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4个肺癌患者,就有1个抑郁!及时调整,治病先治心!

 肺腾助手_ 2022-01-05

肿瘤患者与其家属属于抑郁等不良情绪问题的高发人群,各类肿瘤患者伴抑郁障碍的平均发病率为 24%。据统计,肺癌住院患者抑郁的发生率更是高达48%1,情况并不乐观。

然而,抑郁情绪被诊断为抑郁症完全是两码事儿。抑郁情绪难以避免,毕竟身患重病,自己和家属的情绪一时之间真的很难调节,而被诊断为抑郁症则是走向身心皆病的痛苦开端。

好在,从抑郁情绪到确诊抑郁症这中间有一个“酝酿”的过程,及时踩下“刹车”,对患者和家属彼此,对疾病治疗和康复都有好处。那究竟该如何踩下这个“刹车”呢?咱们以结果为导向,往回倒推,也就是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出发,找到改善调节的抓手,然后在生活中逐一攻破。

抑郁的感觉跟溺水很像,需要及时获得救助

01

诊断第一步:关注这三大核心症状

如果是因抑郁而到医院问诊,医生最先关注的是患者是否出现抑郁症的三大核心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行为活动上的减退

01
情绪低落

再高兴的事儿也与我无关,怎么都快乐不起来,平时还会莫名其妙的哭出来。

02
思维迟缓

与他人对话时,心不在焉、无法集中、思维不畅、联想困难,即使已经在努力思考了却还是毫无头绪,看上去也是目光呆滞。

03
行为活动上的减退

不爱出门不爱动,慵懒的状态一直持续,即便什么都没做但还是感觉全身没有力气。

02

诊断第二步:是否存在抑郁症的附加状态

即使抑郁症的三大核心症状全占,也别那么早就下结论,还要看下面这些附加状态:

  • 睡眠障碍。以早醒居多,常在凌晨醒来,再无困意,但又不想起床,此外也可表现为失眠、睡眠过多;

  • 食欲下降。对饭菜的色香味完全提不起兴趣,甚至长时间不吃饭也不会有饥饿的感觉,同时还会伴随体重减轻;

  • 对自我评价过低。会有自责、内疚等情绪的反复出现。

以上附加症状越多,说明抑郁症可能越严重,但这还没完。

03

诊断第三步:病程标准——抑郁情绪持续了多久

以上这些核心症状、附加症状至少要持续半个月以上,而且是每天都有,几乎是整个人都陷进去、爬不出来的一种状态

04

诊断第四步: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这点是看抑郁情绪是否已经对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如果影响不大,那么也不能被诊断为抑郁症。

05

诊断第五步:排除标准——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

像脑炎、癌细胞脑转移、脑外伤等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症状,这主要是与某些器质性疾病存在一定关联,并不能算抑郁症。

结语

经过以上这五步评估,医生才会确诊或排除患有抑郁症。

日常生活里,我们可以找准自己的问题点,加以改善。比如针对不爱动、没食欲等,可以在家人的带动下,在每天阳光充足的时段出门散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与家人聊天,或者是收听小品、相声等戏剧节目的音频,再或是听一些轻快的音乐来带动情绪,在运动的同时出出汗、消消食,然后用自己当时最想吃的食物来犒劳自己,进而达到改善心境的作用。此外,也可以求助专业人士的帮助,毕竟越早行动起来,“治疗”的效果也就越好。

抑郁症的帽子没那么轻易就能扣上,在此之前,我们有很多机会远离这个情绪“黑洞”。

入群

缓解抑郁及焦虑情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外倾诉,对疾病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知。肺腾病友社群就是这样一个可供交流的地方。群内都是肺癌患者/家属及肺腾的医药顾问,对你提出的问题不仅能感同身受,还能分享过来人的经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