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雪| 生究竟是怎么回事?

 Good寒雪 2022-01-06

生。活。当我写下这二字的时候,感觉到一种庄严和沉重。因为,它实在蕴含着太多的无限。而世间的每个生命看似偶然而随意,却因为自身属性与性情的不同而生发出不同的色彩。

我曾经也和一个朋友谈起过,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怎么样才算活过?却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共同的答案是,每个人都不能选择活或者不活,也不能选择生或者不生。而活着不管为了什么,为钱,为权,为名、为利,为感情等等,都是一种欲望。共同的追求,就是对幸福的渴望。偏偏这个世界幸福是稀有的,痛苦却一抓一大把。原因是,人们达到一个欲望时,又会产生一个新的欲望,导致那些快乐总是稍纵即逝。可是,如果没有欲望人就会活得萎靡而了无生气。反倒因了欲望而精力充足,一路狂奔。所以,一切都是悖论。

曾听人说,若是一个人要什么有什么,活着就没意思了,正因为那些不得,害得人失眠,动荡不安,百般滋味尝遍,才让人明白生的美丽和活的珍贵。

有句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易。这句话总体上是对的。毛姆说,因为无论男女,并非了解他们本身就够了,还需要了解他们出生的地方,他们蹒跚学步的城市公寓、乡村居所,他们孩童时玩的游戏,私底下听到的奇闻怪谈,吃的食物、上的学校、喜欢的运动、诵读的诗歌、信仰的神祇,所有这一切因素拼凑起来,一个人才算完整。所以,当一个人综合这许多,再改变是非常困难的。我一直认为,人谁都不能改变谁,只能用行动去默默影响。而一个人也不是绝对不会改变的,比如经历一些重大事件与家庭变故,是会变成另外一个人的。


毛姆的《刀锋》 ,主人公拉里是一个活波正常的美国青年,在参加第一次大战的时候,成为一名飞行员。他在军队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个好友平时生龙活虎置生死与度外,仿佛有着不竭的活力,永远生气勃勃的样子。可是,在一次大战中,因为救拉里而牺牲。拉里从此像变了一个人,变得沉默寡言,甚至对人生产生怀疑。他说,很难想象一个那么鲜活的生命,前一分钟还和你有说有笑,后一分钟却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了。拉里说,一个死者死去时的样子看上去多么死啊!拉里复员后,不肯进大学,不肯就业,甚至和未婚妻解除了婚约,读了诸多哲学、心理学等乱七八糟的书籍,又遍游世界。他为了体验生活,寻找人生的意义做过煤矿工,在农场替人家出苦力,最后到达印度,找到印度吠陀经哲学。某天,他独自在一个山巅看日出,大自然的美让他震颤到晕倒,他感觉自己那一刻和绝对合为一体。他感到无比的快乐,仿佛以前困怼不解的物事都渐渐澄清释然,他感到了世界的无限。就在那一刻,他彻底了悟
人生,把自己所剩的财产分散给了亲友,孑然一身回到美国,独自隐居一年后,将自己的经历写了一本书,只出版了很少的几本送给自己生命里比较重要的人,然后,做了一名出租车司机,融进街头滚滚的人潮中。


而我相信,拉里即使做一名清洁工,他的灵魂也是与众不同的。他高蹈的精神必将使他成为一个闪闪发光的人。

毛姆的《刀锋》里,还有一个女子使人印象深刻。索菲.麦唐纳,那是一个读过很多书,喜欢写诗的女子。她曾经有着幸福的家庭,一个帅气的儿子,一个爱他如命的老公。然而,在一次车祸中,他的丈夫和孩子丧生。从此,她夜夜买醉,甚至沦落为
妓女,最后,惨死在一个异国他乡的旅馆里。

拉里一度和索菲一起读过诗,在她们再度重逢的时候,拉里甚至想和沦为娼妓的索菲结婚,就在她们举办婚礼的前三天,索菲逃走了。拉里说,尽管索菲沦为妓女,然而,索菲的灵魂是干净的,她的悲剧具有崇高的牺牲意味。她是因为丈夫和儿子彻底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她是为了麻醉自己才走上那条路。


