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76万大学生:改变你们的观念,就会有好工作

 快乐者生存 2022-01-04

来源:漫天霾(lblmlsy4)

“就业难”,就是大学生都想要工作,那就不应该存在企业“招工难”啊。怎么会存在二者“并存”这样怪异的现象?

唯一的原因是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要求的工资太高。一般企业招不起,他也不想去;他想去的好企业,却觉得他不值这个价钱。

就业和工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价格问题。工资就是劳动力的价格。这个价格是由供给方(大学生)与需求方(企业)共同决定的。一定时期内,企业就这么多,劳动者就这么多,工资就处在双方能够接受的区间之内。一句话,工资是由市场决定的。

当供给方要价太高,市场就无法出清。就像你卖苹果要价太高最后没人要一样。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就是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失业。

那么,如果在众多的求职者中,某位大学生愿意放低身段、降低工资,他就能被招聘。

人的欲望无穷尽,市场如此广阔,不可能找不到工作,只看你想在什么样的工资率上就业。

自由市场没有失业,失业必然是主动选择。

这算是给大学生们的第一个最直观的建议:要在众多的求职者当中谋得某个职位,最直接的办法是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和工资。就像企业为了赢得消费者青睐,竞相以最低的价格供给那样。

企业为什么不愿意开出更高的工资,导致招工难呢?

是因为企业只能开出这么高的工资。

是大学生和大学生在竞争,企业和企业在竞争。所以企业如果开出低于竞争对手的工资,劳动者就到对手那里就业了,它就招不到人,就会关门倒闭。

如果它开出的工资过高,劳动者却创造不出对应的边际产品价值,那它就会亏损,也会关门倒闭。

劳动者的工资,是企业家发的。但是发多少,最终却取决于消费者。它生产出来的产品,能服务多大的消费群体、这些消费者愿不愿意付费、付多少费,决定了企业家愿意为生产这些产品的要素支付多少代价,而劳动力就是要素之一。企业永远要受盈亏机制的约束。

所以企业既不敢多付、也不敢少付,它开出的工资本来就是众多企业竞争的结果。

但是大学生不这么看,他们认为自己学历高,甚至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凭什么才给我这么点工资?

问题是,你是不是“天之骄子”,不是自己说了算,是由需求方说了算,归根结底是由消费者说了算。就像企业说它的产品再好也不管用,必须是你作为消费者觉得它好,它才是好。

既然你并没有证明你多好,企业家用你充满了不确定性,要面对亏损的风险,他怎么敢贸然在你身上花大价钱?是骡子是马,先拉出来溜溜啊。

这是给大学生的第二个建议:先在这个工资率上工作,证明自己的价值。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创造的边际产品价值高于你的工资,老板就会给你涨工资。

放心,只要你有这个价值,他就不敢不给你涨工资。因为他的竞争对手会以更高的工资挖你,或者你早已把你的从业经历寄给了他的竞争对手,他要是留不住你,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倒闭。

他不傻,你也不傻,对吧。

为什么老板们并不认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

我们先看看西安交大的王树国校长的一席话:


这就是答案:因为高校已经落后于社会。

但是他只是讲出了事实和结果,并没有讲出原因。高校为什么会落后于社会?

第一,高校不以市场为导向,而是以计划为导向,目的并不是为了适应市场,而是为了培养一代新人。那么好,让市场狠狠地教训你,看看消费者到底是喜欢你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创造价值,还是喜欢你在那里生产垃圾论文,信口开河地闭门造车。

第二,如果没有国家的财政支持,本来就不会有这么多大学,更不会这么多“世界一流大学”。他们会被更多面向市场的职业培养机构取代。就像蓝翔技校那样,市场需要开挖掘机的,就培养开挖掘机的,需要厨师就培养厨师。就业率杠杠的。

第三,高校的补贴和被压低了的学费,刺激了上大学的需求,使许多并不适合上大学的孩子去上了大学。

让市场来决定应当办多少大学、什么样大学。凡是管制干预少的行业,必然能出最好的科研成果和产品。大学也一样,管制和干预少一点,就能产出最好的“产品”——优秀大学生。

当各种管制和干预叠加,就没有了自由市场,商品必然质次价高。而自由,是大学的灵魂,失去了灵魂,当然也就培养不出优秀的大学生。

所以,大学生的学历贬值了,声誉受损了,变得不值钱了。

这是给大学生的第三个建议:认清自己的价值,正确地评估自己,千万不可自视太高。心态正了,工作就好找了。

大学生都想要体面的工作。

但是什么是体面?

