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超先生《正在消失的传统农具》

 唯我英才 2021-02-12

吴超先生

《正在消失的传统农具》(附49图)

作者 吴超 

转自微信公众号 六尺巷文化 

中国乡村地大物博,民风淳朴,传统的农耕文明遗迹及生活形态都是振兴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农耕文化越突出、越典型,越贴近城镇居民亲近大自然的“乡村梦”,乡村旅游也越有发展潜力。如水车灌溉、围河造田、山田岗坳、农舍、农家院、篱笆墙、土墙、土坯房、磨房、石臼、石磙、老油坊、农耕器具、灌溉器具、脱谷净谷器具、纺纱织布车等等。

农耕文化是一种带有很强的生态环境特点的地域文化,南方北方,各有差异;东部西部,各具特色。我们经常说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还有“岀门三五里各处有乡风”等等,都表明了农耕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也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见证。它兼具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进步两种不同要素和特征,彰显人和自然之间长期而深远的关联。

农耕文化源于乡土乡村,它与农村,农民和土地紧密相连,与平民百姓共生共存了几千年。农耕文化保持自己的特色,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延续传承,深深植根于乡村生活的土壤之中。现代机械化农耕器具,大部分是由旧农耕器的原理演变改进而来。

自农耕器具起源以来,农耕器具已经经历了几千年来漫长的变化,不断改进农耕器具延续至今。

01


犁,是农民种田的第一套工序,犁轭架牛颈,犁人一声吼,牛在前面拉,人在后面扶,犁田必须在田埂边留三犁宽,顺时针方向开犁,再逆时针方向把留下三犁宽翻犁过来,俗语称,绞埂。只见田土顺犁的右边依次翻倒,但高低不平。驾驭牛有专业语言,如撇之,是右转;牵之,是左转;哇之,是停止……

民间有《犁田歌》曰:“骚牯犁田几千年,翻耕山畈旱水田。播洒陈年谷种子,牛郎织女在凡间。”史料记载,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是我国政治经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诸侯之间激烈的争霸战争,对综合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极大的促进农具的改进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牛耕和铁质农具可谓是因运而生。

秦汉时期,官府专门设立了农具管理部门,召集一些能工巧匠,从事农具设计制造。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对犁没有任何改进,隋唐时代,随着国土面积扩大,耕地也大幅度增多,对犁作了重大改进。

唐朝诗人陆龟蒙有关犁的专著《耒耜经》描写细致:“犁,木而为之者曰犁底,曰压镵(柱),曰策额(套牛脖子),曰犁箭,曰犁辕,曰犁梢,曰犁评,曰犁键,曰犁槃。”就是说这犁有多种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和木制零件组装而成。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犁全长一丈二尺,犁镵长一尺四寸,宽六寸。犁壁长宽一尺(起翻土作用)。犁底长四尺,宽四寸(犁底和犁镵固定犁头)。犁辕长九尺,它和犁评起支配犁工作的作用。犁评是调节犁头上下,加压犁浅,放压犁深。有句土话“田犁深一寸,稻谷挑不动”,调节深浅的原理延续至今天机械犁铧。 

02


犁的发展进步不是个体单纯的演变,其它农耕器具也与之并进。农村生活过或从事过农业生产的人都知道,犁翻过来的土壤大块大块的,存留着很大空隙,这样田地不平,土壤不密实,不易存水,水分容易蒸发,播种也不易岀苗,所以犁翻过来的大块土壤先人工用锄头破损,放水浸泡,再用耙破碎耙平。

 

耙,长方形木框,框的前后横梁上有撇形弯的铁齿,弯形往后,起到划碎土块的作用,牛在前面拉也省力,人站在上面随着耕地平面高低而用力,这样能调整耕平整度。唐朝陆龟蒙《耒耜经》讲到:“耕而后耙,散块去草。”乡村流传一句古话“犁不到你耙也要耙到你”,可见耙的功效。

03

耢(力车、立滚)

 耢,它和耙相似,耙耢同制,耢和耙功效不同,耙是碎土,疏松土壤,耢是耘土,在播种前再作次细致工作,土壤密度高,水分流失少,种子播下去就能较好的发芽生长。耢工作时用牛拉,人站在耢上,交替用脚使劲踏着,正常是后耢压前半耢,直横两次,这样划破土块,压平耕田,土壤碎成泥状。


特别刚分田到户,找籽割的比较多,留下的稻桩比较长,犁田翻压还有部分稻桩留在土面上,因为耢有不规则的齿,这时需耢来把稻桩压到泥土中去,通过水浸泡促使稻桩腐烂,既方便耕种,也是有机肥料。

04


耖,是水田整平碎土和疏通泥田的农耕器具,高三尺,宽四尺,上有横柄,耖齿直形尖长,比较密,刬破地块功效好。南宋《耕织图》描述耖田:“脱袴(裤)下田中,盎奖著塍(田埂)尾。巡行遍畦畛(日间小路),扶耖均泥滓。迟玉春日斜,稍稍樵歌起。薄暮佩牛归,共浴前溪水。”细致描述了耖田的艰难过程,从脱裤下田到太阳西落,才把牛放轭收工,一起洗洗满身泥土和一身的疲惫。

我国劳动人民,能够在二千年前就创造发明了农耕器具,有了农耕器具提高了农民生产力,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农耕器具改进和技术传承有漫长的历史,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还有木匠能串犁,打耙,组耢,装耖,人称犁木匠,现在可没有人能干此活了。

