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93年,太皇太后高滔滔病重,对众臣道:“我辅政多年从未利用权利照顾过娘家人”。众臣皆赞扬高滔滔私...

 思明居士 2022-01-05
1093年,太皇太后高滔滔病重,对众臣道:“我辅政多年从未利用权利照顾过娘家人”。众臣皆赞扬高滔滔私德无亏时,一旁的宋哲宗却无动于衷。对被她长期架空权利,被朝臣忽视的宋哲宗来说,这根本就不重要。
 
其实,高滔滔病重之时,已经感受到了宋哲宗对自己的极度不满。仿佛她已经清楚地知道宋哲宗亲政后,可能采取的举动。果然,高滔滔病逝后,宋哲宗开始了反扑式的亲政。
 
宋朝似乎是一个“阴气”较重的朝代,在两宋300多年的历史上,经历了18位皇帝,后妃参与政治的频率,在历个朝代中属于比较多的。
 
其中最有名的两位当属宋真宗皇后刘娥和宋英宗皇后高滔滔。相比刘娥,高滔滔可以说是赢在起跑线上的女人。她出身显赫,高氏一族和她的母族曹氏都是当朝的名门望族。
 
除此之外,高滔滔后来能顺利当上皇后,还得益于她有个做皇后的姨妈,即宋仁宗皇后曹氏。高滔滔自幼被曹皇后养在皇宫,与宋仁宗嗣子赵曙青梅竹马,一起长大。
 
宋仁宗见二人同岁,就和曹皇后为他们定下了婚约,后来还亲自为二人主婚,当时还留下了“天子娶媳,皇后嫁女”的美谈。
 
1063年,赵曙继位为宋英宗,高滔滔被立为皇后。高滔滔为宋英宗生下了四子四女,这是宋英宗全部的孩子,可以看出这对少年夫妻的感情之深。
 
宋英宗在位不到4年就病逝了,他和高滔滔的长子赵顼继位,即宋神宗。此时36岁的高滔滔成为了皇太后。20岁的宋神宗继位后,就大胆启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历朝变法,势必会损害保守派的利益,这次也不例外。朝中的士大夫因立场问题开始了分裂,给变法造成重重阻力。其中,以太皇太后曹氏,皇太后高滔滔,皇后向氏为核心的后族向宋神宗施压,反对变法。
 
宋神宗因压力巨大,一度向王安石诉苦。王安石表示,后宫异议,势必是曹氏和向氏两大外戚家族阻扰变法的一种手段。可此时王安石却没提到高氏一族。很显然,虽然高滔滔反对变法,但她的家族并没有参与进来。这也是她在私德方面获得好评的原因之一。
 
1085年,38岁的宋神宗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他九岁的儿子赵煦继位,即宋哲宗。此时54岁的高滔滔以太皇太后的名义垂帘听政,正式开始她的政治生涯。
 
在高滔滔摄政之前,宋朝第一个摄政的太后是刘娥。可刘娥早在宋真宗病重的两三年间,已经深度参与政治,因此在真宗病逝,仁宗继位后,刘娥有着足够的政治经验主持朝堂。
 
可此时的高滔滔却毫无政治经验,无论是英宗朝还是神宗朝,她从未参与过政治。唯一一次参与政治就是跟着姨妈太皇太后曹氏反对王安石变法。
 
为了快速统领朝纲,建立个人权威,她选择了在人和事之间寻求支持。高滔滔选中的人是当时丈夫宋英宗时期的重臣司马光,同为变法的反对派。
 
或许司马光也没有想到,当初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迫在洛阳隐居著书15年后,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能再次入朝拜相,并成功反扑新法,得偿所愿。
 
政治斗争的本质就是人事安排,那一派占据了朝廷职权的优势,那清除异己就是迟早的事。。司马光向高滔滔推荐了苏辙,朱光庭等保守派官员,还将宋神宗时期很多反对新法被贬的官员重新安排到了朝廷的各级部门。
 
保守派很快就向变法派发起了猛烈进攻,变法派官员接连被贬出京,不到一年,新法各项措施的成果全部被废,国家制度一朝之间回到了18年前,宋神宗继位之时的样子。
 
在朝廷激烈的权利斗争中,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的存在-宋哲宗赵煦,这位大宋名义上的统治者。高滔滔摄政九年,宋哲宗也从一个9岁的孩童成长为一个19岁的成年人。
 
可军国大事仍是把控在高滔滔和几位忠臣手中,宋哲宗始终没有发言权。宋哲宗始终被当做一个小孩子经常被告知,国家大事要听从太皇天后高滔滔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宋哲宗心中怨恨也与日俱增。
 
有一次,朝臣奏事,高滔滔问宋哲宗:“你身为皇帝,怎能一直沉默,没有自己的观点呢?”宋哲宗也不加掩饰回复道:“您已经处理了,还要我说什么?”
 
高滔滔心中一惊,这才知道,在年轻皇帝的心中已经对自己埋下了怨恨的种子。因此在高滔滔生命的最后时刻,对她的亲信大臣道:“我死后,皇帝是不会重用你们的,你们应该主动避让,免得遭祸。”
 
高滔滔估计的一点也没错,在她死后,宋哲宗就开始了反扑式的亲政,对高滔滔摄政期间的政策统统推翻,重用的官员也一并贬往岭南。还特意召回了曾经变法派的肱股之臣,权势转移,一个轮回再次开启。
 
宋哲宗甚至还想要废掉高滔滔的尊位以及对保守派代表司马光进行掘墓,但这些都在其生母朱太妃和朝臣的劝谏下才肯作罢。
 
高滔滔的整个摄政过程中,除了对宋哲东的权利都是完全架空的,而且朝臣向来都是先拜高滔滔,再拜皇帝,也难怪后者亲政后会对其有如此深的敌意。
 
虽然高滔滔被后世成为“女中尧舜”,但与刘娥摄政时期的见纲立制,兴利除弊的政治政策相比,高滔滔更趋向于一种顽固保守的姿态,同时加剧了北宋的衰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