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堪舆寻龙基础:龙驻跸、行止、分劈

 新用户1183blXT 2022-01-05

龙行进过程中自有起伏变化、行止、分劈、开帐。山形变化微妙无穷,龙脉也变化不一,难以用图形框定。

行进的龙脉暂时止步而形成的山峰,行过程中暂时留于某处,称为驻跸,也被叫做住脚星辰。此处形成的分支龙脉虽然很多,但正统龙脉独自耸起高大的山峰,暂时停息,还远去并未就此停住

分支龙脉的龙脉这坐高大山峰为太祖山。所以有大驻跸、小驻跸之分,大的绵延数百里,跨州连郡,有数百条流出,数百条枝分龙脉发源于此。小的一州、一郡、一府最大的山峰,绵延数十里。更小的,为一邑、一乡最大的山峰,绵延不过数里,也一定有数十条小河、数十条枝龙,发源于此。

不论大小都巍峨高大,群峰攒聚,万岭提能,而且是分出龙脉的太祖山,其大小虽有不同,但不可将其中小的误认为少祖山。因为大龙脉尚要远去并未停住,所以叫驻跸。它自己在此处分出许多枝龙,所以叫做太祖。其分出的龙脉的力量有轻有重

观察龙脉的人,见到其驻跸之山之后,看其中哪一枝是正龙,哪一枝是从龙,则这些分枝往前去是否结作穴场,及穴场的规模大小、形势好坏,通过考察其出身的贵贱、吉凶。

《葬书》说:“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因为龙脉源于生气的兴起,穴场则要顺应和利用乘生气的停留,因此须辨认清楚龙脉停止的地方,才可以寻找穴场。

《青囊奥语》说:“第一议要识龙身行与止。所以凡是山势奔走不停,水势湍急而不环绕,周围水系的水口没有交关之势,周围的山峦没有护卫之态,周围的山水没有团聚之形,都是龙脉行进之处,没到停顿休息的地方,即使有奇巧的穴场形式,却没有周围山水的情致,也不值得研究。

《葬书》说:“其止如尸。下手的各山,则自然逆转回顾周围的河流自然会水流回转,左右的随从之山,则自然会全部停止前进,朝对之山从远方赶来,也一起停在穴场前方,好像拜伏于地的样子。看见众山都停下来,各条河流都汇聚过来,这种山水大规模会聚的地方,一定有真龙融结的穴场,应当在此处寻觅真龙结穴的山。

如果是大规模的穴场,还一定有北辰、华表、捍门 游鱼、禽曜、罗星等景象列于水口内宽、外窄,堂局广阔,而水口狭窄,自然形成重重重的关锁,才是大地的规模

如果山水虽有团聚的形态,但水口没有山峦形成的关锁,或者即使有关锁,却形势低小;或者一重远似一重,一山低似一山;大致看去像是关锁,而实际却空旷宽阔,没有形成交相拦锁的形式,则也没有大的融结。即使有小规模的结作,也容易衰败,不足取。所以审视山水的止聚,在水口处就可以看明白,因为如果水口关锁,则内部的生气就会聚集。所以研究龙脉的行止,在水口处,也可以得到其大概的情况

龙脉以乘正脉而来、生气汇聚为吉。虽然崇尚其生出众多的枝脚,但却有旁正、尊卑的不同,而好的龙脉通常自己独占正气,如果分枝、劈脉形成的拖累太重,则分散了它的精气灵性,力量变轻,龙气变弱,不能再融结成穴场。谢子期说:“龙脉摆劫散乱,或去或来,分夺不定,则生气为其所耗,而吉穴不能成也。

分劈出的枝脚短而少的叫做鬼;长而多的叫劫。凡是鬼劫之龙,气弱力衰,不会结成兆示吉祥的穴场,只能做寺观庵庙而已。如果分出去的龙脉,又回转过来护卫自身,成为自身的辅助,则又不能害怕其分劈而去。

分出去的山,如果形势回转也没有妨害。如果不回转则兆示凶祸。若后龙分劈,已去之山又复回转,或来前面作朝应;或随龙之左右,作缠护;或去水口,作捍门、关锁;或住穴后,作乐托、遮帐;则虽分去,复来为我用神,不可作分劈论。

大致来说枝龙最怕分劈,因为枝龙所带的生气本来就薄,再有分劈,则生气更加耗散,这就是鬼劫之龙,怎么能融结成兆示吉祥的穴场呢?如果是干龙则生气旺盛,它所发出的一枝、一叶,还要延伸出数十里之远,怎么能拘泥它没有分劈呢?而且其分出去的枝叶,都有结成的穴场,只是力量轻微不如正龙结成的穴场罢了。

龙真穴的存在,大多是龙身灵活,一起一伏跌顿有力,有缠护、迎送、过峡,脱卸干净、细嫩,没有煞气;到头起穴星,星辰合格,左弯右抱,朝山秀丽有情,明堂平正,水口交结,罗城周密,落脉分明,山水拱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