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政府门户:背景、演进与建设路径

 heshingshih 2022-01-04

编者按:需要明确的是,“数字政府门户”不是“数字政府的门户”,也不是“数字化的政府门户”,“数字政府门户”即数字时代的政府本身——在数字时代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提供服务,并对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产生价值与作用力的数字孪生权力本体。


01.

“数字政府”背景下政府网站集约化进入“数字政府门户”建设新阶段

数字政府可以说是为促进社会运行全面数字化而建立的新型政府形态,注重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追求以政府数据治理提高政府决策智能化程度、权力运行透明程度、政府服务运行高效和服务精准程度。“'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从中国政府治理的信息化发展历程来看,电子政务、“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是数字政府的初期形态,为数字政府深化发展奠定基础。在互联网的连接作用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和新理念逐渐渗透到政府服务和治理之中,在数字政府理念以及新技术的联合作用下,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理念和服务理念也产生了巨大的转变,更加注重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服务供给能力。

如果将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作为观察对象,我们发现在政府数字化进程中,政府门户网站的角色和功能定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早期的政府门户网站集约化建设中,政府门户网站更多的是承担起“信息载体”的角色,向群众、企业传递政务资讯,政策文件与解读信息等。早期的政府网站集约化首先从建设“信息平台”和“管理型政府”入手,为用户提供统一的信息发布、政民互动、便民服务等入口,实现网上政府在“外立面”的“统一”,强调网站政务信息的增量,偏向满足网站用户的查阅需求,较少考虑用户享受“在线服务”的需求,比如在办事服务中,政府各部门仍是分别面对公众提供服务指南、办事表格等,用户更多的是“看信息、查信息”,而不能“用服务”。

政府在网站上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就像是很多散落在干草堆里的针,而门户则是人们找到这些针的磁铁。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办事服务、互动交流等各类信息数据资源不断聚合在一起,大部分政府网站也开始从提升“在线服务”能力来发力,依托政府门户网站集约化和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持续建设,构建集在线办事、在线咨询、在线交流、在线查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政府在线服务体系,形成政府网站从政务线上化走向服务线上化。比如,政府网站逐渐以统一门户、统一用户、统一应用、统一资源为依托,更注重以整体平台,最大范围地整合政府的服务资源,面向不同类型的用户群体提供全生命周期应用主题的信息与服务,为用户提供统筹的一体化服务,实现“一网通查、一网通办、一网通答”。

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的政府门户网站集约化已经发展成为新型“数字政府门户”,它并不是完全依据政府职能将政府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搬至“线上”,而是突破政府职能分工的界限,借助集中管理信息数据,集中提供应用服务等方式,在线上打通政府部门在执行、服务、结果和反馈等环节的壁垒,将政务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改造,将“碎片化部门”链接重组形成“整体型政府”,推动满足政府自身政策需要转向回应公众实际需求,比如:一键查询一类信息、集中办成一件事等。从群众、企业的直观体验看,政府门户网站已从最初简单的“看信息、查信息”的渠道,演变成为“在线办事、在线找政府”的首要选择。从政府层面看,政府网站已从最初的杂乱无章,发展成为政府在互联网上的功能集成、服务集成,“公开信息、回应群众、服务群众”等职责都可以“在线”履行。

02.

政府数字化变革,为用户在互联网端构建数字化孪生政府

政府的数字化变革,推动了政府全面数字化转型,“数字政府门户”成为数字政府的重要载体。政府门户经过集约化建设逐渐在“线上”集合了政府信息公开、互动、办事、治理等多项职能,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元宇宙等技术的应用,实体政府部门的职能正在全面数字化,一个全新的“数字化孪生政府”正在形成。用户可以在线上轻松找到自己所需的任何政务服务,将来去政府部门和去网上找政府是一回事。数字政府门户变得更像是政府在互联网端的数字化孪生形态,一方面让企业、群众可以清晰地看到政府在线服务的全过程,也能为政府用户呈现更加“具像”化的运营、管理,在互联网端为整体联动的政府打造一个动态交互的平台,持续地感受外部用户需求、内部运行管理。从传统政府到数字孪生政府的发展动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方面是政府内部的数字化改革、服务理念、管理模式的升级,让政府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开始追求整体智理、协同高效。在数字政府的建设中,政务的数字化转型其实是思维方式的一种转变,并不是单纯的技术转型,而是驱动的战略业务转型,涉及跨层级、跨部门的协同组织变革。在数字政府建设的引领之下,“数字政府门户”也正发生深刻变革,无论是政务公开还是政务服务领域,开始追求建设数据维度上的整体政府,政府的信息服务、办事服务、互动交流服务正从政府供给朝群众需求导向转变,通过建设统一前台的服务方式,以整体性的设计理念,创造性地进行系统重构、业务流程再造,将门户与政府的不同职能部门建立“交互关联”关系,降低用户对于政府组织结构、内部运行流程的理解要求。

另一方面是政府对外服务能力的升级。各地方政府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转变,“数字政府门户”作为政务公开第一平台和政务服务总门户,依托信息资源库数据共享共用、互联互通,通过统一的政民互动、开放透明的政务公开以及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经由政务服务平台“一窗受理、一网运行”,使得政府在线的对外服务能力得以全面升级。在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的背后,其实是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和对“条块分割”管理的突破,在互联网空间中改变以前各部门分散式办公的局面,通过跨部门跨领域整合与用户某一类需求相关的业务,以在线协同办公、联合服务等方式解决用户的一类需求,从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揽子事”转变,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一站式”“一体化”和高效便捷的政府服务。

再者就是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技术和中台架构发展带来的新模式,政府开始应用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化服务”,追求“数智化”转型 。近年来,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数字政府建设呈现出通过政务云、5G、人工智能以及中台架构等一系列先进数字技术的运用,实现跨部门、跨层级信息资源共享的特征,不同部门的各类服务得以整合,多部门“线上”协同办公、联合审批成为现实。而且数字政府建设中基于大数据的决策模式和服务模式,不仅为传统的、被动的决策模式添加了“预测辅助”,还能有效解决在传统服务中企业、群众反复跑动的难题。甚至,建立起与政务新媒体保持同步的信息化办公与政务服务模式,推动政府服务从以往的纯事务处理和纯技术运用转变为智能化服务,简化服务流程、服务程序等,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03.

