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辅行诀养生版

 辅行诀 2022-01-06

自序

由于体弱多病,一直在生病、吃药、打针中轮回,体质越来越差。上网搜索根治虚劳体质的方法,看到高人开示:求医不如求己,推荐熟读《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和《辅行诀》等中医经典,必能从经方中找到调理虚劳体质的药方和思路。于是朗读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各一百遍,由于经方太难学,又没有老师指导,所以还是没有入门,然后又把《辅行诀》朗读了一百遍,至此才明白原来经方的组方是有规律可循的,经方都是按照《汤液经法图》来配伍的,“大方”治疗多个脏腑并发症,是由“小方”组成的,“小方”是由单个脏腑的补味、泻味组合而成,“小方”一般有三、四味药组成。

网上有医家指出“学医不懂《辅行诀》,背遍汤剂也枉然”,通过我的学习经验来看,确实如此,《辅行诀》对学习中医经方非常重要,可以说《辅行诀》的特色是划重点:

1.辨五脏病的条文是《黄帝内经》里的内容,等于把《黄帝內经》里的相关重点提取出来了。

2.列出了25味需要重点学习的药物,其中的古代人参已绝种,酌情选用党参、沙参或白参等其它品种来代替。

3.《辅行诀》中收录的药方是已经失传的《汤液经法》里的药方,是经方的祖宗,并且明示《伤寒论》是张仲景根据“二旦、六神汤”撰写的,等于给《伤寒论》划出了重点。

4.总结了《汤液经法》的组方规律,绘制了《汤液经法图》。

遗憾的是《辅行诀》原书毁于文革“破四旧”,现在只有后人的回忆本,难免会有记错的地方。为了还原历史,确保准确,只能多方求证。从网上下载了一个版本,买了王雪苔编著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又买了张大昌(《辅行诀》献书者)的弟子衣之镖先生撰写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讲疏》,根据各书提供的相关信息,校订并删除了药方中的冗余药物,始得《辅行诀》精简版。

该养生版《辅行诀》,是精简版《辅行诀》的略说版,协助中医爱好者了解一点中医养生知识。想要深入学习的中医爱好者,建议多读原文(文言文)、多想、多悟,自己悟到的才是自己的,阅读别人的解读,虽然容易入门,但是往往也容易被误导而入了偏门,所以建议自己去朗读体悟,悟不通再参考一下略说内容,只能参考,因为避免不了会有解读失误的地方。

《辅行诀》相对于《伤寒论》来说,简明、易学,《辅行诀》直接标出药方是治疗五脏(心肝脾肺肾)中的某个脏的,或者是治疗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某个邪气的,把《辅行诀》烂熟于胸之后,再学习《伤寒论》就会大概知道其中药方的治疗方向,因为《伤寒论》中药方多数是根据《汤液经法》加减化裁而来的,而《辅行诀》收录的正是《汤液经法》中的重点药方,所以说学习经方要从《辅行诀》入手。《辅行诀》是经方的基础,《伤寒论》是经方的巅峰!

陶氏撰于2022年元旦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

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致令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不然,时日久旷,或变为损证,则生死转侧耳。谨将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庶几识别[无误]焉。

这一段是陶弘景的自述,陶弘景乃道家神仙,带着徒弟在山中修行,之所以叫《辅行诀》,是因为该书是为了“调养身体,辅助修行”,是为修道人而写。

一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䀮䀮无所见,耳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这一段是陶弘景从《黄帝内经》中摘抄的关于肝胆的疾病条文,字面上看表述的肝病的部分表现以及针灸治疗的方法,实际上也包括胆病,因为肝属脏,胆为肝对应的腑,脏腑之间互相影响。由此可知,肝胆以阳气为本,以宣发为用(《黄帝內经》关于肝之功用的表述为“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古代中医运用的是阴阳五行之理法来诊治疾病,肝胆类比五行中的木,为了便于理解,就以呼出氧气的树林类比为肝胆。

小泻肝汤

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干呕]者方:

枳实(熬) 芍药 生姜(各三两)

上三味,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

小泻肝汤对治的是肝胆之气过旺导致的某些疾病,这些疾病多是由怒气伤肝导致的。根据《汤液经法图》,可知小泻肝汤由两泻(酸)一补(辛)组成,味酸的枳实为泻肝方之君(酸泻肝),味酸的芍药为泻肝方之臣(酸泻肝),味辛的生姜为泻肝方之佐药(辛补肝)(药味属性参阅后面的25味药物)。

参考剂量:枳壳10克,赤芍10克,生姜10克(备注:古代的枳实是现代的枳壳,芍药有白芍和赤芍之分,白芍为补,赤芍为泻,本方为泻肝方,所以用赤芍),以水500毫升,煮取200-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大泻肝汤

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方:

