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英雄被人们赞颂,有血有肉的真性情英雄更值得敬佩,他们跟所有普通人一样,却选择为人民奋战,一切真正的英雄都是实实在在的人。 英雄无国界,在反抗非正义侵略战争中,无数外国人奔赴中国战场,有战士,也有医生。白求恩医生在中国待了一年不到,却成了一个不朽的英雄。 白求恩是普通人,也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随着时代的进步,资讯的全球化,一个更加真实生动的白求恩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在中国,白求恩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民族英雄,而在加拿大,白求恩却是一幅暴躁、酗酒的负面形象。 白求恩,全名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的一个牧师家庭。青年时代的白求恩不安现状,极富冒险精神,他曾当过记者、小学教员、轮船工等等。 1909年,白求恩才开始进入医学界,学习胸外科专业。在一战爆发的时候,白求恩请求奔赴前线,残酷的战争给他带去了严重的精神打击。 退伍后的白求恩一度迷失自我,虚无的精神状态使他沉迷于酒精。
战争后遗症是一种战后心理综合症,或许一战就令年轻的白求恩患上了这种心理疾病,他才会性情大变。 在加拿大的白求恩生活上是一个喜欢抽烟和喝酒的愤青,在医学上却是个行业翘楚,他完善了'人工气胸疗法',发明了'白求恩肋骨剪'。 除此之外,白求恩发表了十几篇学术论文,并且免费给穷人看病。白求恩曾申请当地政府承担穷人的医疗费用,毫不意外,这些提案被全部否定,白求恩陷入了绝望。 1935年,45岁的白求恩前往苏联参加世界病理学大会,就是在苏联,他看到了实现心中理想的途径,他第一次看到了苏联的公费医疗和康复制度。 回到加拿大的白求恩立即申请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他相信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的民主形式。在1937年的美国洛杉矶医友晚餐会中,白求恩遇到了陶行知。 在交谈中,白求恩得知日本法西斯正在侵略中国领土,并且中国前线急需大量医护人员的时候,他心中的共产主义和人道主义被激发了出来。 于是,白求恩不犹豫地向陶行知表示,他愿意远赴中国,与中国战士一起战斗。1938年,带着大量医疗器械与药物的白求恩在海上颠簸了13个昼夜才踏上了中国的领土。 一开始白求恩想直接去到战争的最前线抢救伤员,在与周恩来的短暂交谈后,白求恩决定前往延安,中国红色革命的根据地。 在延安,白求恩受到了毛主席的热烈接待。在见到毛主席的时候,白求恩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这是我的党员证。'随后,便双手将自己的证件递给毛主席。 在延安,外国医生白求恩受到了贵宾级的待遇,他每天可以吃三顿小米干饭,每周都可以吃肉或炒鸡蛋。
白求恩医生在延安受到了人们的尊重,医术精湛的他在对待病人的时候十分温柔,这与医护人员眼中的白求恩医生有点不同。 有一次白求恩看到护士摆放的医疗器械不符合规范,就立马把护士大骂了一顿。在手术中,白求恩的暴脾气也经常出现。 他会直接将手上刀子和镊子摔到地上,然后骂骂咧咧的继续进行手术。白求恩的暴脾气让当时的医护人员都心有余悸,丝毫不敢惹恼这位外国医生。 献身革命事业白求恩的这种暴脾气并不是无端爆发的,主要是因为延安的医疗水平实在太落后,导致很多手术都无法顺利进行。 那个时候的八路军医院的手术器械基本上是土造的,这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却真实地存在过。 手术刀是乡村铁匠铺子打的刀子,或者是把从杂货铺买来的裁纸刀磨锋利;常见的止血钳是用小竹片或铁匠铺打的铁制或铜制做成的。 镊子是用竹片经过火烤后弯过来制作的;手术锯就用普通的木工锯代替,用惯了专业医疗器械的白求恩一时无法适应这些土造医疗器械。 白求恩是一位专业的医生,他知道手术是人命关天的事情,稍微耽误一会儿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而土造医疗器械的不顺手让这位外国医生'急了眼',实质上,这些暴躁脾气的背后都是对病人的负责。 在艰苦的医疗条件下,白求恩发明了'消毒三步法',相关医护人员要严格对这些土造器械进行消毒,通常就是用大柴锅把器械煮沸消毒,棉花、纱布等敷料就用大蒸笼进行蒸煮消毒。 身处异国他乡的战场上,白求恩从未退缩过。白求恩组织制作了各种医疗器材,孜孜不倦地向医务人员传授知识,并且编写了许多医疗图解手册。 除此之外,白求恩还组织了多次战地医疗队,发明了'卢沟桥手术驮子',这是一种用木料做成的驮在马背上的野战外科手术台,便于奔赴最前线救死扶伤。 白求恩结合战士的实战经验,有效地规范了军队的野战外科学,医疗工作和战地救治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大大降低了伤员的死亡率和残废率。 在救治伤员途中,白求恩从来都顾不上休息,他曾匍匐在手术台上连续手术了十几个小时,他的背也慢慢地就佝偻起来。 在多次的手术过程中,面对失血过多的病人,白求恩曾多次献血。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白求恩的指导下,中国军队野战外科史上第一次战地输血取得成功,这是白求恩对中国军队做出的杰出贡献。 1939年,白求恩本来想回加拿大再次申请医疗补助,因为当初他带到中国的药物即将用完。 就在白求恩回国的前夕,日本突然发动了对晋察冀军区的大规模进攻,他毅然决然地留在了前线,继续拿起手术刀,分秒必争的抢救士兵们的生命。 在一次手术过程中,白求恩不幸被划破了手指,他丝毫没有把这个小伤口放在心上,简单地包扎过后继续手术。 在日军疯狂的轰炸下,受伤的士兵不断被抬到白求恩的面前,他丝毫不敢休息。在之后的一场手术中,白求恩被割破的手指受到感染,但他仍旧连续做了13台手术。 在病痛的折磨下,白求恩倒下了,在手术中感染的细菌让他患上了败血症。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在河北逝世,年仅49岁。 在白求恩逝世的前一天,他写下了一封遗嘱,在这封不到500字的遗嘱中,其中有110字是写给法兰西丝的。
法兰西丝是一位英国姑娘,1923年,白求恩对她一见钟情,于是两人共结连理。快乐的日子是短暂的,婚后白求恩不幸染上了肺结核,这在当时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 为了不连累妻子法兰西丝,白求恩与妻子离婚,由此也可以感受到白求恩对妻子的深厚情感。直至生命的最后,最令他牵挂的除了共产主义事业,还有一个就是他的妻子。 白求恩在中国只待了不到2年的时间,中国人通常认为他是个完美的英雄,他在战场上救死扶伤,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但要想全面了解白求恩的一生,还要了解他之前的人生经历。正是他之前的人生经历才塑造成了他在中国的样子。
白求恩在加拿大的时候就致力于救助贫困人民,那时的他没有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他在中国找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