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得讲点儿德

 直通一线王国己 2022-01-06
PANTONE
做人,得讲点儿德

做人,得讲点儿德

人是道德动物。在内在良知的规约下生活,这是人当过的生活。

康德认为,人应该这样行事,只要按照你同时愿意它成为一个普遍法则的准则去行动。在其《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里,做了充分的探讨。但这不是人类道德的最终答案。

潜规则的存在打破了康德的形而上学论述。人都是这样行动,普遍法则适用别人,个别准则适用自己。即说一套,做一套。伪君子太多了。

伪君子太多的缘故,就是变通。在有些地方,有权的制定规矩并以违反规矩为特权;有钱的变通规矩并以僭越规矩为荣耀;没钱没权的既不能制定规矩也不能变通规矩更不能违反规矩。

这叫计谋,智慧。名堂很大,很好听,见机行事,机变权变,灵活应对,八面玲珑,应对自如,随机应变……汉语中类似的词汇可以编一本小型词典。规则是面上的,变通是暗箱操作。暗箱操作永远干得过明面上的规则,明面上的规则规约着不知变通、没有门路变通者。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因为如此,才是需要谈判、妥协,在利益分配上进行一个相对公平的交易。正因为怕强者说了算,才需要制订规则。

换句话说,为了不让人类只重利益,才需要伦理、道德、信仰来规范;正因为不让强者说了算这种低等动物生存的法则成为人类的生存法则,才需要规则,保证强者和弱者享有公平的竞争机会和同等的发展条件,至于说,在平等的机会和同等的条件面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结果,这不能怪规则。

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从无规则到有规则,从有规则到更加公平的规则,从有更加公平的规则到有更加超越性追求的规则。这才有了普世价值观,普世原则……

德行是个动态过程,各方都在“因利而来”,都“想独占利益”这种邪恶思想的支撑下进行博弈,德行是个博弈的结果。规则,是博弈的结果。规则出来之后,就规约人的德行。所以,人类道德是个相对概念,上帝统序才是超越概念。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商业道德才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因为在中国古代社会,重农抑商的大意识形态下,商一直处于被压制的状况,所以商业道德并不发达。最多处于“童叟无欺”等萌芽阶段。而“童叟无欺也好”“诚实守信”也罢,在中国古代社会,都是为了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中取得生存之地的权宜之计,并没有多少高尚的成份。

商业道德还是其它什么行业道德,都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协商、妥协、博弈的结果。这种博弈并没有多少超越性的价值。因为这种博弈,基本都是人定睛于地上的东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