05

水车

木制水车,它主要用于灌溉,抗旱。它的水槽中,有一长串木制叶片(杨柳树制),以脊椎状木榫连接(一节节似龙骨),又名龙骨车。绕车头与车尾两木齿转轮成环戽水。龙骨车又分脚踏水车和手摇水车。在南宋时期诗人范成大有“卧卧打鼓踏车声,丁男常在踏车头”的诗句。

龙骨车的构道和使用方法,王祯在《农书》里描述:车身用木板制成槽形,宽狭跟槽相称,长则比车身木板槽两端各短一尺,空尺位置安放大小较轴,行道板上面如下面环绕着通连的龙骨散叶,上端绕大轮轴,下端结小轮轴,各有回根拐木,大轮安装在岸上的两根木架中间,人身靠在架的横木上,脚踏拐木,大轮带小轮转动,水就被车上岸来。脚踏水车要配以脚手架,一般是两人或扶立架上(俗称二人头,四人头),用脚连连踩踏车头转轮齿上的木墩,车头转轮滚动,中间木齿轮牵动龙骨,节节叶片将水压入水槽并带上车头流出。脚踏水车多用于较平坦的盆地田块。

手摇水车(俗小水车)只在车头装上摇把,较小较轻,拆装简便,多用于小田块,水位高塘沟。水车简便实用,提水成本低,是人们创造性利用自然水力灌溉的一部杰作。不少地区分田到户时还在使用,有了水车,人们战胜了天灾,换来了好收成。现在大户承包,不使用水车了,水车丧失了它的有效作用,但是在许多公园及旅游景点我们还能常常看到它的身影。

06

连枷

连枷,是一种专门手工脱谷农具,在大集体年代的农村屡见不鲜。连枷,在汉朝就有,王祯《农书》说“连枷是击禾器,取木条门口,用生皮草编起来,长约三尺,宽约四寸”。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他的《四时田园杂兴》之中描写过连枷打稻的场景:“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明代瑞州太守邝璠也写诗描写连枷工作概况:“连枷拍拍稻铺场,打落将来风里扬,芒头秕壳齐扬去,粒粒琼珠著斗量。” “立夏三日连枷响,小满天天望麦黄。”

上个世界六七十年代,包产到户之前,每当三夏大忙时节,各个生产队的大麦场连枷翻飞,“啪啪”的打枷声,将小麦脱粒。连枷,是农村分产到户之前普遍使用的一种脱粒工具,分田到户后直至今日也有在使用。

连枷制作简单,连枷由连枷抦、连枷板,连枷根、连枷轴(俗称连枷鼻子)构成。连枷把长2m左右,是把一根老竹子破成条,把竹条中部的竹内骨削下,留下竹了表皮(竹青)。在竹条中间用火烤出竹油时育弯,长短有序,一根一根串入连枷根部。连枷板长0.8m、宽0.1m、厚2cm左右,质量在1kg左右。连枷板是用2m多长的竹子劈成条状,从正中间用火烧烤烓(弯)成,套在转轴上长度1m、宽度0.2m左右,再用葛藤或牛皮编织而成。联结连枷把和连枷板的檀树或铁轴即为转轴,用其将连枷板轴套在连枷把处,即成整连枷。连枷的制作,因地域和用途不同,连枷的尺度和制作材料也会稍有差异。

使用时,将连枷把上下甩动,使连枷板旋转,拍打敲击晒场上的农作物,使之脱粒,俗称打连枷。用连枷打麦(也有叫打场)大体分为“铺场、打场、翻场、收场、簸场”等环节。铺场就是把麦子均匀地铺在打麦场上,头对头、根对根,便于集中打麦头。铺场要厚薄均匀,太厚晒不透,打场时打不干净,太薄则会打坏麦粒。铺好后等待太阳晒干就准备打场。“五月连枷响,处处收割忙”。

进入农历五月,就是三夏大忙。“打连枷”可以一个人打,两个人对打或多人用“连枷阵”进行“排打”,从麦场的一角打开,一连枷挨一连枷地打过去,一直打到麦场的另一头,又复打转来。这样,打的干净,还可避免麦草里夹带麦粒。“排打”需要默契的配合,快了慢了都会打到对方。大集体的时候,几十副连枷同时打,连枷板子的挥动和落下整齐一致,此起彼伏,你上我下,你进我退,纵横移动,从空中跳跃的连枷,划出一道道亮丽的弧线,井然有序,浑然一体,形成一幅流动的画面。

打连枷时,双手握把,右手在前,所以如果有左撇子,则必须站在边上;双腿分立,右脚在前。一定要把连枷握紧,把连枷头转活,转的有节奏。否则不但打不转,而且还会打坏了连枷。生产队打麦时,人们通常是面对面站成两排,实行“穿花”式的交叉打击。连枷扬起时,仰头翘首;连枷落下时,身体俯冲。打一下扭动一下腰肢,打一下移动一下脚步,手力向前,脚步随甩左右移动,那距离就像尺子量过一样标准,连枷挥动之间显得轻巧而充满灵性,起、扬、甩、落等步骤都极有分寸。有句笑话“村妇打连枷,屁股一撅打一下,一半在前一半在后”。

连枷,扬起的是生活的风帆,正如农民编的顺口溜:“天上太阳正晒脸,个个额头下雨点,打麦场上打麦忙,人人欢庆丰收年。”

07

风车

风车也叫扇车,明朝人写《物原》说“舜始造扇”,就是说舜帝的时候就应用一种器具来扇动空气。北宋年代发明了风车,王安石《和农具十五首》有“因风吹糠籺,去粗而得精”的句子。

