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制不清不影响氢气的应用!

 菌心说 2022-01-06

机制不清并不影响氢气的应用!

关于作用机制的话题,我写过许多文章,主要传递给大家一个印象,是关于氢气医学作用的机制不清楚,似乎成了氢气没有被广泛应用的原因,其实并非如此。我这里重申,机制不清楚并不影响氢气的应用,氢气可否使用只决定于两个因素,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也曾经说过,氢气医学的核心价值是“安全+有效”,其实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

202114日,我开始启用氢思云这个号,并写了一篇公告,只一天内粉丝数量达到1000人以上,这与许多朋友的厚爱和帮助有关,另外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情况是几乎没有人关注后取关,因为早期关注的都是氢思语和我本人的长期朋友。也有极少数人留言后取关。其中有一个留言是,“氢知识讲得已经太多了,现在连机制都讲不清,再讲下去是万个故事,纸上谈兵。是时候讲氢产品了!。我个人专业是氢气医学研究,近年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长期持续坚持进行氢气医学科普宣传,氢产品当然是氢气医学落地的标志和依靠,但这涉及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都不是我擅长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利用专业所长专注于学术宣传科普推广,把产品和市场留给有能力有情怀的人去做,这样才能各尽所能,把氢医学事业做好。

作用机制不清并不是影响氢气的应用,即使将来机制清楚,也不会是影响氢气应用的根本。例如我们都知道氧气是人人随时都需要的物质,但是我们认识氧气的历史也只有200多年,对氧气在人体作用的细节历史更短,但是我们绝对不会因为不了解氧气而不呼吸氧气。医药研究历史上,对哪些东西可以是药物,并没有统一标准。神农时代是靠品尝决定是否作为药物,100年前可能会找几个病人试试效果,但是今天的国际标准特别是美国欧洲中国这些拥有最规范药物评估机构的国家,都是靠安全和有效作为标准,从没有按照机制作为标准。我们今天使用的大多数药物,其作用机制,特别是详细的机制并不清楚,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使用这些药物。例如有研究发现,氢气对植物抗逆作用是通过一氧化氮,假如一氧化氮是氢气作用的基础,使用一氧化氮是否能代替氢气,一氧化氮是有细胞毒性的气体,显然不能取代安全性极高的氢气的实际应用价值。

氢气对人的安全性有非常多证据,这是氢气可应用的最重要条件。所以我在任何场合讲氢气医学都会强调这一点,安全性是氢气医学的最突出亮点,因为这是氢气可用的最重要特性。当然氢气医用真正能获得批准,还需要有效果的依据。中国食药监局批准的氢氧混合气用于COPD急性发作,就是依靠这样的判断标准。未来一定有更多氢气治疗适应症,也必须有符合标准的有效证据。

严格意义上讲,氢气作用机制其实是明确的。不同层次的现象解释都属于机制。我们知道氢气具有选择性抗氧化作用,具有抗炎症抗细胞凋亡,保护器官损伤,可降低三高(血糖血脂尿酸),这些都属于作用机制层面,更进一步的机制有,我们有证明表明,氢气能激活Nrf2通路,提高内源性抗氧化系统。氢气对PI3k、各种炎症因子、抗氧化酶活性等大量生物活性分子产生影响。这些都是在氢气效应表型背后的细节改变,这些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现象解释都属于氢气作用机制。氢气作用机制已经非常丰富和全面,并不是机制不清楚。我们说机制不十分清楚(不等于不清楚),并不是没有机制。所以说氢气作用机制不十分清楚主要是对氢气作用的靶点分子不清楚,不能对氢气作用进行全面的解释,这恰好是吸引学术界对氢气医学有兴趣的重要原因,因为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分子细节进行挖掘,有可能建立生物学新范式,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

为什么药物应用不看机制只看效果,本质原因是我们对复杂的生物本身了解不够全面。我们面对不了解的复杂人体,只看作用机制来选择药物和疗法,这是非常危险的。为了患者身体安全考虑,我们只能重视安全和有效的证据,以减少使用药物带来的风险,增加治疗效果。

总之,氢气作用机制明确,氢气安全性证据充分,氢气有效性的证据相对薄弱,氢气可用性是存在充分的逻辑基础。氢气机制不十分清楚是吸引更多学者的原因,不十分清楚并不是没有机制。机制不清楚也不是氢气应用的障碍。

《氢思语》《氢思云》联合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