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凡的世界》:什么样的伴侣才是真正的贤内助?【聪聪冲鸭】

 聪聪冲鸭 2022-01-06

之前我提到过,秀莲的商业思维和魄力是远超少安的(尤其在初创阶段)

如果不是时代机遇、环境限制以及秀莲的自我放弃,“深圳女孩”1.0秀莲想在今天的环境里成就一方事业太容易了。

但是是什么让秀莲这么爱搞钱呢?

其实说白了就是两个字——买房。

秀莲听到少安可能可以接到刘根民介绍的拉砖活计时

在被窝里抬起半个光绳子,高兴地说:“如果能赚这么大一笔钱,那咱们不光能打涂药,就是硬箍窑几孔石窑洞也够了。

_______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少安想把拉砖挣到的第一桶金作为启动资金开办一个烧砖窑时,
秀莲央求丈夫说“……现在趁手头有几个钱,咱排排场箍几孔石窑洞,箍成窑,这就是一辈子的家当;要不,这一大家人,几年就把这钱零拉完了……你总不能让胡子长大娶媳妇像你一样……”秀莲说着就委屈地哭了。
少安好不容易用3个晚上,在被窝里搂着秀莲,七七八八给她说好话,讲道理,打比方,才最终做通秀莲工作,换得秀莲暂时的让步。

______

烧砖窑上了轨道,刚刚因为分家闹了一场争执的时候,秀莲又开始转了话题提起箍窑洞的事情:
”少安,你听我说!明年谁知道又是个什么社会!趁咱现在手头有了一点钱,这地方是无论如何都要建的。这可不是我专意耍糊涂,少安!这点钱不咬着牙做点事。三抛撒俩破费就不见影了。你还是听我一次话,咱们箍窑吧;钱要是不够,再从我娘家借一点……”

短短十一章到十五章,秀莲提了3次箍窑的事情,最终,新窑也在秀莲的催动下落成。

很明显,在少安的创业史里,“箍窑”是一个很有里程碑的事件,而这个愿景被秀莲反复提及,是她搞钱的最大动力。

在这一愿景的驱动下,箍窑入迷的秀莲既发现了政策窗口期(担心世事变化)又发现了买房中集聚和杠杆效应。

如果不是土窑不是商品房,她还能找到房产作为投资品的增值效应,这样的嗅觉和搞钱心态和现在专心搞钱的“深圳女孩”何其相似?

“人们重视的只是自我保存、传宗接代。”

生存和繁衍是人性的底层需求。大部分情况下,更难获取社会资源的女性要想保障自己的生存和繁衍的需求,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找个确定性的保障。

02

什么是确定性的保障?

有的人选择了配偶。

如陈梦投资霍尊,变成了恋爱脑,至于结果,除了看男性的人品本身也看女性自己上升的速度。

但,大部分恋爱脑的女性自我成长都跟不上男性,因为对方获得了双份资源,有了杠杆,加上自身能力,成长速度自然不是龟缩的女性能够比拟的;

有的人选择了稳定的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女性考公考编考研。

这两年受疫情和就业的影响,男性比例大幅上升。

但大数据拉出来,你会明显发现,在通过学历保障确定性的精英之路,女性的比例长期、远高于男性。

但无论他们选择哪条路,最终渴求的终极稳定都是——买房。

陈梦等了9年,等的不过是霍尊买房,带她安稳;

无数体制内、大厂工作的女孩,因为较高的起始工资、公积金的帮助,做的第一件事情也都不是创业、投资项目而是买房。

箍窑入迷的不只秀莲。

这是99%女性的心魔,因为女性是天然的风险厌恶者。

而在真正的商业社会里,如果你的伴侣恰好是一个“箍窑入迷”的女生,那么恭喜你,财富积累速度将超越你自己的估量。

03

我认识一对夫妻,男方是采购,自谈恋爱起收入就不低,年入80W+——200W,等到自己做的时候也是妥妥100万+.