风车是强制流动空气从而分开谷粒和皮壳的工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最精致、最复杂的传统农具。由风箱、摇手、车斗、漏粮斗、出风口等部件组成,其基本构造是:顶部有个梯形的入料仓,下面有一个漏斗是出谷物的,侧面有一个小漏斗是瘪粒的,尾部是出谷壳的;木制的园形“大肚子”藏有一叶轮,有铁做的摇柄,手摇转动风叶以风扬谷物,转动速度快产生的风也大,反之亦然。

农民在扇农作物时,要两手紧密配合一致,右手要先摇动风车摇手,让风先扇出来,然后左手把搁条放下几档,让谷物从车斗底板开口处滚落下来。这时风即穿过纷纷漏下的谷物,把草屑杂碎从出风口飘出。饱满的谷粒比较重,则从漏斗口垂直滚下,落到接在漏斗口的箩筐里。解放后曾对风车作过改进,结构更完善,使用更加方便,目前农村还有在使用。

08

纺纱车,织布机

“远看梧桐树不高,近看梧桐似仙桃。”小时候,曾经听妈妈讲这个谜语,谜底就是棉花。棉花植株的外形酷似梧桐树,要矮得多,枝叶间挂着像桃子一样的棉桃。棉花植株长大以后,开花结子——棉桃;成熟以后,棉桃绽开,吐出雪白的棉花,像蓝天上的云朵。在自给自足的乡村,家家户户在自留地里种植棉花,还有叫小棉,小棉花打被子比较暖。但要真正变成布匹,期间经过纷繁复杂的工序,印象最深的是轧花、弹花、纺纱。

早前的轧籽机用人力,一只脚踏一根轴,一只手摇动一根轴,另一只手将棉花从两根轴之间“喂”进去,落下棉籽,吐出皮棉。后看到的轧籽机已经改用电动,加工者坐在后面,把棉花均匀地“饲”进去,发出“杠、杠、杠”的声音。轧好的皮棉,搓成棉条,用来纺纱。

当年,我看妈妈坐在纺车前,右手转动纺轮,带动纱锭子转动,左手捏着狗尾巴一样的棉筒接向纱锭子的线头。棉筒上的棉花随着线锭子的快速转动,自动加捻成纱,缠在纱锭上。左手顺势向后拉,纺出的纱越来越长。手不断由前向后,由后向前,纱丝丝缕缕绵延而出,一层层缠绕在线锭子上,越积越多,逐渐成为一柱。妈妈就这样循环往复地劳作,纺车不停地欢唱着,发出“嗡—嗡—嗡—”的声响,纱锭子不停地长大,直到体态丰满为止。家乡有一个谜语:“婆婆的家里有个白老鼠,不牵不大,牵牵会大”,谜底就是纺纱。

纺线车是用来把棉花纺织成棉线的一种简易的劳动工具。由纺线车纺织出来的线是老粗布的原始材料。老粗布,又名老土布,手织布,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世代延用的一种纯棉手工纺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淳朴的劳动人民用原始的纺车,织布机一梭一梭精心编织而成,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中国纺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吃来吃去白米饭,穿来穿去老布衣”,这句老古话证实了老布衣服的舒适度。

我同学刘大宝父亲刘保银就是机匠(织布匠),听同学讲过他父亲织布的过程。织布时,机匠坐在织布机前,手脚并用,右手投梭,穿过经线,交给左手,右手拉动筘子,撞打一次纬线,这时脚踩踏板一次。然后,左手把梭子穿过经线,交回右手,左手再拉动筘子,拍打一次纬线。那光溜溜的梭子在纱线之间不停地穿梭,那梭“肚”下拉出长长细细的纱线,如同精灵一样来回窜动,棉布逐渐变长,成为一匹,有白布,也有花布(染色),包括格子花和八卦花。

家乡也有个织布的谜语:“又像凉亭又像殿,观音娘娘坐后殿。撞子鲤鱼过横滩,十个喽啰两边拦”。织布匠坐在布机后面,像个观音娘娘;纬线从梭里透出来,像鲤鱼;织布匠的十个指头就是十个喽啰。那时候,纺纱织布大多是从秋末开始到春节之前。在寒冬腊月里,我经常在深夜里被“哐当哐当”的声音吵醒,那时妈妈正在熬夜纺纱。妈妈每天从早忙到晚,直至深夜。

没有电灯,只有油灯;没法取暖,只好挨冻;没有饭吃,只能挨饿……这“哐当哐当”的织布声正映射出农耕文明时代女人操持家务的艰辛。

09

镰刀


镰刀有砍柴镰、割禾镰,砍柴镰俗称斫柴镰,由铁镰头(俗称镰脑)与木把组成。镰头长约五寸、宽约一寸多,背部稍短厚,刃部稍长薄,左有斜尖,右有凸起的柄筒,套安长约一尺多的圆木把。主要用以砍柴。 

割禾镰外形相似但小于砍柴镰,单薄轻便。主要用以收割豆类、谷物等秋田作物,故称割禾镰。割禾镰也俗称为刃镰,镰刀是刀的大家庭里一种,镰刀的身材虽然小巧,但是常用的一种割具,有铁匠打的,有工厂成批生产的,都月亮弯的形状,不经久耐用,因为镰刀为齿口,磨不了,正常割一两季稻谷刀齿钝了就无法使用,但它却是刀中的“汉子”。镰刀,是用来采割的。例:割猪草,割麦秸,割水稻,割牛草等等。

