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内漏影像学表现

 沙粒中的尘土 2022-01-04

内漏是指支架植入术后假腔未被彻底隔绝,仍有血液流入假腔。内漏发生后,由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受到了干扰,血流方向、流速产生了改变,再加上移植物对血管壁的压迫使局部产生了水肿,炎性改变,管壁脆性增加,可出现动脉瘤或夹层破裂的风险,因此内漏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并发症。

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术)后,内漏是最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远期疗效的关键。

1991年,第一次成功在人体实现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AR);1994年,实现了第一例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TEVAR);1996年,White等第一次将支架和血管壁未完全吻合导致的异常血流这种现象命名为内漏。1998年White等[1]将其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内漏分为4型及补充的内张力型(V型)。V 型内漏又叫内张力,是指主动脉瘤腔内压力持续性存在,致主动脉瘤腔扩大却无明显造影剂渗漏。和 I、II、III、IV 型内漏相比,该型内漏无法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

图片

       Type Ⅰ      Type Ⅱ         Type Ⅲ           Type Ⅳ

2002年关于腔内隔绝术后内漏分型达成一共识[2]。

图片

2002年国内景在平等[3]把内漏分为4型。

  • Ⅰ型:指支架型血管与自体血管无法紧密贴合形成内漏,血液经腔内移植物近心端或远心端的裂隙流入瘤腔。Ⅰa型为血液经腔内移植物近端的裂隙流入瘤腔。Ⅰb型为血液经腔内移植物的远端裂隙流入瘤腔。对于Ⅰ型内漏,目前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在近端再加一段或多段移植物以彻底隔绝内漏。

  • Ⅱ型:指反流性内漏,即来自侧枝血管如左侧锁骨下动脉、肋间动脉、腰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髂内动脉等反流入瘤腔。Ⅱ型内漏若反流量不大,可先保守处理,若返流量较大,则需加一段腔内移植物将内漏隔绝封闭。

  • Ⅲ型:指支架本身破裂或支架连接处发生内漏,血液流入主动脉夹层。假腔处理原则,一般是在选一段较短的且口径合适的腔内移植物,将原先的破损处隔绝封闭。

  • Ⅳ型:指覆膜支架广泛渗漏或其他质量原因造成血液从腔内移植物针孔漏入主动脉夹层。假腔若反流一般反流量较小,术后在随访观察中往往能够自闭。

图片

Ⅰ型内漏最常见,Ⅱ型内漏相对不常见,Ⅰ型和Ⅲ型内漏需要及时处理。影像学上内漏观察的最佳时相为延迟期。

图片

图1-3显示Ⅰa型内漏:支架近端与血管壁间有间隙(箭)。

图片

图4-6显示Ⅰb型内漏:支架远端与血管壁间有间隙(箭)。

图片

图7-9显示Ⅱ型内漏:左侧锁骨下动脉与内漏相通(箭)。

图片

图片

D. 同一患者,图10-11显示Ⅲ型内漏:血液经两支架连接处裂隙流入假腔(箭);图11-12显示Ⅳ型内漏:血液经腔内移植物针孔漏入假腔(箭)。

参考文献:

[1] White GH , Yu W , May J , et al. Endoleak as a complication of endoluminal grafting 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 :classification ,incidence , diagnosis , and management [ J ] . J Endovasc Surg , 1997 ,4 :152-168.

[2] Veith Frank J,Baum Richard A,Ohki Takao et al.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endoleaks and endotension: summary of opinions expressed at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J] .J Vasc Surg, 2002, 35: 1029-35.

[3] 景在平, 赵珺, 赵志青,等. 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内漏的分型及意义[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2, 22(3):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