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顶峰”

 天涯书境 2022-01-05
   原创:天涯书境
  今天我们共同来理解“顶峰”、悟道“顶峰”;“顶峰”到底蕴含了多么深的意义?首先我们来做个伸手意会,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意会、领悟,直观解释“顶峰”的意境深远。现在我们把手伸开、伸展,此时我们会突然感觉“顶峰”的意义是很玄妙的、很奇异的,现在它就展我们的眼前,让我们的思想不得不感觉“中指”的威严——逐鹿中原,群雄争霸,唯我“中指”鹤立鸡群。朋友,这实际看似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我们能再用心深挖下去,那可就是不得了喽!

  “中指”比肩群雄;“中指”瞭望云海、苍穹。我们的自然世界一直是在不停的经历运化的过程,如果不是这样自然的运化过程,我们拥有的地球乃至宇宙都将是真空的,那么我们也一定不会知道,这样的宇宙空间,它的存在究竟有何意义?自然万物的存在,一定是因自然界规律——运化出的微妙与壮举。但是我们一定要相信自然界规律的排列,一定是有序的,而不是混乱的,所以“顶峰”,居巍一定是存在的。回到生活,我们的生活排面固然是颠簸起伏的,但是如果我们的生活起初不是一片空白,是想:我们如何举措践行,又如何能把努力得来的果实、成果,排列的井然有序呢?

  “顶峰”的壮举是血流成河;“顶峰”的威严是恐怖的车轮过后,碾压成的一片肃静。伸开的手指与掌心是一片庄重的世界,比肩的指头永续排列,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自然规律的永续,是一片宁静祥和的征兆。可当人的思想介入到这片宁静祥和的征兆中,那么不自然的“顶峰”便会层出不穷,世界的不安宁因素是否会永远的继续下去?国家是世界的指头,要“顶峰”成世界的围观者,这一柱擎天不是靠单纯的思想就能够达到的。因此“顶峰”可以是正中的气象;一个大国要能做到顶峰,成为世界的风范,“正中”的神威是不可丢失的,厚德载物,就是这个意思。

  做人不可无缘于“顶峰”,但是“顶峰”一定不是所有人的顶峰。伸开握紧的拳头,“顶峰”中指就是那么一柱擎天,所以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规律是持恒的——珠穆朗玛峰,将永远是自然世界的标杆。现实的自然世界,人生思想的顶峰是求索谋利的开端、是触发世界战争的诡异、异端。图强必诟病,伪善必血腥屠戮,因此“顶峰”必然是可望而不可及,所以这样的“顶峰”一定是不可取的。图强必懂善恶,种善必得益果,因此“顶峰”若相对于一个国家,它应该是圆满的取利、厚而众望,成就立世之王国——引领世界人民谋福利。

  “顶峰”思危。人性、人类思想的逻辑是善变的。“顶峰”不过是以造诣之词,那么做人思想的明善也就在于此吧!山高了,如果没有翠绿,就如同做人,即使他(她)思想达到了“顶峰”,现实也赋予他(她)成就极致,可如果他(她)的身边没有绿叶、没有花朵,那样践行逆行的“顶峰”一定会危害世人的。“顶峰”于自然世界是逻辑构成的成色;“顶峰”于人类的思想,也一定是偏转心灵的桅杆,当心灵的帆船驶向大海的时候,正心执然,那么这样心存的“顶峰”——作人的思想,定是清澈如水、净洁如月的;人的思想的“顶峰”,亦一定是透彻如玉的。

  自然世界是比肩的绵延群山,珠穆朗玛峰要做到“顶峰”也得经历上亿万年的地壳运动而形成。因此做人的“顶峰”、国家的“顶峰”,就不是靠一朝一夕,或者经过一段时间所能到达的至巍、极致。所以做人比肩是要懂得自知之明,国家也是一样——不是大国,就没有辽阔的领土资本资源;是大国,若是没有一个政党的决策、才艺,没有国民的忠善之心,“顶峰”世界,做引领世界的风帆,那一定是空想的。群峰比肩,必然群峰一脉相连;想象在现实人性化的世界里,人的思想必然践行着比肩、看齐与超越,自然的世界是有规律的世界、是逻辑性很强的自然世界,如果做人的思想不能遵从规律,不去按逻辑践行思维,践行真理——探索顶峰,达到顶峰,那就只能是维祸自然规律、混乱自然现象而自寻极乐。所以做人思想的群峰,应以尽善为道,树强思想的标杆,淡化思想“顶峰”的强硬、强横,多向智者学习,崇拜、敬爱他们,那么做人——我们思想的群峰,必然是碧翠如玉;心态,亦必然骄纵如花。

  “顶峰”悟道,释然情怀;顺境逻辑,端正心态。做人固然向上,但是做人能自知之明、心怀坦然,岂不更妙。生活于我们的思想,记住:永远不是狼烟一片。如果做人能够宁静心事,淡泊名利,永远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那自然而然的“顶峰”于我们的心地岂不更是、更加的美好。什么才是真实的“顶峰”?此时我想:“顶峰”,难道不是逻辑的顺其自然吗?难道不是凝聚心房的赤诚、忠善吗?因此淡泊名利,“巅峰”于心地就是好——真好!

  伸手大世界,悟道真奇妙;
  做人莫名利,顶峰莲花俏。

  2021.12.11,12:0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