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大量的语法与语法规则,这个老师……

 直通一线王国己 2022-01-06

面对大量的语法与语法规则,这个老师……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一般认为语法在语言之后,即现有语言,再有语法。也就是说,语法是人们对语言现象总结、提炼、概括之后得出的语言运用规则。在这些规则的指导下,人们可以更加轻松地认知语言现象并准确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传递思想,交流感情。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度甚至成为和词汇并列并通过词汇+语法的方式进行语言教学,即所谓的语法翻译法。语法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但通过长期的语言教学和语言运用,以及语言观察和研究,我们认为语法不仅仅是设计到对语法现象的概括与提炼,而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与语音、词汇、语篇和语用知识紧密相连,直接影响语音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P23)也就是把语法提升到了与语篇、语用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不仅仅是一些语言规则。

在我们看来,语法是人类认知成果的体现。而且是人类先验认知的体现。内置语法使得语言学习成为可能, 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与强制性。无论学习那种语言,这种内置语法即先验认知在无时无刻地起着作用,而对这种先验认知的描述与反思则能够强化语言学习的机制。

语法即思维,语法即认知,语法即心智。这是我们对语法的一个新的理解。譬如,S+V+O中,S必须是名词,无论代词、V-ingto+do还是所谓的名词性从句,之所以能够充当S,原因即在于它们都名词化了。即句法对词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句法决定了词法。词典里把词汇归为某种词性,是因为在语言运用中该形式更多地表现为名词,是个概率概念。也就是说,语法反映了人类内部心智结构。是人类运用先验知识对世界的知解的表征方式。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解释,为什么介词后面跟动词必须要加ing,因为介词后边必须要接名词,加ing就是要将该动词变为名词性质即名词化,才能够跟在介词后面作它的宾语。同样,介词后跟句子的话,就必须要将该句子名词化,这就是名词性从句产生的原因。同样的,从句要作一个动词的宾语,也同样得变成名词即名词化,因为句法要求宾语就必须是名词。句法对词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句法决定了词法。

通过这样的理解,语法被提高到认知的高度,内在语法是人类掌握语言的重大认知能力。尽管汉语与英语存在很多差别,但在内在语法上则非常相同。外显语法是内在语法的反映,内在语法具有恒定性和强制性,对外显语法进行规范,虽然外显语法更加变化多端,但只要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内在语法,外显语法就会变得更加有序。如主语的名词化,无论是being rich,还是to do还是What you have,种种形式,只要是去作主语,它就是名词性质的,即名词化了的。换句话说,当我们给学生讲解这些语法现象和语法规则时,只要讲明它是在进行名词化,才能够去作主语,这些语言现象与语法规则才能够得到更加清晰、充分的解释,立即减低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和认知负担,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语法规则,当学生学会去反思内在语法时,语言学习就会变得更加轻松自然。大量的语言现象就能够得到“集团式”的认知加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