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甫驎墓志铭》之不同寻常及其独特魅力

 mengk4fz0yyf5h 2022-01-05

《皇甫驎墓志铭》颇感兴趣,因为看到了其中的奇妙之处,同大多魏碑墓志相比,它可圈可点、可赏可品也!

文章图片1

此碑志为长方形的小形制墓石,刻于北魏延昌四年(515)四月,二十三行,行四十字。清咸丰年间从陕西户县出土的。它虽然属于魏碑体系,但明显感觉是另一种书写模式。其志铭被录入碑志书籍不多,赏析文字也少。清康有为却见过《皇甫驎墓志铭》,并评说此刻书法艺术“奇古”、“安雅”,形容说“如小苑峰峦,雪中露骨”,应是给予了较高的赞扬。

文章图片2

我步前贤足迹,对此志铭进行了一番学研。在书法艺术上,它有哪些属于创新甚或创造呢?

首先,此墓志书刻,基本全是瘦硬劲挺的线。乍看构成的笔道纤细,但却如钢丝一般,瘦中见硬朗,细里含骨力,柔而劲挺,中气十足。这一点,与绝大多数魏碑体粗壮雄浑的线条拉开了距离。

文章图片3

自北魏鲜卑一族移师中原,草原文化与黄河文明、中原文化相碰相撞,以至后来相融相合,成为华夏文化的正脉。其书法由砥砺磨合乃至生成“洛阳体”、“龙门体”,并于公元五百年前后基本定形。刀劈斧凿、线质雄浑、爽利劲挺的魏碑基本特征,成为中国书法的一种新体,是北朝时代书法的主旋律。

文章图片4

稍后期的《皇甫驎墓志铭》,虽具备魏碑的一般规则,反映出由隶变楷的某些历史痕迹,但在用笔琢刀上所生成的“细线刻”,独树一帜,面目新颖,成就了它立于魏碑之林的“资格”与“条件”。多数字由细线组成,抑或是粗细线的结合,线质婉转有致,颇具弹性。由此我产生一丝疑问:这些刻线,是书者原创如此,或是刻匠有意为之,不好妄自臆断。我倒倾向于书作原来如此,假若是刻工将书道刻细,且能一统到底,书刻艺术如此卓越,那么此刻工太了不得了,他也是书法高手无疑。但不论怎样,志铭能以这样的效果面世,称得上独辟蹊径了。

文章图片5

其次,结构方整工稳,字势宽博大气,用笔方圆兼施。字的组成趋向方整,但内里笔法丰富,点划灵动,匠心独运,让字“活泛起来”。在有限的界格里,字势、字态尽可能地做到宽博,彰显出一种大格调,避免了“小家子气”。而用笔方圆兼施,尤其是在点横、转折、波磔等处,圆笔的广泛应用,使字势刚柔相济,字姿生动传神,成为此刻一大亮点。

文章图片6

再次,书写自由率意,体态奇逸,意趣十足。初看其刻,中规中矩,无甚狂怪,然细尝慢品,却暗藏玄机。字字安排独具匠心,不是机械复印,而是采取不一样的“搭配组合”,生成出奇姿异态的字体。与常规写法比较,有时仅仅稍许改变,或左高右低,或大小参差,或加宽、缩小字距,或让撇捺变成圆弧半弧之状,等等,多种写法使笔法丰富,使字势生动,笔韵立显。我认为该书手高明之处,在于笔随心动,移步换景,全在“掌控”之中。乍看上去线质是那么瘦劲细劲,然不柔弱不委糜,拙味奇趣应有尽有。个中“玄妙”,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再就是,章法的安排布置随机天成。虽有界格并不完全遵循,行与列皆能突破。字的大小宽窄,疏密粗细,任心挥运,信马由缰,这样心无挂碍地书写,得大自由大自在,呈现出一派生机。

文章图片7

此志铭除书法艺术独具魅力,在内容上因涉及到北魏时期民族变迁融合的有关史料,引起史学界的重视。从该墓志内容看,皇甫家族历史渊源深厚,皇甫驎一生历仕复杂,寿长七十五载,曾多次变换职务,担任过别驾、安西平西府长史,新平、安定、清水、武始四郡的太守,与下层人群接触密切,多次经手处理民族之间的繁杂事务,亦从一个侧面真实地还原出边塞民族与中原汉民族之间从分裂到不断融合的历史,填补了史料的不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