这是改变最彻底的一个人。然而,我除了心疼,并不鄙视她,也不厌恶她。反倒觉得她是那么纯洁而无辜,是生活太过残忍了。

在保罗.柯艾略的小说中,主人公维罗妮卡刚满二十四岁,是一个图书管理员。她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生活,工作,吃饭,恋爱等等,她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她看见周围的人都是这样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过着日复一日重复的日子,她想想自己以后也这样活着就觉得可怕。所以,她买了安眠药决定自杀。当然,她被人救了。然而,当她醒来的时候,她躺在一个精神病院里。医生告知她,因为药物造成她心脏出现问题,她大概只能活过一周的时间。刚开始,她一心求死。可是,当她慢慢了解到精神病院里病友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出现精神障碍的时候,她感觉到自己以前的生活是幸福的,却想要活下来。所以,她不再顾忌任何人,她想死前把自己内心渴望的生活全过一遍。不再在意周围人的议论,也不再顾忌社会

禁忌规则,为所欲为。病友们都知道她没几天好活,都对她充满友善和同情,任她胡闹。她开始深夜独自弹琴,一个患精神分裂症的年轻病友爱德华总是静静地坐在她身边聆听。爱德华总是要求她不要停下来,把她当成了不起的艺术家看待。

然而,一周之后,维罗妮卡奇迹般还活着,而医生在检查后,发现她的心脏已经恢复正常,却没有告诉她这个秘密。爱德华这个精神分裂的男子却无来由打动了她的心,她不知为何想要坚定地活下去,想要和爱德华生活在一起,哪怕几天,一个月,二个月她死也无憾,最后,她和爱德华逃出了精神病院,两个人开始恋爱,一天一天过去,她和爱德华的感情越来越深,让他俩惊喜的是,她的心
脏却没有出现任何不适。

维罗妮卡是典型的从死学会了生。她说,很多年前,当我还是个孩子时,妈妈强迫我弹钢琴,我暗暗对自己说,只有当我真正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才能弹好钢琴。而在她二十四的生命中,她遇见了很多形形色色的男孩,也和不同的人约会,最终只是厌倦,没有弹钢琴的欲望。可是,遇见爱德华的时候,她感觉完全不用控制动作,音乐便从指尖流淌了出来。

我始终相信,灵魂和灵魂之间是有着亲缘关系的,人和人精神层级是有着巨大差别的。当一些高尚的灵魂遇见另一些高尚的灵魂,很快便会辨认出来。维罗妮卡和爱德华就是。只有两人在一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丰盈与感动,才能感应出生活全部的美丽和意义。

罗素说,一切的不幸福都由于某种的破裂或缺乏全部的一致,意识界与无意识界缺少了相互的联络,便促成自身之内的破裂;自己与社会不曾由客观的兴趣和情爱之力连结为一,便促成了两者之间的缺少一致。

窃以为,然也。有人说,痛苦是因为我们追求错误的东西,我是不同意的。我觉得,人们的痛苦都来自于太过在意外界的评论,太过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内心所想的和现实背道而驰。因为妥协,因为种种利益的牵绕,人们嘴里说着虚假的谎言,脸上堆满伪装的笑靥。可是,他的内心是痛苦的,躺着泪水的。所以,幸福成为一种遥远的传说,痛苦成为遍地的荆棘。只有,当我们撇开世俗,抛开虚名浮利,言行和内心一致,方能觅得人生的大滋味,活出真实而伟岸的自我。

对我震动最大,使我改变最多,让我深入思考生的这个命题的,是因为公爹的猝然离世和一个朋友的仓促死去。他们的离开,除了让我痛心不已,还给我以启示,让我认识到,人世上的任何人事都是一个短暂的过程,都是不可占有的,只有全身心的爱和祝福,才是最可信赖的终局。并让我学会了珍惜,学会享受当下一刻,学会了与世无争与安静自持,学会了静静观看这个世界的喧嚣热烈,可以自始至终置身事外。

感情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命题,亲情,友情,爱情,概莫能外。而感情本质上是痛苦的,它让人患得患失,只有挣脱感情的束缚,才能获得人生的大自由。可惜,无人能够超脱,连超然如李叔同也在离开人世的时候,说了一句悲欣交集,可见,他内心并不是平静的,也有着与人不可道的苦楚和愁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