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银行为什么被看好?

 常心舟 2022-01-06

撰文|金融研究员

一家城市商业银行能不能抓住行业重大发展机遇,不仅取决于自身是不是做好了准备,还取决于自身是不是在与区域同行。

重庆唯一以“重庆”命名的银行——重庆银行,迎来了一个重大发展机遇:

西部金融中心。

《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提出,支持重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加快推进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重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是推动成渝地区加快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重大决策。

这既是重庆的重大发展机遇。这又是重庆银行的重大发展机遇。

而作为西部地区首家“A+H”上市城商行,重庆银行近年来不断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其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经营业绩、战略布局等多方面持续稳中向优,在西部上市城商行中C位出道,奠定了其服务重庆打造成为西部金融中心的坚实基础。

我们至少可以从重庆银行的三张“面孔”揭秘这些坚实的基础。

01

第一张“面孔”: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格林斯潘曾在一篇文章中传递一个观点,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是风险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

身处西部金融中心核心区的重庆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其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的能力。

重庆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怎么样呢?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指标来“管中窥豹”。

第一个指标: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率下降。截至2021年9月30日,重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3%,较2021年6月末下降0.02 个百分点。

从全国城商行不良贷款率来看,重庆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全国城商行低0.49个百分点。

与西部地区其余几家上市城商行相比,重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重庆银行的贷款质量较好。

第二个指标:拨备覆盖率。

拨备覆盖率上升。截至2021年9月30日,重庆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71.67%,较2021年6月末上升23.85 个百分点。

从全国城商行贷款拨备率来看,重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较全国城商行高74.79个百分点。

与西部地区其余几家上市城商行相比,重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重庆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

第三个指标:贷款集中度。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说过一句至理名言——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商业银行贷款。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不能太高。

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数据来看重庆银行的贷款集中度。

一个数据是“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例”。截至2020年末,重庆银行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例为2.48%,占比在西部地区上市城商行中最低。

另一个数据是“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截至2020年末,重庆银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为20.49%,占比在西部地区上市城商行中最低。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重庆银行遭受贷款损失的风险较低。

重庆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为什么能够不断增强?

在熟悉重庆银行的人士看来,之所以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增强,至少得益于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金融科技。

重庆银行通过坚定不移地实施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强自身金融科技水平,自主研发上线“风铃智评”大数据系统,构建“一库三防N场景”的数字化风控架构,在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内部审计、资产保全、反洗钱等方面建立起了“防火墙”。

重庆银行集身份认证、反欺诈、信用评估、风险定价、风险预警等功能为一体的消费金融大数据风控体系,为零售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第二个原因:强化行为。

针对员工思想行为受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内部经营结构、同业竞争等方面影响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重庆银行进一步加强了员工行为管理,坚持“严管就是厚爱”,日常管理倡导人文关怀、行为管理突出精准着力、组织管理坚持制度先行,致力于做有温度的员工管理。

重庆银行通过全力营造遵规守纪、依法办事、崇德向善、担当尽责的良好氛围,把清廉、合规要求融入日常管理,从思想源头筑牢廉洁防线,引导员工自觉树立底线意识,不踩红线。

02

第二张“面孔”:服务“双城”能力不断增强。

对一家商业银行来说,持续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是提升服务能力的前提。

当重庆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等国家战略的落地落实时,重庆银行通过不断夯实自身实力来提升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能力。

重庆银行自身实力的不断夯实,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指标来“管中窥豹”。

第一个指标:资产规模。

资产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21年9月30日,重庆银行资产总额达到6127.41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1.00亿元,增幅9.1%。

第二个指标:经营业绩。

重庆银行经营业绩持续向好。2021年前三季度,重庆银行实现净利润42.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实现营业收入111.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2%。

正是由于资产规模不断壮大、经营业绩不断向好,重庆银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能力不断增强。

作为区域性银行,重庆银行主要服务于重庆以及西南地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重庆银行率先推出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体规划》,凝全员之智,聚全行之力,迅速将“规划图”变为“施工图”。

重庆银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看到其善作善为。

第一个维度:信贷投放。

重庆银行将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作补链成群”“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四大领域,并计划未来5年内投放5000亿元。

在“双城”信贷投放方面,重庆银行实现较快增长。截至2021年6月末,重庆银行在双城区域完成各类信贷投放近800亿元,信贷资产余额近3000亿元,较年初增长近300亿元,增量占全行信贷资产增量的70%。

第二个维度:区域调研。

在重庆银行看来,做好双城经济圈建设,关键在于做到业务、服务、创新三个方面的“三项互通”。

怎样做到“三项互通”呢?答案要从调查研究中获得。

重庆银行开展了一场覆盖全行49家分支机构及控股子公司、历时1个月的区域调研,并建立起总行片区联系人与分支机构联动营销模式并进行精细化管理,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和成渝两地产业融合发展。

川渝两省市在推动多项“双城”重大项目落地的背后,也都能够看到重庆银行忙碌的身影,比如,支持第六代AMOLED生产线、两群地区规模领先的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渝东北扶贫通道城开(城口-开州)高速、农牧龙头企业5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以及自贡高铁东站等。

2021年上半年,重庆银行在双城互联互通、现代产业、生态宜居三方面已精准营销各类项目近百个,累计金额近百亿元。

第三个维度:战略合作。

重庆银行已与重庆市发改委签署《关于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提升政银合作水平,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功能平台、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等方面深化合作,力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

重庆银行还在“双城”先行先试,比如,该行与高竹新区、两江鱼复工业园区、德阳经开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分联动开展金融服务推介会,深入对接了相关重点企业,制定了针对性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并按照合作方案与园区公司、区内企业有序推动信贷业务合作。

2021年3月以来,重庆银行在高竹新区、两江鱼复工业园区、德阳经开区等三个区域新增授信较年初增长超100%,支持了一大批汽车配套企业,累计项目储备金额超10亿元。

重庆银行在自身实力不断夯实的情况下,服务重庆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03

第三张“面孔”:回报股东能力不断增强。

重庆银行不断增强的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的服务双城能力,从而让该行回报股东的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换一句话说,投资者或将通过重庆银行分享到重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等方面的区域发展红利。

重庆银行回馈股东的能力不断增强,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三组数据来“管中窥豹”。

第一组数据: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每股净资产。

截至2021年9月30日,重庆银行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12.06元,较上年末增长6.9%。

第二组数据:基本每股收益。

2021年1至9月,重庆银行基本每股收益达到1.20元。

第三组数据:派发现金红利。

重庆银行在取得良好业绩的基础上,以高比例分红计划回报股东和投资者,该行在发布《2020年度报告》时发布了分红计划——按照每10股派送2020年度现金股利3.73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近13亿元

从上面这组数据可以看出,重庆银行2020年度的现金分红比例高达31.48%,在上市城商行中处于领先水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重庆银行2020年现金分红比例,创下了该行自2013年11月6日在H股上市以来历史最高现金分红比例。

特别声明:本文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若据此操作,风险须自担。

[《两江财经》声明:我们发布此研究成果是出于传递财经正能量之目的。若有文字、图片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