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会教高一新教材(北师大版)的词汇吗?

 直通一线王国己 2022-01-06
你会教高一新教材(北师大版)的词汇吗?

北师大版高一新教材课文中的新单词比较密集,这些词汇的学习直接关系着英语教学的成败,因而成为老师们热议的对象:到底怎么教?

如果安排在课文教学前集中教,似乎不符合课改理念,安排在课中教,又不好处理,首先读就是个大问题,学生读都读不上,其余的就无从谈起。这也是老师们比较困惑的一个问题。再加上学生的音标不过关,自然拼读也没有系统学习过,拼读能力非常差。如果教师不领读,不专门教词汇,学生对文本朗读、阅读、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与超越文本的活动就无法展开。

笔者尝试了一种把词汇放在语境中,把文本的初步理解和信息梳理与词汇教学结合起来,再把词汇的词根、词源、思维与文化也融合进去,进行词汇教学。学生学起来兴趣比较浓厚,对于词汇从音、形、义等结合,从词源、词根、词缀的角度理解与掌握词汇,从文化与思维的角度深入理解和掌握词汇都有一些更好的学习。这样,词汇是立体的而非平面的,是丰富的而非单调的,是活泼的而非呆板的。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学习方法都有一些好处。

譬如,新教材(北师大版)第一单元的lesson three是关于张天支教的专题报道。

笔者把文本结构与词汇学习结合起来。首先让学生扫读课文,把课文的结构分划清楚。课文分为四部分(关于这个课堂生成,可以参看文章《》),然后每一部分设计一些填空练习。通过句式转换与语义转换,对课文的基本事实进行一个梳理。

笔者通过让学生阅读填空等方式,对学生的信息提取与加工进行引导、监测,然后此基础上进行词汇的深度教学。

譬如,笔者对课文的第二部分before being a volunteer teacher进行了几个填空练习:

He ______________ university and got a teacher's ___________ last year.

He was________ by some wonderful teachers to go and teach  where he was needed the most.

So he _______ and became a volunteer teacher in a village school.

And he was ________ to travel to the village because ________________.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填空练习。这几个句子把第二部分的整体内容基本勾勒了出来,提取出了该部分文本的基本信息,同时形成了一定的逻辑关系。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把握该部分内容的基本事实与逻辑关系,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新词汇上。通过聚焦词汇,让学生在句子中通过初步使用这些词汇,形成初步的感知。

接着,教师对所填的词进行一个必要的讲解。如graduate from,从gradegradualgraduallygraduategraduate from graduationundergraduatepostgraduate等词串出发,形成一个词汇网络,让词义的理据作支撑,形成语义群,让零散的词汇成为词汇序列,让原子化的信息成为结构化的知识。学生从熟词如grade逐渐过度到新词graduategraduate from,不断地搭建词汇支架,让学生从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中感受到词义的变化与演变,学生对这一个词群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学习。还譬如,inspire-inspiring-inspired-inspiration-inspirational,形成一个词汇网络,然后把这些词的用法进行一个语境化练习,继续以Zhang Tian 的文本为语境依托,进行转换表达,学生就能够深刻理解inspiringinspired之间的区别,为后面的语法学习做好铺垫。

当然,教师要适当领读这些词语,把音、形、义、词性的结合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对学情要精准把握,需要侧重那个方面要做到心中有数。

这是本人的一个尝试,既解决了词汇教学的问题,又把文本理解与梳理融合进去。充分体现了英语教学活动观。

不足之处,请多多批评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