数智化趋势下“数字政府门户”建设全景探索与思考

随着互联网生活在社会生活的深入,用户越来越习惯使用“综合类”服务平台,用户对“一站式”政务信息对外共享和政务服务平台也有着越来越高的期待。无论是信息公开,还是政务服务,其实对于企业、群众用户而言,仍是一个查找政府信息、与政府沟通交流、找政府办事的产品,依然是一个获取政府服务、向政府表达诉求或反馈等的工具。在未来数智化趋势下,“数字政府门户”建设,需关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数字政府门户”是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服务网的服务融合

公众最希望通过统一的入口来找到自己生活、工作所需的全部服务或信息,需要的是“一揽子”综合服务,希望可以简单便捷地获取政务公开信息、政务服务、政务资讯等,群众和企业期望只需进一张网便可办全部事、只需进一张网便可查全部政务信息,难以接受割裂式、跳转式的使用体验。可以在统一信息资源库的基础上,将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网等政务数据库打通,贯通政务公开、办事服务、政民互动等板块数据,将全量的政务数据融入“数字政府”底层资源池,与各方共建共享政务信息与政务服务大数据。在“数字政府门户”从内容管理、互动交流、网站检索等方面突出总门户“贯通”的特色,以数据融通开启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网“两网融合”的新模式,形成政务的公开总渠道、服务总供给、业务总支撑、运行总枢纽的统一集中化平台,实现“数据同源、服务一体”。

2、应用发挥“集约效应”,创新跨端、跨域无感服务

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深入,“数字政府门户”越发成为面向公众、面向企业、面向政府的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以及电子政务应用系统集成的统一平台,成为数据分发、汇聚的中心枢纽,而移动端App、小程序、政务服务自助机等成为一体化政府服务的载体,因此跨端、跨域的无感服务是未来的方向。未来需要全面梳理政府的各类应用,重新构建或优化政府门户应用体系,持续增强集约化平台的开放性、拓展性,统一承载各类业务应用,在政府门户范围内构建多条系统数据流转通道,拆除之前存在的“数据壁垒”,以跨网站、跨系统、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信息资源相互调用和共享互认,丰富通问、通查等服务,以电子证照共享互认、统一的用户体系以及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拓展跨端、跨域的“一网通办”,推动用户体验从多端的信息无感漫游向服务无感漫游转变。

3、社会服务方式的进步 ,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提质增效

在互联网社会生活中,用户的行为习惯正在被电商、短视频等数字经济、数字商业影响,用户接受资讯的方式、与服务供给方的交互方式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用户开始追求即时、在线、便捷、智能等服务。在这样的变化之下,“数字政府门户”也需要重视用户“不见面”“视频化”以及“智能辅助”等需求,比如可以通过智能客服与服务后台的连通,借助视频在线的方式,为用户提供远程人工辅助,让用户可以边问边找信息、边问边办事。未来“数字政府门户”更像是一个“智能生命体”,政府服务将不再以首页、频道等界面面向用户,智能机器人可能成为用户与网站交互的第一站,智能助理或许将成为“数字政府门户”在用户心中的新定位。

4、“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让数据价值全面释放

在未来的“数字政府门户”建设中,可以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推动服务向以数据为主要驱动、创新数据产品方向转变,将各级各类政府处于“孤岛”中的政务数据和各个政务系统处于“封闭”状态的政务数据通过统一信息资源库进行加工、处理,将政务数据变为“服务用户”的燃料。“服务应用+数据开放”充分激活政府资源的价值,让数据跑起来、活起来。

在强化政务数据资源利用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增强用户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防护,比如,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用户可信授权、数据使用的可追溯,以及在监管侧的数据安全监测预警、态势感知和防控、用户行为分析、日常运营监控等,为“数字政府门户”构建起自我感知,实现运维与管理的全过程安全监管,确保政府门户安全稳定可靠运行,防止用户隐私及信息泄露或被盗用。

5、深化政务服务智能化,提升用户需求感知能力

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深入,“数字政府门户”会成为一个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的主体,变得越来越理解用户、懂得用户,在主动服务、个性服务、预测服务和创新服务上表现得更灵敏,让政府的服务在未来更有智慧性、灵敏度和精准性。“自然语义分析”、“智能政务图谱”、“意图识别”等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可以从创新政府决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升政府服务、政府管理的科学化与智能化水平。

同时借助数据挖掘、共享交换和区块链技术等,进行跨部门、跨区域的服务流程优化和再造,让政府服务突破摸不着、看不见的“藩篱”,不再受时间、部门和地域的限制。

6、拓展信创资源池,国产化为“数字政府”保驾护航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背景下,随着政务服务应用线上化、移动化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需要愈发注重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以及国产化改造升级。如:国密算法的电子签章、国产化防火墙的应用等。在“自主、可控”的要求之下,“数字政府门户”的建设必须走全面国产化的道路,努力构建国产芯片、国产服务器、国产操作系统、国产数据库、国产中间件为支撑的服务应用,让门户从数据服务到底层架构的安全可控得到保障。(完)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专注数字政府创新模式与案例研究
每周输出行业前沿洞察与原创观点
合作联系:dataflag@dataflag.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