小学时代学雷锋,争做无名英雄,偷偷把稻割完不要报酬,也无人知道,现在我手上还留下了英雄的伤疤。现在农村虽然不种田地,但镰刀是每家必备品,它用途广范,使用频率很高,没有特定操作流程。

10

铡刀

铡刀,是专业用具,铡草在农村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农活;我初中毕业回乡务农,生产队为了把稻草撒在田里腐烂作绿肥,稻草必须一刀一刀铡断,这样容易腐烂,在烂泥田里铡草,可铡几下就力不从心,腰酸背痛,对铡草的全过程,记忆犹新,所以想把这些事用拙笔记录下来。

铡草,必须具备铡草的工具铡刀。铡刀主要有两部分组成,有木制的刀床子,中间挖槽,长约1.2米左右,宽和高0.2米左右;凹进的两边处镶若干个铁牙子,以免刀刃吃木床的。铡刀是用上好的铸铁锻造的,刀片长度比刀床子长度稍短一些,宽度约0.2米左右,刀床子的一头和刀的前段用铁栓串在一起,形成一个活动的轴,刀的上端安装一个木头杷柄。

铡草一般有两人操作,一个人按铡刀,按铡刀者必须站着身弓着腰干活,且年轻力强,勇于吃苦者担任,必须掌握一手熟练的技巧,且被人们公认的种田好手才能胜任此项活计。喂草要蹲坐姿式,铡草的两个人必须配合默契,按铡者一按一抬,喂草者必须腿手合一,抬腿入草,一招一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否则,就会啃帮,还会伤人……一般情况下,喂草者为长者,什么时间磨刀,都由喂草者掌握。俗语说:寸草铡三刀,田里稻谷压弯了腰。铡草是项传统农活中的一种。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与其它农活相比较累些。

  11

镢(锄头)

镢分为条镢、蛮镢和锄镢三种,其形状大同小异,都是铁镢头安装木把柄, 镢的铁头分为锄脑、腰与刃三个部位。脑部弧弯成半圆,弧弯下有上弧下方的铆孔,用以安装木把;铆孔下为镢腰,腰稍长;最下端为镢刃,刃部稍宽点。镢把长约三尺余,安于镢铆内,再加木楔打紧。条镢的镢头身长约七八寸、宽约二寸、厚约二三分,把长约三尺余。条镢使用较轻便,多用以小型翻地、挖柴、刨根和掘土等。   

 

蛮镢(条锄),其形状与用途同于条镢,只是体形稍大些,较粗笨,故称蛮镢。蛮镢的使用量较大,强劳力使用得力顺手。锄镢,俗称耪镢(板锄),较条、蛮镢腰稍短,腰与刃较宽,镢的铆孔下两边有弧肩,略像锄,故称锄镢。主要用以除掉耕地边沿的杂草与耪砍柴火。此外还有小镢,体形同于且小于条镢,安短木把。其使用量很少,多为大人单手握把挖野小蒜和小孩使用。

 锄分为秋锄与麦锄两种,秋锄的部件有锄板、锄项与木把。锄板略为边长约五寸的方形铁板,上部厚稍窄,下部薄稍宽;上边的中部有凸出的小锄裤,用以套装锄项,铆裤下两侧为弧肩,板面的中上部向内稍鼓凸,便于溜去锄动的虚土,刃部稍宽。锄项为略似侧倒“?”式的弯曲铁条,前为下弯并稍内倾的小直榫,套装于锄板上部的小锄裤内,加小铁片打紧固定;项后有筒形铁裤,安装长约四尺的圆木把。   

月亮锄(俗称)略小于其它的锄,锄板的中上部有上弧形,因农作物的行距不同,上面窄柄筒方便漏去浮土,不致覆盖压坏作物;锄的板与锄脖相连结,安装长约四尺的圆木把。用以锄草。  

 对于农作物的间苗与锄草,属于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间苗要掌握好株距,行、株禾苗要错开位置,密度适中,便于通风。俗谚:“麦子个子低,株距要适密。”“玉米个子长,株距用尺量。”“豆子稀,豆间能卧鸡”。俗话说“锄下有三分水”,禾根围土,有利于发根壮苗。俗谚:“麦田无杂草,穗大颗粒饱。”“谷锄三,穗尺三。“棉花锄过三遍,花茧像个鸡蛋”。 

12

斧头

斧头分为老斧、小斧、镢斧与偏斧四种 。老斧:俗称颓斧,构件有铁斧头和圆木把两部分。斧头全长约五寸,有斧脑、斧铆与斧刃三个部位,斧脑为边长各约一寸的正方形,中部有长方或圆形的斧铆,下部为长约一寸多、稍弧弯的斧刃;斧把为长约1米的硬圆木,套装于斧铆内。老斧主要用以双手握把劈大柴与砍伐树木。   

小斧的体形与老斧完全相同,只是稍小较轻便,主要用以单手握把劈小柴。镢斧的用途同于老斧,只是斧铆相同于镢铆,故称镢斧。偏斧的形状基本同于小斧,只是斧的左侧为平面,单面磨刃,右重左轻,故称偏斧。主要为木匠用具,农家也有使用。

13

戽柜

去年在苗尖寨屋檐下看见了破旧的戽柜,我用手机将其拍了下来,现今村子里再也看不到这个'古董'了。这个东西是我们祖祖辈辈沿袭使用上千年的农具之一的戽柜。戽柜:也有人叫戽桶,是祖祖辈辈农民用它脱谷的工具。

