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镜子,快开口,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人? 白雪公主。镜子不改口。 镜子是说一不二的。对此,王后心知肚明。她只是不死心,才跟镜子较劲。 镜子就是这样,照出世道人心,假恶美丑。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据说是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如是说。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找到一面镜子,照出屠杀兄弟的面孔,是丑陋,凶残,还是笑嫣如花。 但也足以说明镜子的重要性。 帕台农神庙的门上,写着一行个字:认识你自己。 人要认识自己,比登天还难。王后有镜子,还是没照出自己的嫉妒心;唐太宗有三镜,仍然杀兄逼父,双手沾满亲人的鲜血。 一般来说,那个吹嘘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是最不了解自己的人,因而也是最不可信的人。这种人的自以为是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谁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呢? 西哲三大问,说穿了,还是一句话,了解你自己。 佛是开悟了的人。所谓开悟,就是明了自性。修成的,不多。因为明了自性太难,得机缘合适,得在世上磨,才能顿悟。可见知己之难。 道,是什么?无非还是知己之智。知己者,必知天地自然,必知阴阳转化,必知万物之性,否则,谈不到知己。夫天下芸芸众生,能知己者,有几人欤? 罗杰斯、弗洛伊德、皮亚杰、马斯洛等等心理学巨擘,那个不是为了探索人认识自己的问题。本我,自我,超我…… 人有开放的一面,必有隐蔽的一面;有光阳的一面,必有阴暗的一面;有光鲜亮丽的一面,必有龌龊不堪的一面;有笑颜如花的一面,必有泪流满面的一面;有春风得意的一面,必有欲哭无泪的一面…… 一阴一阳之谓道也,亦可作如是解。那个太极图,像极了一面镜子:前照后照,都不太一样;左照右照,也不太相同。 就是一面极其光滑的镜子,在不同时段照,因为光线的变化,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为什么镜子依旧不能帮助我们真正的认识自己的原因。 目视鼻,鼻视心,调匀呼吸,让心成为一面镜子,可以修道。这是心如明镜台的路子。 菩提本无树,心非明镜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心都没有了。还修什么呢? 镜子,就这样在物与非物、在与不在、为与不为之间。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件宝物,叫照妖镜。妖总是装扮成人的;恶人总是要装扮为好人的;狼披着羊皮才好待在羊圈里,伺机下手。 这就不得不用照妖镜看一番,才能够让妖现出原形,让恶曝光于天下,让狼露出凶残的本性。 照妖镜,确实是宝物。正因为是宝物,一般人没有。这才让妖横行天下,让恶肆掠五忌,让披着羊皮的狼逍遥自在。 可见,知己的镜子和照妖的镜子,都是世间难得的宝。 如果幸运拥有,则当不甚欢喜;如果不幸没有,还请坦然处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