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念独善,一念兼济》——神圣的俯就(中)

 苇杭工作室 2022-01-05






(接上篇)

相比佛陀身世谱系清晰,传记故事明朗,菩萨则显得扑朔迷离,谜团多多,更耐人寻味。追根溯源得先看看他是如何诞生的。

小乘佛教重在个人修行,最高只能达到罗汉果。而大乘佛教则以普度众生为主,认为人人可修成菩萨,这给了世俗信众极大的鼓舞。在信仰的力量下,公元一世纪前后,菩萨像被大量创造出来。从遗留至今的佛教遗迹和文物来看,菩萨像的数量甚至超过了佛像。在跨越了从“无相亦无像”到“托形象以传真”的转化之后,菩萨像的雕刻给了工匠们无尽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菩萨在梵文里是菩提萨埵bodhi-sattva,菩提萨埵的意思就是觉有情,觉悟有情,菩萨是未来的佛陀,他能够使众生觉悟,那么菩萨实际上就是介于人与神之间。他能成佛,但他选择了留下来,继续教化开化度化众生。

菩萨作为候补的佛,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他不是有着独立人格的存在,而通常被认为是佛的化身。佛陀呢基本上是一个供人膜拜的人格化的神,菩萨则扮演着一个救世主的角色(分别类似于基督教中的耶和华与耶稣?)。而菩萨又经历了三次嬗变:佛变菩萨——菩萨变人——男身变女身。

《大乘义章》卷十九曰:“众生机感,义如呼唤,如来示化,事同响应,故名为应”。意思是说佛在其“法身”之外还拥有如恒河沙般众多的“变化身”,完全是为了俯就众生的需求,大乘佛教提出“报身”、“应身”之说,一个“应”字,将这种源自悲悯之感的俯就特质表达得淋漓尽致。

作为佛教观中的世界本体,佛本身已经完全自足,他不需要通过“普度众生”来实现自身价值。小乘的“度己”转向大乘的“度人”,“无相”转为“有像”,“托形象以传真”,都是为了俯就根器不一的众生,让不懂经书教义缺乏慧根的人通过观摩佛像菩萨像来确信其存在,进而体会其慈悲和安详,有图有真相。保罗·韦斯、冯·沃格特在《宗教与艺术》中道及:“即使是它最终升华为纯粹的、自由的精神,它也仍然是从感性之火中升华而来的。而且激发感情需要某些可感、可触、可见的事物。精神化是伟大的理想的目标,而形体化是必要的手段”。

有形有像的确为佛教圈粉无数,并诞生出辉煌的佛教美术,将精英和大众一并收伏。当小船改造为航空母舰,当然可以方便大家搭载这艘巨轮方舟,运送众多没有游泳能力的人,穿越洪荒,抵达彼岸。——由此是否也可看出有与无的高下之别?

有形带来的负面后果,很少有人谈论,当信众认为佛陀是一个具体的人,认为有一个具体的天堂存在时,会是什么情形?我从一本小说中跟基督教有关的内容里无意中窥见端倪!小说《遥远的救世主》里一段情节。信教村民拉人中龙凤的男主丁元英入教时说:兄弟,你信不信有天堂?到时候俺们都上天堂了,就你没去,你心里啥滋味?丁元英答:如果是骆驼穿针的天堂,我敬仰你们,因为我做不到!——我为丁元英点赞。是的,天堂压根不是一个实体存在,它存在于每一个觉悟的人心中;神也不是用来膜拜仰望的实体存在,了妄唯真即是神。

(待续)


  撰稿  |    

  撰稿  |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