据使料记载:“它长约176cm、宽约65cm、厚约3.5cm的柳木板做成的四方形、中间高约65cm,四角低约57cm,有底的敞口柜,戽底长135cm,宽132㎝、戽口长约176㎝,宽约171cm。每块木板的上端呈弧形(左右两边的正中有两个间距20㎝、直径4cm的孔,孔中穿根40cm长的粗绳索用于拖动)、四角略低,四角有八个把手方便任意方都可移动,四拐角用铁釟钉钉得很牢固。为在田间里拖动便利,戽柜底正中镶有并列相距约15cm,用结实木材做成的厚约7cm、高约8㎝、长约170㎝、呈弧形两头微翘的拖条,两头各超出柜底25cm。这两根拖条既是方便拖动又是戽柜竖立的橕脚。”

戽柜很是笨重,若要将其弄到田里,多是要两个人抬。我使用过它,总是两个人将其抬到田里。力气大的一个人也能扛,戽柜由于底部两根超出的橕脚,竖在地上呈前倾状,人背靠戽柜内底,两手叉开撑住戽柜上方两个拐角,待戽柜后端悬离地面时,人呈弓形前进,背的人多般只能看见脚前很窄的路面,扛戽柜的人只要盯着前面人的两只脚一直往前走就行。到达目的地只须慢慢将后端放低,待两根橕脚落地就能松肩了。两人抬就轻松多了。

戽柜弄到田里仰放好就能开始打稻。打稻的人双手从田里捋起稻把站在戽柜角上,将稻把竖起到右肩,再使劲往左边戽帮板上一摔,'轰'地一声,随即左手急速将稻把提起,被摔打下来的谷粒集中到戽角上。如此反复多次,直到稻把上谷粒被脱净,将草抛向一边,再去捋另一匍稻把。在烂泥田里打稻,戽柜最易陷入泥里,拖动非常吃力。 

田里打稻也有规矩,前方两人先将戽柜前面的稻把打掉,戽柜后面两个人负责将各自一边的稻把打光。待前面和左右两边稻把打净后,前两人右手将超出戽柜拐角的榫头拎动一下,右手拉住拖动把手,后面一左一右两个人,左手搭扶在戽柜沿口上,右手拽住戽柜后拐榫头,两脚呈马步,前倾着身子,四人合力前拽后推,戽柜呼地一哧溜,直抵稻匍边、四人再又接着打稻。待各戽拐谷粒堆满时,各自就选草将净谷拢堆到中间,直到中间堆成小山状就歇住,净谷出戽装进稻箩里。将打净谷子的稻草锁成一个个站在田里晾晒。待四担箩装满后就可回家吃中饭了。庄稼人惜爱农具,临走时还不忘将戽柜竖起,上面搭几个稻草防晒。但有些珍惜戽柜的必须用老桐油剧上几遍,防止腐烂损失。

14

石磨

在范岗双福农场看见石磨。这古老的石磨,此时显得是那样的亲切慈祥,如今它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静静地躺在这里,看护起曾经吃过它磨岀的米粉、豆腐而长大的人们,每次望见它,心里总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对于的石磨,心中总有一份特殊的情感。记得我家的石磨用青石凿制而成,比盆稍小,小巧玲珑,分上下两块,上块为公磨,下块为母磨。母磨上凿有均匀的凹凸小槽,公磨上一个小圆孔直抵母磨,磨沿上置放着一个小木柄。如今虽然岁月把我与石磨的距离越拉越远,悦耳的推拉石磨的声音早已在我耳边消失,但我至今也没忘记那悠悠的推石磨磨物声。

记得小时候,清晨一觉醒来,自己还睡在床上,就能听到石磨吱吱溜溜的声响,那是母亲在推磨磨粉,石磨吱吱溜溜的声响,就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每逢母亲磨米粉时,我就会被母亲赶得不能在边上,若打翻了簸箕,那就前功尽弃了,因此,也就说不上帮忙了。可再大些渐渐就懂事了些,有时也可以帮母亲把米或黄豆往磨眼里添了,当得到母亲的夸奖时,心里甭提有多快乐了。

逢年过节,还是谁家造屋、结婚、生孩子、做寿,红白喜事摆酒都要蒸蒸菜。那时因为家里有石磨,所以,隔壁邻居都要上我家来磨米粉、磨豆腐。“你家磨完了,就是我家磨啦!”大家都会自觉地坚守着“先来后到”这一传统习俗。

东家的大婶,西家的三姑,大家聚在一起,推着石磨,磨着粉,说着吉祥的话,祝福着别人,也祝福着自己,其乐融融,亲的就像一家人。

记得父亲曾跟我们说起过,以前因为没有电,晚上照明用的是“洋油”,特别是村民在粮食加工上是用碓舂米,用石磨磨粉。要是遇到秋天的枯水季节,村民为了舂米,经常是日夜不眠,为了争碓,偶尔也会发生纠纷。

在我们这里石磨有两品种型,一种是纯粹的石质石磨,这种石磨从头到脚,除了磨心和手把子磨架是木制的以外,其他全都是青石做成。另一种则是木制磨,这种磨的主体磨盘是青石做的,其他部分都由木料做成,有磨架子,磨推手,磨推手用绳子吊在屋脊上,磨架子下面放盛器,干粉用空簸箕,湿料用木盆。两种石磨各有特点,我独爱木制石磨,理由很简单,因为它推起来比较轻便。

石磨旁边,一个人瞅着磨盘往里添东西。另一个人则站在石磨正前方,双手握着把手,双脚一前一后让身体保持平衡。随着石磨吱吱溜溜的转起来,不一会儿,金黄的豆粒,伴着清水,在磨盘与磨盘吱吱摩擦的缝隙间,豆腐渣便顺着石磨沿,一圈儿,一圈儿地散落在磨槽里,乳白色的浆液在缓缓地流淌,流到木盆里,再被倒入锅中,后来便成了乡人梦寐以求的水豆腐。