枳实(熬) 芍药 生姜(,各三两) 黄芩 大黄 甘草(炙,各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大泻肝汤的病症比小泻肝汤的严重,过旺的肝火殃及了肝之子脏(心)和肝之母脏(肾),所以不仅要泻肝火,还要泻心火、泻肾火,因此,大泻肝汤由小泻肝汤加小泻心包汤之臣药(黄芩)和佐药(大黄),又加小泻肾汤之臣药(甘草)组成。之所以加的是泻心包方而不是泻心方,是因为后面的“辨心脏病证文并方”陈述有“经云:诸邪在心者,皆心代受”。

参考剂量:枳壳10克,赤芍10克,生姜10克,黄芩6克,大黄6克,甘草6克(备注:古代的枳实是现代的枳壳,白芍为补,赤芍为泻,本方为泻肝方,所以用赤芍),以水500毫升,煮取200-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小补肝汤

[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者方:

桂枝 干姜 五味子(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小补肝汤对治的是肝阳之气不足导致的某些疾病。根据《汤液经法图》,可知小补肝汤由两补(辛)一泻(酸)一化(甘)组成(味辛与味酸在肝胆的作用下化生味甘,故称甘为肝之化味),味辛的桂枝为补肝方之君(辛补肝),味辛的干姜为补肝方之臣(辛补肝),味酸的五味子为补肝方之佐药(酸泻肝),味甘的大枣为化味药(药味属性参阅后面的25味药物)。

参考剂量:桂枝10克,炮姜10克,五味子10克,小红枣12个(备注:红枣需要撕烂,便于煎出营养,干姜燥热易上火,用炮姜或筠姜代替),以水500毫升,煮取200-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心中悸者,[]桂枝一两半;冲气盛者,[]五味子一两半;头苦眩者,加术一两半;干呕者,去大枣,加生姜一两半;中满者,去枣;心中如饥者,还用枣咳逆、头[]痛者,加细辛一两半;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一枚,炮。(备注:加减法疑为后人添加或改编,只能参考。)

大补肝汤

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方:

桂心 干姜 五味子   代赭石(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旋覆花  竹叶(各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大补肝汤的病症比小补肝汤的严重,肝之阳气不足影响了肝之子脏(心)的血液循环功能,所以在小补肝汤的基础上加入了小补心汤的君臣佐药,组成了大补肝汤。

参考剂量:桂枝10克,炮姜10克,五味子10克,小红枣12个,代赭石10克,旋覆花6克,竹叶6克(备注:红枣需要撕烂,便于煎出营养,干姜燥热易上火,用炮姜或筠姜代替,代赭石和旋覆花需要包煎),以水1000毫升,煮取500毫升,分2-3次服完。

二 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

心病者,心胸内痛,[]下支满,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手少阴、太阳及舌下血者其变刺郄中血者。

邪在心,则病心中痛,善悲,眩仆,视有[]不足而调之。

经云:诸邪在心者,皆心代受,故证如是。

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这一段是陶弘景从《黄帝内经》中摘抄的有关心的疾病条文。心主血脉,以血为本,以通畅为用。古代中医运用的是阴阳五行之理法来诊治疾病,心类比五行中的火,为了便于理解,就以火热的太阳类比为心。

小泻心汤

治心中卒急痛,胁下支满,气逆攻膺背肩胛间,不可饮食,食之反笃者方:

龙胆草 栀子(打,各三两) []盐(如杏子大三枚,烧赤)

上三味,以酢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少顷,得吐[]瘥。

小泻心汤对治的是心血过热导致的某些疾病。根据《汤液经法图》,可知小泻心汤由两泻(苦)一补(咸)组成,味苦的龙胆草为泻心方之君(苦泻心),味苦的栀子为泻心方之臣(苦泻心),味咸的戎盐为泻心方之佐药(咸补心)。

参考剂量:龙胆草6克,栀子10克,大青盐3克(备注:戎盐的别名为大青盐),以水500毫升,煮取200-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大泻心汤

治暴得心腹痛,痛如刀刺,欲吐不吐,欲下不下,心中懊憹,胁背胸支满,[腹中]迫急不可奈[]方:

龙胆草 栀子(捣,各三两) 戎盐(如杏子大三枚)  苦参 升麻(各二两) 豉(半升)

上六味,以酢六升,先煮五味,得三升许,去滓。内戎盐,稍煮待消[],取二升,服一升。当大吐,吐已必[]泻下,即瘥

大泻心汤的病症比小泻心汤的严重,过热的心血殃及了心之子脏(脾胃)和心之母脏(肝胆),所以不仅要泻心血之热,还要泻脾胃和肝胆之热,因此,在小泻心汤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泻脾胃和肝胆之热的苦参、升麻和淡豆豉。

参考剂量:龙胆草6克,栀子10克,大青盐3克,苦参6克,升麻6克,淡豆豉10克(备注:戎盐的别名为大青盐,豉是淡豆豉的简称),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小补心汤

治胸[]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方:

