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盘点】2021年文学人类学研究十件大事

 菌心说 2022-01-06

1.文学人类学网络直播

2020年末至2021年初,四川大学举行的文学人类学专题演讲在网上直播,标志着文学人类学的学科知识进一步从线下走入线上,迈向网络。

叶舒宪教授以《中国文化理论建构——文学人类学视角》为题,聚焦“大传统和文化基因”,阐释了中国文化的理论建构。讲座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分会秘书长梁昭副教授主持,副会长谭佳研究员评议。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不同专业的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了对话交流。

Image

图 1,文学人类学讲座视频截图

2.审美人类学、艺术人类学与文学人类学交叉对话

2021年1月6日,当代艺术人类学论坛第17期举办题为“审美人类学与艺术人类学:问题与方法”的线上讲座,邀请王杰教授主讲,方李莉教授和徐新建教授参与对话,旨在推动审美人类学、艺术人类学与文学人类学等近邻交叉学科的共同建设。

5月22日,三学科继续以《边界与融合:审美人类学、艺术人类学与文学人类学的交叉对话》为题进行对话,相关成果发表于《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1年第5期。

6月17日,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发起“问题与方法:文学、艺术、审美与人类学”工作坊,围绕“跨学科视野:文学、艺术、美学与人类学”核心议题进行深度探讨,旨在廓清三者的问题与方法、发掘新的学科生长点。

Image

图2,“问题与方法:文学、艺术、审美与人类学”工作坊成员

Image

图3,“文学、艺术、审美与人类学”相关论坛海报

3.神话与科幻:学术规划暨两院合作

2021年2月4日下午,“神话与科幻:学术规划暨两院合作”茶话会在成都举行。茶会活动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与四川大学科幻研究院共同主办,四川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艾莲所长与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共同主持,四川省社科院向宝云院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李怡院长出席茶会,并对神话与科幻的并置研究发表了意见。与会学者围绕两院合作的工作设想展开讨论,商议达成了下列意向:建立两院联席的学术委员会,共同制定神话与科幻的学术规划;2021 年起共同举办“神话与科幻学术双联会”;就两院相关学术集刊的科幻与神话专题进行组稿合作;围绕科幻与神话的联通互补进行联合调研,为地方和产业发展提供智库报告。

Image

图4,“神话与科幻:学术规划暨两院合作”茶话会现场

4.《凉山扶贫研究》课题进入后期阶段

2021年2月20至22日,四川大学“扶贫报告文学课题组”成员赴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开展地方手工艺项目传承调研。课题组由文学人类学专业师生组成,梁昭副教授带队,郭一璇、陈伶等参与。本年度聚焦大学生“挑战杯”专题,围绕“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内容进行纪录片拍摄。考察团队走访了甘洛县彝学学会、吉日坡文化中心、普昌镇、斯觉镇,了解皮胎漆器制作的过程、历史和文化特色,对凉山州州级非遗传承人阿木里富坚守家乡、传承民族文化的事迹进行了调研和拍摄。

在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以及当地彝族文化学会支持下,四川大学扶贫报告文学团队以文学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继续关注凉山彝区的社会发展,积极推动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Image

图5,凉山州州级非遗传承人阿木里富 

5.“文学民族志”理论继续推进与扩展

2021年彭兆荣教授完成专著《文学民族志》(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发行)。“文学民族志”概念的提出,是将文学文本解读与人类学田野作业方法进行深度融合的尝试。在传统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基础上提出“回于生活”的主张。“文学民族志”形制包括文学文本(即“文学作品”)、参与观察、现场取证、乡土知识;即在精读文学文本的基础上,到作品的发生地去做深入的了解,体察作家在作品中“从生活中来”的细节,以及所“收藏”的生活本真,尽量还原“乡土知识”与“民间智慧”的本来。

作为“文学民族志”的理论推进与扩展,2021年彭兆荣教授团队还出版了《丹砂庇佑:乡土景观绘本民族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乡土社会的人类学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两部专著,在探讨人类学“诗学”审美的入口与限度的同时,更力图以人类学的方法论解释和呈现中国特有的文学之道。

Image

图6,彭兆荣等著:《绘本民族志》、《乡土社会的人类学视野》

6.成都举办“生活美学”、“科幻成都”与“元宇宙”跨界对话

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专业着眼于成都的未来发展,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22)和世界科幻大会(2023)即将在成都召开之际,积极会同各界开展跨学科对话。

2021年10月29日,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艺术研究所、成都大学天府文化研究院四川省创意产业协会联合主办成都生活美学论坛。论坛以“探索生活灵感,让美发声”为主题,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场馆所在地——东安湖举办,旨在发扬与传承天府文化,探索成都生活美学的理论逻辑和践行路径。徐新建教授以《基于文学人类学的生活美学阐释》为题发表了演讲,从专业的角度阐释了“生活不立美学,美学不离生活”的观点,期待实现从“审美”主体到“立美(创美)”主体的转变,在感性、理性兼具的气质中,生长出更具“灵性”的成都。