傍晚的乡村,显得是那样的安静与祥和,除了几声鸡鸣狗吠,剩下的就是这溜溜转动的石磨。其实,推磨是一项体力活,一幅石磨的重量是一个壮小伙也不易搬动的。石磨在“咕隆,咕隆……”不停地转动,一圈又一圈,时间长了会让人累得直不起腰,脑袋被转懵。但乡人的脸上,似乎并没有任何倦意,因为他们始终相信,乳白乳白的豆浆,就是他们一天繁忙后的最好犒劳了。

那些年月的乡间,百姓的幸福,就这样被不停地转动了出来。

石磨,一份远逝的乡情,如今这石磨早已步入历史的烟尘了,但是还有作用,农家乐的小院搞很多用磨盘作为装饰。

15

脚踏石碓,小石臼

脚踏石碓是舂米用的器具,上方有架子,下两两边有底座,底座中间是脚踏杆,旁边放个拔料棍,人手不夠一边舂一边用拨料棍拨臼中的料,架子上套个绳子,料舂好了把碓往上套住,方便取料,脚蹭石碓是利用杠杆原理,用根长木杆,杠杆一头装上石制或木制的杵头,杵头上方下圆,人用脚踏上杠杆另一头,杵头就抬起来,当松开脚,杵头就借重力自动舂下去。下面石臼为圆锥形,安在土里,只把臼口露出地面。随着石碓一上一下的磕碰,稻谷,也便在石碓里脱了壳,蜕了皮,露出米粒儿即可。

小石臼是人们以各种石材制造的,用以砸、捣的生产工具。在农村,最为常见的小石臼就是用来研磨花椒、八角,干辣椒粉的石研臼。

16

木砻,土砻

前不久,忘了在哪里看见一台状如石磨的砻静静地待在角落,旧时淳朴的农家气息扑面而来。由于年代已久,有些地方已出现裂痕,还有被虫蛀后留下的小洞洞。木砻主体分为上座和下座,四周用竹条编制成圆形,一根长长的弯钩上吊着一盆米斗。

上座由坚硬木头半掏空而成,直径约55cm,中间横着一木条固定,稻谷可以直接往里倒;下座似一个圆盘,和上座几乎贴合。上下座之间贴合处均有着密密麻麻的细小木齿,当把弯钩钩住并推动砻盘时,里面的稻谷便开始被碾磨,而破碎的米糠和大米就从这些木齿中排出。

土砻外形和木砻一样,区别是木砻砻盘用木头制作的,土砻砻盘是用粘土制作的,使用效果一样。

木砻,土砻没记载,这种木砻,土砻在昔日的农家比较普遍,造型奇特,做工精致。当时这木砻,土砻可能不只是磨谷去壳,还可以磨豆成粉,但磨不了含水的食物。

虽然木砻,土砻早就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作为昔日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农具,总有收藏爱好者们收藏着它们,以一种民俗品或装饰品放于展厅、院落供大家欣赏。

17

推板、木锨

推板是打场的工具之一,木质结构,大小不等。一般是长约二尺、宽约六七寸、前厚约三分、后厚约一寸的一块长方形木板,在板面的中后部有浅槽,套装长约四尺左右的木把,套装处用铁钉钉固。使用时双手执把向前推行,用于谷物颗粒的散开、堆拢以及翻晒等等。

还有一种叫拖耙,也是打场的工具之一,也是一块长约二尺、宽约五六寸、厚约一寸的一块长方形木板,在木板上方中部开一孔,近似垂直插入一根四尺左右的木柄,使用时双手握柄,往回拖,其作用和推板几乎完全相同,只是使用时用力方向恰好相反。

木锨是打场时的扬场工具,木质结构,构件有锨板与木把两部分。锨板为长约一尺、宽约六七寸、厚约三分的长方木板,前端稍薄,后端稍厚,中部向下弧弯略呈凹形,后两角稍截锯成四个角,成为双角的肩。木把为长约四尺多的圆木,前端长约三寸为方形体,用两道钉钉于锨板面的后中部。 

解放前生产力低下,常用木锨铲拾粪土并扬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铁锨的普遍使用,木锨纯属扬场工具。扬场,是把碾打后堆全并混有尘土、壳皮、碎秸秆等杂物的稻麦等粮食,用木锨上扬空中,由稍大的自然风吹去杂物,粮食因颗粒较重则直垂下落,自然成堆。扬场是农活中三大技术活之一,要分别能以左右手为主力前握掀把上扬,上扬出去混有杂物的颗粒要顺掀板溜出成条形片状,均匀洒开,便于自然风吹去杂物。   

18

簸箕

簸箕是竹篾编织而成,是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的传统农具。簸箕的主体部分是一块直径约两米的圆形竹匾,竹匾底部由硬竹条交错编结的正六边形镂空骨架支撑承重,簸箕的边缘部分向上方卷起形成高约2寸的沿口。

簸箕的最重要的作用是用来曝晒,既可以晒干的如黄豆芝麻之类,也可以晒湿的如淀粉山粉等等。过去农家家家制酱,也要用上簸箕。制酱的第一步是将原材料如黄豆蚕豆小麦之类的慢火煮熟,然后摊放在簸箕里,上面盖上带叶的黄荆枝条,等着原料在里面慢慢的生长出曲霉菌,完成初步的发酵。

