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耕博物馆系列一器具展示

 小半夏的图书馆 2022-01-05

农耕文化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就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根据实际需求,利用自然界中比较好利用的资源(竹、树木、泥土)而发明创造出来的农耕器具。这不仅极大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强度,提升了生产力水平。也使得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新的可能和突破。

(一)
门把手、门栓

 
包容和坚定不移,门相对于墙是动态的,墙相对于门是静态的。门栓的作用力经常撞击在墙的同一个点,而墙则默默承受着这份压力。久而久之,门的撞击点形成一个凹洞,他们相互包容彼此,犹如人跟人之间的相处一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墙任凭“风吹雨打”,我心“依然不动”!

匡匡:墙会穿吗?
豆豆:把手要是扒不出来了呢?    

(二)
石盆

安静,稳定,心如明镜。时间和空间静止的状态!物是人非?

故事插曲:曾经有一个人,小时候她的儿时玩伴告诉她,只要每天在石头上浇水,上面就会长青苔。于是他们便相互约定,小女孩每天去他家门前的石头上浇水,等明年回来时,他们就可以看见有没有了。最后他并没有回来,而她也没有去继续浇水!他们会相望与江湖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石头旁边“绿的放”的小草。我们虽然一眼看上去,是石头是一个主体,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忽略(水槽背后所压住的生命)辅助的东西(生命),也是因为衬托,才让他更加突出!

(三)
门柱石


朋友看见这个石头说像吃的,真是一个有趣的解释呀!他很孤单,孤零零的立着。其实他也不算,其实他傍边也有石头。他只是没有参与到台阶上去而已。即使这样他也不会觉得很孤单吧!@自己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都是自己的一道风景线!

石缝间的生命

(四)
猪槽

(注:一种猪吃食的器具,)

猪槽

小木槽里大肚量,装满潲水等猪访。

排好队伍竞争抢,换得年后好谷粮。

(五)
鸡笼

(注:一种用竹子编织而成的工艺品,晚上给鸡休息)

鸡笼

竹子节节高,砍来片成条。
编织成竹笼,鸡儿夜夜笑!

(六)
水车

(注:水车,用人力提水的木制灌溉工具。图片文字来源于重庆巴渝农耕文化博物馆)

水车

宁肯在阴间做鬼,不愿在阳间车水。
脚板磨破心磨碎,奈何久旱天不雨。

(七)
围席

(注:围席:用来囤谷物的长篾席,图片文字来源于重庆巴渝农耕文化博物馆。)

围席

窄席子,三丈长,围成囤包齐屋梁。

丰年要当荒年过,一日三餐日子长。

附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