Image

图 7,成都“生活美学”圆桌论坛

12月,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联合四川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科幻研究院、华润置地未来之城等各单位举办系列科幻读书会。读书会先后以“如何用学术玩转科幻”“科幻不设限”“元宇宙与超人类:万物互联与万物有灵”为主题,旨在以人类学的视角回应“元宇宙”“超人类”的挑战、打通科幻与神话,同时助力成都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成功申办。文学人类学学科点师生参加了读书会,并分别担任主讲、主持和评议。

Image

图 8,科幻主题讲读会海报

7.“人类学与数智文明”文集出版

2021年10月,《数智文明与永续发展:人类学高级论坛2020卷》面世。文集系人类学高级论坛在成都举办的第19届年会的成果,由黑龙江出版社出版,徐新建参与主编。文集主题聚焦“数智文明”,内容包括互联网人类学、虚拟社区、线上乡村、网购展演、数字文旅以及赛博空间、科幻未来等。文学人类学学者的入选文章包括徐新建《人类学与数智文明——回应“后人类”挑战的学科思考》、姜佑怡《赛博空间里的赛博格——人类身心关系的科幻启示》、王苑媛《算法感性与数字美学——以数字影像为例》、卢婷《机器模拟与形神交融:再造身体的跨界比较》等。此外,“媒介与科幻”栏目亦由文学人类学学者负责,刊载文章有梁昭《以“文学”思考“游戏”:网络小说中的“游戏”想象》、黄悦《试论科幻文学中科学与神话的共生关系》、李菲,黄书霞《从飞车到激光:新中国科幻文学的“科学”想象与意象重构》、完德加《科幻与佛学的未来展望》、邱硕《城市与科幻的双向赋予:科幻文学的成都书写》、赵靓《“流浪家园”与“移动宇宙”:文学幻想的时空表述》、王艳《跨媒介叙事——数字时代的<格萨尔>史诗》等,从多个方面展示了文学人类学的前沿成果。

Image

图9,《数智文明与永续发展:人类学高级论坛2020卷》

8.《光明日报》推出文学人类学专版

2021年11月18日,《光明日报》第13期推出文学人类学专版文章。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荣誉会长叶舒宪发表《玄玉时代:华夏文明的曙光》,引介“玉成中国”系列著作,阐发“玄玉时代”考察成果及研究愿景。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谭佳发表《人文化成:从中华文明特性看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价值》,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为例,指出从器物到文字、从制度到经典、从祭祀到景观,在“人文化成”观念的主导下生生不息。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西藏自治区社科院民族所副研究员王蓓发表《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从<格萨尔>的口语文化性质谈起》,指出《格萨尔》等活态口头史诗传统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多元性的重大贡献之一。

Image

图10,《光明日报》2021年第13期

9.“创世神话与中华文明探源”论坛顺利召开

2021年12月20日,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工程2021年度论坛——“创世神话与中华文明探源”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举办。此次论坛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召集,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中华创世神话、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协办。举办期间,论坛向公众展示了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工程实施以来已出版的16部著作(6部研究专著,8部神话文献资料汇编,2部田野调查报告)。

中华创世神话工程的研究成果生动诠释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连绵不断”的特征。它将给未来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宝贵的本土知识资源和IP符号,也将给中国文科的学术创新提供一种交叉学科的研究案例。

Image

图11,“创世神话与中华文明探源”论坛

10.《文学人类学》译著出版

2021年12月,《文学人类学——迈向人、符号和文学的跨学科新路径》(费尔南多·波亚托斯等编著;徐新建、梁昭、王文蒲等译)出版。

本书是国际学术界最早以“文学人类学”命名的著作之一,具有开拓和首创性。该著源于第十一届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大会的专题讨论,共收录来自人类学、文学、社会学、哲学等多学科领域学者的十四篇前沿性专题论文。包括四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部分:符号,文化和文学:文学人类学理论探索;国家叙事和族群叙事;乡村世界的文学人类学;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本书以打通多学科的方式对文学及文化进行研究,适合文学、人类学、哲学、民族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学生阅读,也适合从事人文社科工作的人员参考,在与文学和人类学相关的领域具有很好的市场潜力。

Image

图12,《文学人类学》译著出版

尾声:灾难与人文关怀:文学人类学对新冠疫情的现实回应

2021年12月31日,文学人类学公众号推出聚焦灾难与人文关怀的特别文稿,作者叶舒宪教授以《封城隔离又如何——文学人类学的反思与解决方案》为题,针对西安因疫情封城的现实境况,再度呼吁学界针对现代性危机进行学术回应。

图13,文学人类学公众号2021年末推文截图

推文承继了叶舒宪教授由2003年非典隔离经历所引发的相关反思,以及2009年初版、2020年再版的著作《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此外,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文学人类学团队集体奔赴灾难现场提供人文救援;到元宇宙和后人类思想大流行的元年,文学人类学对此进行审慎观照和积极反思,皆反映出文学人类学派对于当下现实语境的密切回应。

Image

图14,叶舒宪等著:《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文学与治疗》

(撰稿:张逸云等)

作者简介

Image

张逸云,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21级硕士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Image

文学人类学

审稿编辑 | 梁昭

    值班编辑 | 李孟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