簸箕大小不一,还有一种跟簸箕一模一样,直径约一米,用来簸扬粮食中的杂物和瘪粒,当然也可以用来曝晒少量的粮食等,现在农村里也还有老人再用。

19

升、斗

斗为木质,用厚约三分的五块木板做壁与底,用锯勒成众多的小榫铆,套装成略似正方形的容体,斗口为边长各约七寸的正方形,相对的两边有一木提梁,斗底板为边长各约六寸多的正方形,四块壁板的中长各约八寸,立边向外弧糨,形成斗壁向外鼓腹,因此俗称窝板斗。还有侈口、敛底的倒梯形体的斗与正四方形体的斗,但均很少见到与使用。   

斗是容量器具。一斗为十升,一升为十合,十斗为一石。一斗粮食重约三十六市斤。   

升子仍为木质、侈口、敛底的倒梯形容体,没有提梁。合子形似升子,但很少见到与使用。   

20

杵子

杵子也简称杵子、石杵,由杵头、杵杆和手把三个部件榫铆套装而成的建筑工具。   

杵头是用坚硬、质重的青石制作而成的扁圆体,略似光面的小南瓜,上下径约五寸,左右径约七寸,侧与底弧圆光滑,上部弧稍平,中心有深约一寸多、径约一寸多的圆铆。杵杆为长约一尺七八、径约一寸多的直圆木棒,下头开劈如斜形铆口,榫安于杵头的石铆口中,上头榫安于手把的中部。手把为长约一尺、径约一寸多,两头稍细光的圆木棒,中间与杵杆呈丁字形榫铆安装。 

石杵由一人操作,稍弯腰双手左右握把,提起杵头离地表约一尺二三寸,用力下捶,一个点连续捶打两次,第一次定准位置稍用力,第二次用大力,倒退挪位遍打虚软的土层面,使之坚硬结实。 

  农村修建住宅,是用石杵夯打地基、土墙、土墼、帮畔与砖石窑背的土层等,也用以夯打耕地的塄畔与水冲窟窿等。   打土墙以中秋时间为宜,因秋季多雨,便于采取湿土;阳光较强,便于新土墙干固硬化;农活较闲,便于使用劳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民生活的提高,农村已经逐步用砖砌墙代替土打墙,既坚固耐用,又整齐美观。因此,石杵的使用量也在逐步减少。  

21

土墼模

土墼模为小木板制作的建筑加工器具,用以打土墼作为建筑的砌墙材料。   

用厚约五分、宽约二寸,长短不等的四块小木板作前后左右挡板,两侧挡稍长且相等,前端榫铆套装于前挡的左右两端,稍能活动;两侧挡后部内侧各有一直立的浅槽,槽内套夹后挡板;再用一稍长大点的凹形方或圆木条套夹于两侧挡的后头。 

使用操作:土墼的原料是泥土,制作土墼前先将泥土反复揣打,或者用脚来回踩踏,增加泥土之间的粘结度,俗称“槽泥”。然后将土墼模子置于平坦的地面,将泥巴填到土墼模子之内,用手揣打紧密,抹平表面,然后拎起模子两边的圆木条,土墼模子就和土墼脱开了,所以制作土墼叫“脱土墼”。

脱好的土墼在阳光下曝晒两天,表面变硬之后,要及时将土墼从翻起,侧立于地面之上,以利于通风使之尽快干透。翻土墼时一般要带一把瓦刀,顺手将不规则的地方铲除修整。

晒干后的土墼就要及时堆叠成垛,堆放时稍留空隙、横竖稍斜排,上下交错堆垒成墙,遮盖保护,以备建筑时砌墙使用。

脱土墼最怕的是遇到雨天,有时候白天制成土墼,晚上一场雨,所有的劳作就全部泡汤了。

22

钉耙、钉抓

钉耙是木制柄,一端有铁齿、旧时也有木齿或竹齿,用来挖地、松土或平整土地等。有四齿耙、三齿耙、二齿耙之分。在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猪八戒还拿钉耙作为兵器,二师兄的钉耙是九个齿的,我们凡人恐怕用不了。

钉抓又叫抓子,有的地方叫两齿锄。抓子和钉耙的主要区别不在于齿的根数,而在于钉齿的长度(见下图)。钉抓两根齿,用于挖地,深翻土层,特别山区挖山地,为了减小水土流失,挖地者屁股朝上,从低处往高处挖,这样能把挖松了的土往上带,保住了因雨水冲刷而流失的土壤。

23

粪箕

竹制而成,主要用来装盛物品、担载物品等。可大可小,随人而定,两个粪箕用一根扁担横着即可挑在肩上,是传统农家不可缺少之工具,至今仍在使用。  

24

打谷机

脱粒机的一种,稻谷种植农户必备的农具之一,用途是把成熟了的稻谷与稻草分离。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人力(脚踏)滚动上面装满了铁齿的轴轮使其高速运转,使谷粒从稻穗上脱落。也有电力带动的脱粒机,工作效率比人力当然高出了许多倍。

25

笆斗

装盛用具,用篾条、柳条或藤条编制而成,做工精细,其用处很多,有一点类似量筒,尤其是使用风车清选粮食时,用插箕装上稻谷或稻米倒入风车漏斗口中。至今仍在使用,淘宝上还可以买到。在方言里,笆斗还常用来形容让人“头大”(形容事情为难或令人讨厌、害怕)的事情,所谓的“头大之像笆斗一样的”。 

 

26

稻箩(谷箩)

