处寻找教授帮忙,但始终找不到教授的踪影。就这样,村民们的致富梦瞬间成了泡影,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水浅王八多,遍地是大哥。养殖失败,但村民们发家致富的念头却一点未改变。专家说,山里有发展种植的得天独厚条件,农户可以种植太子参天麻石斛等经济作物,山村的经济发展一定会有质的改变。专家还说,等农户种出来了,他会带商家来收购,一定要让村民富起来!于是,整个山村就种上了太子参天麻石斛。有了第一次的教训,村民们不敢怠慢。他们起早贪黑,精心呵护。太子参天麻石斛的长势十分好。

斗转星移,四季更替。村民们收获了一袋袋一筐筐太子参、天麻、石斛,堆满了屋里屋外。

收获的日子充满喜悦,等待的日子非常漫长。村民们从年尾等到年初,又从年初等到年尾,却不见商家的影子,只等来几个零星的小商贩,买价也非常低廉。作为村长,我心急如焚。拨打专家的手机,已经不在服务区。

致富的梦在山村萦绕,贫穷的痛在山村呻吟。山民们磨细了骨头,却养不好肠子!

回想当初教授专家们的致富高论,我的内心隐隐灼疼,呼吸的空隙也无限缩小。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不是沽名钓誉的人变少了,而是沽名钓誉的人做教授了;不是道貌岸然的人变高尚了,而是道貌岸然的人做专家了。

山民们以锄为笔,以地为纸,巴望着山村的繁花似锦。但他们的渴盼的眼神,却换来的是教授专家欺骗。

一个人的得失荣辱,它无关乎世界。教授专家的引领,就一定会影响着山村的发展。

深夜漫长,山村沉眠;孤寂吞噬,梦幻游荡。翻开泛黄的笔记,检索山村只言片语的昨天,支离破碎的泪滴滑落脸颊。寻觅冷清的情愫,如肆意飘洒的冷雨,似青灯照壁的孤凄。

回忆过去是挥不去的伤痛,追逐未来是握不住的怅惘。山村巴掌似的天空,被怪兽似的嘴巴无情的撕咬,吞噬再吞噬。贫穷吮吸着血液,没有救赎的声响,只留下无休止的呻吟和渐渐泛黑的血迹。

该走的弯路终归要走,该过的日子终归要过。

灯光陪伴着影子,忧伤拨动着心弦。窗外几株阴森森的柏树,还在冷雨敲打的飒飒声中摇曳不停。

 /

苏正杰,贵州思南人。现为贵州省黄平民族中学语文教师。作品有诗歌、散文、小说、通讯等散见于报刊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