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史:南诏叛乱的始末

 炫叶楓雪 2022-01-05

前言

阵阵马蹄声响起,硝烟直冲云霄,在火光的交织中都是妇女儿童无助的呐喊以及刀剑的拼杀的声音。战争让人讨厌,却不得不用战争拓展疆土;战争让家庭破碎,却不得不用战争包围家园。

起因

唐懿宗即位:公元859年,唐懿宗凭借宦官的帮助成功地登上皇位。

▲唐懿宗李漼剧照(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

结果

成都之战:公元869年,不死心的南诏国又一次向唐朝西川发动战争。

▲西川

始末

1. 新国主的战争

公元859年,唐懿宗即位,而同时期的南诏国也是刚刚换了新的国主。唐朝前期强大,所以很多周边小国都会归顺唐朝,而唐朝君主离世,按照规矩小国都会对唐朝去世的君主表达哀思。

所以唐懿宗上位以后,按照惯例也是要派遣使者前去南诏国,接受现任南诏国的国王世隆所表达的哀思

但是不同的是,世隆作为新上任的国王可并不想遵循旧历,自己的父亲离世,唐朝都没有做出什么表达,凭什么让他对唐朝离世的君主表达哀思。

▲南诏国王剧照

再加上附属唐朝的国家新君主即位的时候都会由唐朝君主颁布即位诏书的,代表同意即位,但是世隆即位以后唐朝也没有什么诏书颁布

所以如此种种让世隆决定不在归顺唐朝,而且唐朝经过多次战乱,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逐渐衰落了,但是南诏国却愈发强大,所以野心也油然而生世隆决定应该起兵抢夺唐朝的领土,还能增大自己国家的领土。

▲南诏国

2. 南诏叛乱

在世隆有反叛的心思之后,对于唐朝的使者自然也是不会多么礼貌,等使者返回长安之后,就把自己在南诏国的遭遇都说了一遍。

唐懿宗听后觉得这是南诏国对唐朝无礼在前,而且南诏国的新任国主世隆名字中既冲撞了李世民,也冲撞了李隆基,所以在加拒绝为世隆颁布诏书之后有也断绝了与南诏国的朝贡关系

结果大唐是舒服了,但是南诏国却因此发生叛乱,其实南诏国早有野心想要入侵唐朝,只不过这次就是一个借口而已。

南诏国蓄谋已久的叛乱发生了,世隆甚至称帝,并且国号为大理。南诏国的目标就是和大唐接壤的西南地区,于是就从西南地区率先发动了战争

▲安南都护府

南诏国来势凶猛,在入侵唐朝的时候,还有当地的土著当指导,所以世隆这次的入侵十分顺利。他从南诏国一直打到安南都护府不久之后也侵占了交趾地区。当时的安南都护府因为抵抗不住,只能带兵逃亡武州。

而唐朝近两百年打拼下来的基业几乎毁于一旦。不过这个时候的唐懿宗也听说南诏国入侵的事情,于是急忙派人支援。

虽然大唐晚期已经逐渐衰落,而且领土也在大片的消失,但是大唐毕竟是大国,不是随便一个后起之秀就能欺负的,所以大唐准备反击,并且在当地的士兵帮助下,大唐又重新夺回交趾

▲交趾

3. 平定叛乱

这一次虽然胜利,但是南诏国并不甘心,他们开始转移目标,从西南地区转移到云贵高原地区,决定从这里入侵岭南,不仅如此,巴蜀地区也难逃南诏国的魔爪。

而且南诏国入侵大唐以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大肆屠城。而且南诏国入侵时间长久,随后的两年中,南诏国没有一次放弃入侵,他们的目标自始至终都是大唐的疆土。

勘察地形后,世隆决定从安南地区发动进攻,但是幸亏唐懿宗派遣了湖南观察使蔡袭,他提前了解军事动向,于是早早的在安南地区安排了三万人马

▲南诏国和大唐

南诏国见大唐早有准备,于是不得已退兵。不过世隆并不甘心,他想要整合军队,方便抵抗大唐,所以在休憩没多久,南诏国又一次入侵。

本来大唐能够抵挡住南诏国的步伐,但是唐懿宗却相信了奸臣蔡京的话,撤回了驻扎在安南地区的援军

结果导致安南地区孤立无援,没有人帮助,等到南诏国入侵的时候,实力根本配不上,所以蔡袭即便在如何勇猛杀敌,还是被南诏国困在安南地区

数月之后,蔡袭身边的人寥寥无几,只剩一千多人,最后城池沦陷,导致蔡袭全家被杀而成功入侵的南诏国当天就开始屠城,不放过城中的任何人。

唐懿宗为了夺回安南,决定派遣高骈出战,高骈可是大唐的猛将,南诏国的士兵都听说过他的威名,而高骈的到来也逆转了安南的局势,成功夺回安南和交趾地区,斩杀南诏国人有三万之多。

▲唐代南诏地区图(绿色界限)

小结

唐朝惹怒南诏国以后,南诏国把目标放在西川,为此在西川进行长时期的屠杀抢掠。

【参考资料】

1.《新唐书》

2.《旧唐书》

3.《资治通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