用竹子或柳条等编成的器具,或圆或方,或方底圆口,用来盛粮食、蔬菜等,或用来淘米、洗菜等。制作精细,形状多以圆底方口的为主,为传统农家必备的农具之一。

27

米筛糠筛

篾条编制而成,圆形,四周有沿口,有许多细密的小孔,其用处也是清选粮食,通过来回摇动,把细碎的颗粒、粉末从小孔里漏下去,粗的留在上面,如筛米筛面等。能够留在筛子上面的,都是粗大的颗粒。

现在也有用铁丝编成的筛子。

28

谷斗

木制而成,圆底鼓形,上下两端用铁条箍牢,上方敞口,用来装盛粮食,也用来量粮食,有“斗”的用途。

29

谷仓

储藏粮食用的仓库。过去农家的谷仓大多是砖石木砌成的,有门,上书“五谷丰登”之类词语并贴红纸神符,以示吉祥和表达美好的祈愿。仓在旧时代的地位非常重要,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毛爷爷也强调“要颗粒归仓”,都是重视粮食的地位。现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粮食储藏的任务主要由国家粮仓来完成了,农家不再需要储存太多的粮食,农家粮仓也与时俱进,现在农家见到的多是一种小巧的可移动的铁皮粮仓,这种粮仓对付老鼠当然是更为有效了。 

 

30

蓑衣斗笠

蓑衣有棕蓑衣和竹叶蓑衣两种,都是缝制的。棕蓑衣用棕毛缝制,结实耐用,价格贵,被雨淋后稍重,穷一些的人用不起。竹叶蓑衣轻便,便宜,但不耐用。现在已基本没有人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轻便的雨衣,但是古诗词中描写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也随之消失了。

蓑衣和斗笠,一穿一戴,是农耕时代农民雨天外出劳作的标配。斗笠用竹篾编成,夹以宽大的箬竹叶,用以遮阳挡雨。笠麻分尖头笠和圆头笠两种,按直径尺寸大小和各地风俗流行可分为大埔笠、同古笠,九都笠、尖笃笠等,现在的农村市场还有卖,草帽、雨衣、雨伞这些新潮时尚的产品多起来后,斗笠就少了很多了,只剩下农村上了年纪真正的劳动者在用。淘宝上还卖一些体型轻巧编制精美的斗笠,其观赏性和装饰性已远远超越了实用性,难以算作是传统意义上的斗笠了。

 

31

鱼笼蟹篓

鱼篓是捕鱼或钓鱼的装鱼器具,又称鱼笼,形状有如人体上身之胸肩部份,底為平底,呈长方形,可平置於地面上,中间较宽,肩部向上斜至口部,口呈圆形,有一倒刺状的盖子,以避免渔获入笼后从入口处跳出,颈部可绑上绳子,作为系在腰间之用。

鱼笼大都使用桂竹作竹篾,以十字编法,笼与笼之间有透空,以便捕鱼人在水中工作时,无论是将其浸入水中,或是拎出水面时得以减少阻力、轻松提放。

32

草鞋机

草鞋机,是用来编织草鞋的;“耙子”,带钩的一端挎在板凳的一头,人对着耙子骑坐在板凳上,腰里栓一根绳子,把编织草鞋的樉(shǎng)子(用棕丝、麻或牛焖藤搓的细绳)一头系在腰间的绳子上,另一端挎在两根带齿的木桩上端,随着草鞋的宽度变化,(草鞋的前后窄,中间部分宽)挎在两根带齿木桩的樉子就随之移动。 现在草鞋机基本上没了,时代在前进,这工具也淘汰了,可成文物了。

草鞋是上山砍柴的标配之一,过去也常用穿草鞋来代指种田的命,小时候上学,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将来是穿草鞋,还是穿皮鞋,就看你今天努力不努力了。”谁曾想,短短的几十年,草鞋就已经成了淘宝上的工艺品了,我们真应该庆幸生在了这个伟大的时代。

33

喷雾器

喷雾器种类很多,人力喷雾器由一个盛装药液桶,一个打气筒和连杆,喷头组成,打气筒是把空气打进盛液筒内,增加气压,通过不断加压,把药液压进连杆,通过喷头喷岀来,喷头是喷雾器最重的部分,由喷片,涡漩片,涡漩室,过滤片组成,再经过喷孔的作用把药水撞成雾点喷出来,涡漩片离喷片近雾点小,喷射面积大,离的远则相反。

34

移苗器

移苗器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传统农具,而是因科学种田才创造的新型小农具,种植棉花需要做营养钵或移栽棉苗,用脚踩下去,土成型不散,棉苗根部不受伤易成活。

35

粪桶

粪桶木制而成,上面大底略小,方便倒水,有两个对称耳子,用竹子育的粪桶夹,夹在耳子上,便于担挑,在农业生产中,主要用途担肥料,担水浇灌。 

36

 筢子

筢子虽小,在过去却是居家必备的农具。多齿,竹条编制,现在也有铁丝齿,主要用途筢柴,在稻床上也常用筢子筢除谷物中的杂物。

37

刮爬

刮爬主要用于稻田除草。过去种田没有除草剂,水稻田里杂草刚刚长出来时,用刮爬在秧苗行里来回推拉。刮爬刮爬,顾名思义,在田里边爬边刮,将杂草连根翻起,让它不能长大。

刮爬分短柄和长柄两种,短柄刮爬用于庄稼禾苗低时用,蹬在地里干活累。长柄刮爬用于庄稼禾苗高时用,防止禾苗刺伤眼睛,直腰干活轻松些,凉快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