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直通一线王国己 2022-01-06

亚里士多德说:All menby  nature desire to know. 人人有强烈的求知欲。在《形而上学》开篇,亚里士多德用这句充满哲理与洞察力的语句为整个形而上学的论述奠定了基础。

早于亚里士多德167 年出生的孔子,则用另一种语言方式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集中于抽象的思辨,而孔子则聚焦于实践锻炼。习,数飞也。指小鸟不断地练习飞翔,即不做飞翔的抽象思辨而是躬身实践,一遍又一遍地投入实践中,通过实践的积累获得认知的提升。

这种乐趣,来自人好奇心的满足。

人对自身与独立于自身之外的事务保持着永不枯竭的求知欲望。这种欲望塑造了人自身与塑造了人自身之外的它者。人只有自始至终处于与独立于自身的外部世界的互动中,才能够得到这种求知欲望的满足。

这个互动有两种方式,一个是亚里士多德式的,一个是孔子式的。这种分野,恰恰是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的分野,也是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分野。以至于后来又一位伟人说,实践出真知。

实践与真知之间,并非线性关系。不是从AB的亮点之间。如果没有反思,再多的实践也出不了真知。也就是说,实践与真知之间,隔着反思。这段距离不跨越过去,实践出来的,不见得是真知。所以,小鸟习飞之后,还是飞。却没有对飞的理性认知与抽象认知。

实际上,小鸟习飞,是各从其类的本性使然,而已。《旧约·创世纪》:又造出各样飞鸟,各从其类。各从其类,恰恰说明各样飞鸟有本质的相同,习性的相近。所谓本能,即是上帝所赋予他创造物的恩赐,使之具有类别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但人类不同。人类这种求知欲与好奇心促使人类不断去探求、思索,求得满足。这种满足,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与愉悦,所以,孔子说,不亦说乎!孔子没有思辨哲学,但有直观哲学。

这种直观哲学使得孔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强调在与自然、世界、他人的互动中获取求知欲与好奇心的满足。孔子入太庙而每事问就是典型的事例,他将之称之为礼,并将之作为礼的实践行为而为自己辩护。

记得自己小时候无意中学到了英文字母歌,能够在上学路上一直从家门口唱到校门口,大概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具体表现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