但是两人谈了好几年,男方除了一辆路虎,落地就贬值一半,名下楞是没有一套房。

等到结婚的时候都是两手空空,吓的女方家里压根不敢把女儿嫁给他。


为什么年入百万好几年的人都没买房呢?

一是生意人的流水零碎。

他对账单不敏感,如果没有大件的买房支出,他感觉不到自己霍霍了多少钱,但是每天晚上泡个脚、按个摩,大几万就不见了,等到年底一看,哦噢,一年白忙活,就更不想明年买房的事情了;

二是钱来的轻松。

年年这样的收入让他很麻痹,总觉得自己每年都能挣这么多。可是当这行情不好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有些钱,不是靠实力挣来的,开始后悔没有早些买房,可是这时候的他早已错过了2大波买房红利期。

而且因为生活没规划,中间还导致倒欠了几十万,想要踮踮脚够上自己想买的大HOUSE更是感觉难如登天。

后来怎么样了呢?

很幸运的是,他找了个好伴侣。

由于女生的坚持,他们最终结婚了。而且眼看着男方大手大脚不靠谱,妻子就放弃了用共同的钱买房的打算,决定自己买房。

因为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没有天使投资的支持。

结婚第三年,女方通过公积金贷款+自己攒下的15万,最终在他们生活的某二线城市郊区买了一室一厅的小房子,总价70万+。

就是因为女方买了这套房,男方终于醒悟过来。

他发现买房并没有自己想象的困难,也发现了自己有钱先买车再买房的想法其实是有虚荣的陷阱,也终于感受到夫妻同心的力量。

第二年的时候,男方发愤图强,不但一年还清了所有欠款,还有结余,。

第三年的时候他们俩在没有卖掉女方那套一室一厅小房子的情况下,垫脚买了城中心的学区房,4房一厅,180平。

现在距离当初又过去了几年,他们卖掉了卖掉女方那套一室一厅小房子,在看第3套学区房了。

你看,买房对人心有么强的安定力量,对财富也有很强的集聚效应。

即使不考虑房子增值的部分,单单买房置业所带来的安定人心的力量都常常让人惊叹。

04

造物主对女性和男性的设置清晰分明,大部分男性是热衷于探索世界,这种不安定的心也直接促使了他们对买车的执念高于买房。

可是要知道,正如如秀莲所述“这点钱不咬着牙做点事。三抛撒俩破费就不见影了。”

买房作为资产投资,不但有化零为整、化杠杆为己用的功效,还有窗口期带来的增值红利以及安定带来的心理红利。

这些看不见的红利优势都凝聚在房产上,足以让一个家庭实现阶层跃迁。

我还知道一个姐姐,因为早一点出来工作,早些年在深圳大厂攒了些钱,就早早在老家的省会城市的中心地带买了个房。

因为上车早,最终,虽然男方博士毕业晚,错过了广州2017年的买房窗口期。

但因为有武汉这套房,他们最终凑够首付,在广州第二轮暴涨前实现了上车。

关于买房的故事其实太多太多,我身边一拉都能拉出好几个。

但无论版本如何你会发现,90%的家庭买第一套房都由女方主导(如果男方钱更多,关注买房,女方也是深度参与的),而大部分的男生都忙于打怪升级。

相比于同辈,这些背后有一个热衷买房妻子的男性们,财富积累的速度都已经和同辈拉开了距离。

现在都鼓吹房产不增值了,加上房产税的出台,很多人选择把钱投入股市和基金。

从财富增长的角度,它确实不是最优品了。

但作为天然风险厌恶的物种,我仍然认为——

如果你是女孩,还是先买房吧,它带给你的对未来的安定和信心就是最大的价值。

至于学位、地段、户型、升值空间……这些都是技术操作层面的事情,只要你确立了买房动机,没有技术不会被目标推着改进。

户型可选择、地段可替代,但让人心安定的心理价值是所有其他投资品都不能替代的。

无论你未来遇到多大的风浪,你的一个转身,人不在,工作不在,但你的窝都会永远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