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肠道菌群能帮助减肥?华大发表最新研究

 菌心说 2022-01-06

1月3日,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团队在《自然·遗传》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探究菌群与人体代谢的因果关系,并发现多项可能具有应用前景相关研究。

图片

肠道菌群被称为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它们伴随人类出生后的第一口空气和食物,进入肠道“安营扎寨”。此后,这些微生物不断壮大队伍,最终形成稳定的菌群。
肠道菌群数量庞大,并且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比如能影响免疫、神经、代谢、内分泌甚至心理状态。如何有效干预菌群,是科学家们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据华大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研究首次利用了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这是一种主要应用于流行病学病因推断的数据分析方式,能从基因层面对疾病的发生进行追溯,在肠道菌群研究中有天然优势。”

图片

据悉,本研究构建了基因组与肠道菌群的关联、基因组与血液代谢物关联,并从种类多样的肠道菌群中,找到一些微生物与人体健康指标的相互关联。比如:
  • 微生物Alistipes和Oscillibacter,有望降低人体内的甘油三酯含量,而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
  • 肠道菌群果胶降解通路会升高尿酸、降低孕酮水平;
  • 而血液的叶酸、硒等水平,可能抑制变形菌门菌的生长。
  • 这些发现为以后开发靶向菌群的干预和治疗提供了指导。
随后,团队采用公开数据库进行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分析,进一步发现菌群与多种疾病的因果信号。比如变形菌门(包括大肠杆菌)对二型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结直肠癌等疾病有正向促进作用。此外,团队还分别找到了能影响结肠癌、癫痫、肺结核等疾病的肠道微生物。
项目负责人张涛博士表示,孟德尔随机起源很早,但早期一直没有得到大力推广。目前随着多组学大数据研究越来越多,依托孟德尔随机推断因果成为了可能。“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复杂疾病,通过构建菌群与下一步功能分子之间的因果,将基础组学向前推动一步,从而解析复杂疾病的致病机理以及分子机制通路。”张涛说。
本论文第一作者刘小敏博士提到,本研究首次基于单个人群的3432个样品的多组学数据,探究并找到了多个肠道微生物与代谢物的潜在因果关系
此外,探索肠道菌与疾病的可能因果关系,为未来的靶向菌群的精准干预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涉及的宿主基因组测序以及微生物测序,均由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测序平台及其配套的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完成。

以上由中国医旅健产业联盟(公众号:china-mth)整理发布,如涉版权,请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