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郧阳文学】蓝云军:已经消失的农具和农活儿

 刘沟村图书馆 2023-05-10 发布于河南




现在流行一个新词叫“迭代”,说的是事物发展得快。明明是刚刚从农村到城市落脚,一眨眼就把农村的好多事情丢下了,直到有一天喝醉了酒,睡不着觉,就把此前三四十年的事情翻来覆去的捋了一遍,猛然感觉不知“迭代”到哪一代了,快到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些曾经在老家经历的多么亲切多么熟悉的事物都要忘记了。

图片

先说打草鞋吧。从自己能独立进山砍柴的时候开始,就是自己打草鞋。打草鞋要用到的工具有草鞋耙子、草鞋腰弓子,草鞋耙子上沿有七个木齿子,中间最高,两边依次矮一些,正中间凿了一个四方的孔,按一个木勾,可以挂在长板凳上。草鞋腰弓子是一个辅助工具,系在腰上,搓好了打草鞋的绳子叫“綎绳”,根据草鞋大小定长短,一般都是中间粗两头细,长有一庹(双臂伸开的距离),“綎绳”量好了,把两头合在一起,把细的那一头系在腰弓子上,回头的那一端挂在草鞋耙子上,这就开始打草鞋了。先编草鞋鼻子,再把两股绳子变成四股,编一个三道桥,然后才开始草鞋的正身。算一算有四十年没有打过草鞋了,老家的草鞋耙子和草鞋腰弓子也都进灶膛了,而我打草鞋的手艺也快忘完了。

图片

再说牛耕地。以前有句老俗话说:三亩薄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好像这就是人生理想。有牛有地,用牛耕地,最吃香的还是使牛匠,光有这些还不行,还得有犁耙绳索。可惜现在到农村难得见到一张犁,犁到哪里去了,偶尔在农家乐的墙上可以见到。

小时候一到春耕时节,生产队最先开始忙的农活,就是叫木匠收拾犁耙,以备春耕大忙时使用。这犁耙上的零件可不少,有犁弓、犁拐、犁键、犁底、犁头,挂钩环的叫旺橛;耙上有耙枋、耙齿、耙钩;还有绳索,套在牛脖子上的叫索头(也叫櫊头),索头连着牛泡绳再连着牛泡杆,泡杆挂在钩环上……再叙述下去,现在的年轻人都要糊涂了,他们哪里看见这些玩意儿,还会愣愣的问道使牛耕地有这么麻烦吗。告诉你,真正的技术还没有开始。单是套牛就很有讲究的,挡墒(拉的比较重)的牛走在犁沟里,从哪里开始下犁,哪里开始分行子,使牛匠一看就知道。我还没有牛胯子高就开始放牛,也学着使牛,但是手艺还没有学精就离开了。

往年,一到农忙季节,到处都是使牛匠的吆喝声,一个好的使牛匠一天能犁三亩地,放到今天,恐怕连饭都没有人管。为什么,现在一台小型旋耕机一天要耕十几亩地,还不要人割草喂牛,于是使牛匠纷纷下岗改行了,耕牛也都变成了菜牛。

图片

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盘石磨,即便是有了面粉机、粉碎机、脱米机,用石磨终归的不需要出钱的,有牛的时候用拉磨杠,这个活儿叫“推磨”,没有牛的时候就用人推,又叫“抱磨杠”。我小时候经常干抱磨杠的活儿,连天晌午饿的站不稳,看到马上就有的吃了,再饿也要抱起磨杠跑起来。有磨还要有一门手艺,那就是石匠,石磨用久了,磨齿就钝了,这个时候必须请石匠来,石匠有自己的一套工具,有锻磨锤、钢錾等,据说有的东家对石匠招待不周,石匠就会使巧价,结果磨子转就是不下粮食。有了这个说法,哪家请了石匠都是好吃好喝的招待。我有一个表叔叫何存范,虽然的地主成分,到他这一辈却家道中落,就是因为有一门石匠手艺,到老也没有吃多少苦。

现在到农村看看,哪里还有石磨?哪里还有石匠?石磨都被收走了,砌在农家乐的院墙里做了装饰。

再说说挤蓑衣、打连枷。农闲季节不是搓绳子就是挤蓑衣,保不齐哪天下雨干活要用上。春天插红薯经常会下雨,有时候等着下雨了才去剪了秧子上坡插,没有蓑衣是不行的,所以各家各户像打草鞋一样,这是一个必备的手艺。一般选用上好的龙须草挤,这个手艺我没有学会。但是打连枷我是学会了,这可是个又脏又累的活儿,越是中午最热的时候,连枷越是要打的欢实,为什么,因为庄稼晒焦了,这个时候打,很容易打碎,豆荚、油菜、麦子都是这样的。都打好了还有一道工序,那便是扬场。现在的娃子不知道扬长为何物,就是等到起风了,用一个木掀,把和糠混在一起的粮食,铲起来高高扬起,粮食重一些就近落下来,糠被风吹到远处。

怀旧是人的普遍情感,但是时代进步了,我们已经回不到过去了。现在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了,传统的手艺和工具都要消失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怀旧的人很失落和伤感,说什么没有乡土气息了,没有乡愁了等等,怀念以前的日子没有什么,希望能有一家“农具农活博物馆”,把过去农村的那些农具收藏起来,农活以影像的方式予以呈现,好让一落地就在蜜糖罐里生长的后辈子孙们,知道以前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也满足我们对过去的追思怀念

图片

图片

蓝云军,五峰乡西峰村人,郧阳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先后有100多篇首诗歌、散文在各级报刊发表;参与了《山高路远》、《世纪之恋》、《世纪回眸》、《水之梦》、《秦巴突围》、《珍爱生命》、《浴水重生》等著作的编创工作;主持编辑文艺期刊《汉江潮》十年,发表外地和我县作者各类文艺作品400余万字。

图片

图片


用深情的文字,
热爱这片蓬勃的土地。
用文学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
郧阳作协微信家园是作品展示的舞台
文学交流的平台
谢谢您的关注支持,
温暖相伴。

编审|李小奔
编辑|李冬梅 
图片|网络
主办|郧阳区作家协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