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霸都在学|47.鲁迅:干啥啥都行,怼人第一名

 阅读写作赵老师 2022-01-06

鲁迅的原名是周树人。“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相传因为鲁迅的母亲姓鲁,他的小名又叫“迅”。在《社戏》这篇文章里面就提到过,在看社戏之前,小伙伴给鲁迅的母亲说:“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儿哥向来不乱跑。”因为这两个原因,他就给自己起了“鲁迅”的笔名。

大家一听到这个笔名可能都比较头疼,甚至在学生中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因为鲁迅入选中小学的语文课本的作品太多了。最多的时候曾达到31篇。比如我们熟悉的《少年闰土》、《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阿长与山海经》等等,都是出自鲁迅之手。迅哥儿入选的文章不仅数量多,而且一言不合就要求背诵,曾因为没有完成背诵任务而废寝忘食的同学真的是数不胜数呢。

 

鲁迅先生文章写得好大家都是知道的。他笔耕不辍,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毛主席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不仅在中国文坛举足轻重,鲁迅先生也蜚声世界文坛,特别在韩国、日本思想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先生的作品包括杂文、散文、诗歌、小说等,我们中小学阶段学习的主要以小说为主。

鲁迅的小说题材都非常独特,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比如闰土,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是一个朴实、健康、活泼、机灵、勇敢,又聪明能干,但是略微害羞的农村少年。但是在鲁迅背井离乡多年以后,再次见到闰土,他却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他成了一个申请麻木、寡言少语的人。艰苦的生活和封建等级思想把他压得抬不起了头。闰土是旧社会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

鲁迅塑造的另一个角色祥林嫂,则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坚强,但是万恶的旧社会不给她做人的基本权利,她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最终被封建迷信所吞噬。

 

鲁迅所选用的这些人物,充分表达了他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不光选材独特,他在处理这些题材的时候也十分有技巧。他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关注着在病态社会生活的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疾苦。

鲁迅在思想最成熟的年月里,倾注了大量时间创作杂文,他的杂文极具批判性。但是鲁迅的批判不同于与一般知识分子的评论,他把批判的矛头始终对准人,对准人的心理和灵魂。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我的习性不太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时期”。所以,他在文章中关注的是人们隐蔽的心理状态。而且他在杂文中体现的思维也是非常规化的。他常常探索,另辟蹊径,打开了全新的写作思路。正如他自己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关于鲁迅先生在文学上的成就,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他本可能是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第一位中国作家。

早在1927年的时候,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中国考察时,了解到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他当即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但是被鲁迅拒绝了。鲁迅在给好友台静农的信中写到:“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足以见到鲁迅先生为国为民真的是操碎了心啊。

虽然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得到许多认可,但其实文学创作只是鲁迅先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除了大家熟知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几个身份,鲁迅先生还有很多其他身份,可以说是一枚妥妥的斜杠青年。

 

有的同学可能不知道斜杠青年是什么意思,其实斜杠青年就是说有的人拥有很多身份和职业,所以在书面介绍他们的时候,需要用斜杠区分他们的不同职业。那鲁迅先生到底有多少个“斜杠”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看一下。

第一个身份,是医学生。大家都知道,鲁迅是弃医从文的。在投身写作之前,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学习期间成绩优异,所以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于是他东渡日本,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鲁迅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患了重病,家中因此失去了经济来源;所以他经常出入当地的当铺和药店,典当东西补贴家用,并且给父亲买药。但是因为被庸医所害,所以父亲早早撒手人寰。这件事情对鲁迅影响非常大,也让他早早地尝尽人情冷暖。也因此让他萌生了学医的理想,他想救死扶伤,不让他经历过的悲剧再次发生。

 

但是,在求学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情改变了他。有一次,课上放映一个幻灯片,幻灯片的内容是一个中国人被一群日本军人杀头,一群中国人却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因此受到极大的刺激。这让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可怕。于是便弃医从文,用笔做武器,战斗了一生。

鲁迅先生的第二个身份是翻译家。就是在他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之后, 他进入了“东京独逸协会”所创办的德语学校。同年开始专门从事文学翻译工作。鲁迅先生会日语、俄语和德语三门语言,也略通英语。他一生中翻译和介绍了很多外国文学作品,是中国翻译文学的伟大开拓者。

他的翻译思想涉及翻译的各个重要方面,具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对现在的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仍然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而且鲁迅先生翻译作品不是随便拿一本书就翻译的,他翻译文学作品的目的,是为了改造社会而服务。所以,他翻译的作品对当时中国社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鲁迅先生的第三个身份,是设计师。同学们可能要惊掉下巴了。其实鲁迅先生有着十分高的艺术造诣,他非常喜欢美术,不仅自己经常欣赏美术作品,还倡导大众学习美术。他也亲自参与了很多美术实践活动。

 

他的所有翻译和作品几乎都是自己设计的封面,而且当时并没有什么PS之类的设计软件,所以他设计的东西都是手绘而成。除此之外,当时各大报纸和刊物也都请鲁迅为其设计封面,配插图。鲁迅最著名的设计应该是北大校徽,现在北京大学仍旧使用着鲁迅设计的校徽。鲁迅在这个校徽中将“北”“大”两个字进行了一些变化,看上去就像三个人,构成了“三人成众”,传递出”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

鲁迅先生的第四个身份,是书法家。鲁迅早年就在书法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家里算是书香门第,所以很重视鲁迅幼时的学习。而且后来在民国元年,南京国民临时政府成立的时候,鲁迅应蔡元培之邀,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任职。在任职期间,因为闲余时间很多,所以在1912年到1917年间,他大量抄写古碑,辑录金石碑帖,这一期间他的书法也逐渐成熟。郭沫若曾称鲁迅的书法“远逾宋唐,直攀魏晋。”足以见鲁迅在书法上的成就也是十分之高。

鲁迅先生的第五个身份,是老师。1909年鲁迅回国之后,他就开始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做生理学和化学教员;次年,又去了绍兴中学堂做教员。在发表了《狂人日记》等作品之后,鲁迅在1920开始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讲授中国小说史。1923年他的小说集《呐喊》出版,同年他在女师大和世界语学校兼任教师。在女师大任教期间,因为他支持学生的争议斗争而被免去了职务。第二年三月,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发生。鲁迅先生十分愤怒,写下了著名的《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抨击段祺瑞政府屠杀学生的罪行。他也因此受到追捕。在避难期间,他笔耕不辍,还先后在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任教。

除了以上所列之外,鲁迅先生还特别喜欢运动,他曾经在日本求学期间拜师学习柔术;他也是个骑马的好手,据传他敢于和旗人子弟骑马竞赛,不得不说,鲁迅先生真的是个全方位优秀的人。

福利时间

福利时间

福利时间

扫码加入资料群

获取领取攻略

现在很多人的微信都有视频号了

看视频学语文你值得关注


孩子的成长过程,

就像一棵树的成长过程,

最诚实,最外显,

浇灌什么,就长出什么。


匠心名师宣言

“教孩子的时候我全身心投入,因为我知道,

在这短暂的岁月里,我会对孩子产生终身的影响。

我不浪费一分一秒,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并视自己为教师和家长兼具的角色,而非仅仅是教师!”

你被小学语文成绩的假象骗了吗?学好语文的秘诀其实就两个字

语文阅读理解攻略,看懂至少拿90%的分!替孩子存下吧,很难找全的!

写作技巧丨动作描写五大技巧+例文,教你把作文写得生动有趣

免费 | 部编1-6年级上册古诗精讲

免费 | 部编3-6年级上册尖子班课程资料包邮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丨可下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