挤破头想要进入体制内,将来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报,不是体面。硕士生送外卖,才叫体面。

这并不是说硕士生都应该去送外卖,而是说,他不啃老,知道适应社会,知道当前与长远,不怨天尤人,勇敢地直面生活的挑战。

诚实地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财富,服务于他人,就是体面;寄生于生产之上,不体面。

那么仅从市场角度,怎样有更多世俗意义上工作相对轻松、而且待遇高的体面职业和岗位呢?

当农民种地,看来可能不体面。

为了农民更好地种地实现更大的产出,生产拖拉机,相对轻松、收入更高,是不是比挖地要显得体面一点?

为了生产更好的拖拉机,专门生产柴油发动机,是不是更体面一点?

为了生产发动机,不断做物理和化学实验,攻克发动机制造、精钢制造、精密车床的难题,是不是更体面了?

为了更好地控制制造过程,在计算机上写代码,用AI自动控制,是不是已经体面得不要不要了,已经想去了?

这时候你还认为它是农业吗?但是它们都是农业生产结构的一部分——延长了的农业生产结构,最终会带来农业的更大产出;在延长了的生产结构中,会安排更多、更体面的就业,而且,这个结构上的所有人,收入都提高了。

看到了吗,要让你的工作更体面,就要延长生产结构。也就是不直接生产粮食吃,而是生产能够让粮食产出几何式提升的资本品。

延长生产结构靠什么?

靠资本。只有足够的资本积累,人们没有性命之虞,人们才会投资到较长的生产结构中。

资本积累靠什么?

靠自由市场,靠稳定而有保障的财产权。否则人们就不愿意积累资本,那么生产结构就会缩短,企业就会变少。企业少了,劳动力相对多了,工资当然就降低了。

所以,反资本、反市场,会让你的工作更加原始,更加低级,收入更低,更不体面。

但是大学生们,你们在干什么?

这两年形势急转直下,马云从“马爸爸”变成嗜血的资本家,要把马云们挂路灯的是谁?我没有经过严肃的调查统计,但是你们中间应该为数不少。

去阿里腾讯工作,挺体面的,但是整天抱怨996,说他们在剥削人的,又是谁?

当你们都如此反商的时候,怎么能找到工作?当你们认为企业家都是在剥削你的时候,你又怎么找到工作?你坐家里好了,没有人剥削你了;或者你自己创业,剥削一下别人试试看?

当你们认为网络带货主播不创造价值,并且为她的被罚欢呼雀跃的时候;当你们连一个基本的经济学原理——税收就是将社会资本抽走,必然降低生活水平——都否认的时候,你又怎么能找到工作?

是谁在安排就业?是企业。是谁在为劳动者发工资?是企业家。资本越多,企业就越多;企业越多,就越会竞争劳动者,劳动者工资就越高。这几乎是不用多讲的道理。那么你们今天反资本,明天反市场,后天反大企业,大后天呼吁管一管,你知不知道这样做,就是在自绝后路?那么找不到工作,更找不到体面的工作,能怨谁呢?

不要老觉得自己无辜,政策都是大家呼吁出来的。把责任推给某个手握权柄者,是很方便的办法,但是,这血淋淋的尸体上就没有你的一脚?

你想要改变现状,先改变你自己。你热爱市场,社会上就多了一个热爱市场的人;你反市场,社会上就多了一个反市场的人。

所以这是最后一条、最根本的建议:想要好工作吗?那就去改变自己的观念,热爱资本,热爱市场。

来源:漫天霾(lblmlsy4)

版权声明:「大公馆」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以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社会时政类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LJZ2228微信联系。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