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刘海蟾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2-01-05

刘海蟾

今古皆云刘海蟾,当为额上发丝帘。

曾陪童稚三年小,亦伴髫孺十指纤。

我晓词涵殊有蕴,他藏意境岂无兼。

官场险恶难穷了,怎不归山做许严?

【注释】读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楚宫》诗,依韵而咏别事。原诗云:“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已闻佩响知腰细,更辨弦声觉指纤。暮雨自归山悄悄,秋河不动夜厌厌。王昌且在墙东住,未必金堂得免嫌。”依韵诗作于2022年1月3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今人古人都在说刘海蟾,应当就是额头上的那一缕发丝帘。曾经陪同童稚时期的三年幼小,也伴随了孩童的小手十指纤。我晓得这个词涵深有含蓄,另外潜藏的意境岂会无兼。官场的险恶真的是难以穷了,为什么不能归山做一做许严?

首联中的“刘海蟾”,见《列仙全传》卷七:刘玄英,号海蟾子,初名操,事刘守光为相。一日忽有道人来谒,索鸡卵十枚,金钱十文,以一文置之几上,累十卵于钱若浮图之状。海蟾惊异之,曰:“危哉!”道人曰:“人居荣禄之场,履忧患之地,其危殆甚于此。”海蟾繇此大悟,遁迹于终南山下,丹成,尸解,有白气自顶门出,化为鹤,飞冲天。见清代诗人丘逢甲的《新乐府四章》其一:“蓬头仙人刘海蟾,匪仙而妖、不女不男,匪蟾而兔一笑堪。”又见清代诗人宋书升的《题画》诗:“寒泉挂壁荔垂檐,鹤发翁疑刘海蟾。”

颔联中的“髫孺”,指孩童,见明代诗人周南老的《咏吴桓王墓》诗:“城南桓王墓,高冢何穹崇。昔为盗所发,冢开宝气空。孱然一髫孺,挥棰定江东。辟地余千里,义勇日已雄。万岁期永藏,谁能锢幽宫。英雄昔所在,燕麦摇春风。孱然一髫孺,挥棰定江东。”

颈联中的“无兼”,指无双,见唐代诗人杜甫的《客至》诗:“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又见宋代诗人张舜民的《舟行湘岸见早梅盛开》诗:“江上篱边见早梅,天寒地暖数枝开。为怜北客漂流远,偷报东君信息回。香气轻於新酿熟,襟怀重似故人来。舟中莫问无兼有,急急呼儿贳酒杯。”

尾联中的“归山”,指退隐,见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送举人入试》诗:“春深官又满,日有归山情。”又见他的《晚秋有怀郑中旧隐》诗:“寥落归山梦,殷勤採蕨歌。”还见唐代诗人姚合的《和高谏议蒙兼宾客时入翰苑》:“从来共结归山侣,今日多应独自休。”以及唐代诗人清豁的《归山吟》诗:“聚如浮沫散如云,聚不相将散不分。入郭当时君是我,归山今日我非君。”

这一联中的“许严”,指古代著名的隐士许由和严光,许由,相传为尧时人,隐于沛泽,尧闻其贤,欲以天下让之,不受而逃于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尧又欲召为九州长,不愿闻,遂洗耳于颍水之滨,死后葬箕山。严光,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后卒于家,享年八十岁,葬于会稽余姚的客星山。见宋代诗人施宜生的《严子陵钓台》诗:“悬崖断壑少人踪,只合先生卧此中。汉业已无一抔中,钓台今是几秋风。同学刘郎已冕旒,未应换与此羊裘。子云到老不晓事,不信人间有许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