栝蒌(一枚,捣) 薤白(八两) 半夏(半升,洗去滑)

三味以白酨浆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再服

小补心汤对治的是心血流通不畅导致的某些疾病。根据《汤液经法图》,可知小补心汤由两补(咸)一泻(苦)一化(酸)组成(味咸与味苦在心的作用下化生味酸,故称酸为心之化味),味咸的瓜蒌为补心方之君(咸补心),味咸的半夏为补心方之臣(咸补心),味苦的薤白为补心方之佐药(苦泻心),味酸的白䣬浆为化味药。

参考剂量:全瓜蒌10克,薤白10克,半夏10克,白酒10毫升(备注:若无生的旱半夏就买姜半夏代替,白䣬浆用白酒代替,对酒精过敏者用米醋代替),以水500毫升,煮取200-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大补心汤

治胸痹,心中痞满,气结在胸,时从胁下逆抢心,心痛无奈[]方:

栝蒌(一枚,捣) 薤白(八两) 半夏(半升,洗去滑) 枳实(熬) 厚朴(炙,各二两) 桂枝(一两)

味,以白酨浆一斗煮取四升,每服二升,日再。

大补心汤的病症比小补心汤的严重,心血循环不畅影响到了心之子脏(脾胃)的新陈代谢功能,所以在小补心汤的基础上加入了增强脾胃代谢功能的枳实、厚朴和桂枝。

参考剂量:全瓜蒌10克,薤白10克,半夏10克,枳实6克,厚朴6克,桂枝6克,白酒10毫升(备注:若无生的旱半夏就买姜半夏代替,白䣬浆用白酒代替,对酒精过敏者用米醋代替),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辨心包络病证文并方

[]气实者,受外邪之动也,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善笑不休;虚则血气少,善悲,久不已,发癫仆。

这一段描述的是关于心包的病状,心包以无形的形式(生理解剖看不到)存在于心脏周围以保护心脏,也叫心包气,相当于保护地球生命的大气层。心包以血之气为本,以通畅为用,替心承受外邪的侵扰(非心脏内生之邪)。

小泻心[]

治胸支满,心中跳动不安[者方]

黄连 黄芩 大黄(各三两)

上三味,以麻沸汤三升,渍一食顷,去滓,顿服。

小泻心包汤对治的是热邪侵扰心包(心包替心受邪)导致的某些疾病。根据《汤液经法图》,可知小泻心包汤由两泻(苦)一补(咸)组成,味苦的黄连为泻心包方之君(苦泻心),味苦的黄芩为泻心包方之臣(苦泻心),味咸的大黄为泻心包方之佐药(咸补心)(药味属性参阅后面的25味药物)。

参考剂量:黄连9克,黄芩9克,大黄9克,以水500毫升,煮取200-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大泻心[]

治心中怔忡不安,胸膺痞懑,口中苦,舌上生疮,面赤如新妆,或吐血,衄血,下血者方:

黄连 黄芩 大黄(各三两) 干姜(炮) 甘草(炙) 芍药(各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日二。

大泻心包汤的病症比小泻心包汤的严重,热邪不仅侵扰了心包,还殃及了心之母脏(肝胆),由于肝胆之邪极易传导给脾胃(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所以不仅要泻心包热,还要补脾胃、泻肝热,因此,大泻心包汤由小泻心包汤加小补脾汤之臣药(甘草)和佐药(炮姜),又加小泻肝汤之臣药(芍药)组成。

参考剂量:黄连10克,黄芩10克,大黄10克,炮姜6克,甘草6克,赤芍6克(备注:白芍为补,赤芍为泻,本方为泻心包方,所以用赤芍),以水500毫升,煮取200-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小补心[]

[]血气虚少,心中动悸,时悲泣烦躁,[]出,气噫,[不欲食][]结者方:

代赭石(烧赤,以酢淬三次,打) 旋覆花 竹叶(各两) 豉(一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小补心包汤对治的是心包气虚少导致的某些疾病。根据《汤液经法图》,可知小补心包汤由两补(咸)一泻(苦)一化(酸)组成(味咸与味苦在心的作用下化生味酸,故称酸为心之化味),味咸的代赭石为补心方之君(咸补心),味咸的旋覆花为补心方之臣(咸补心),味苦的竹叶为补心方之佐药(苦泻心),味酸的豆豉为化味药(药味属性参阅后面的25味药物)。

参考剂量:代赭石10克,旋覆花10克,竹叶10克,淡豆豉10克(备注:代赭石和旋覆花需要包煎,豉是淡豆豉的简称),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不安者,加代赭四两半;烦热汗出[不止]者,去豉,加竹叶[至四]两半身热还用豉;心[中窒痛者],加豉[至四]两半;气苦少者,加甘草[三两];心下痞满[不欲食]者,去豉,加人参一两半;胸中冷而多唾者,加干姜一两半;咽中介介塞者,加旋覆花[至四]两半。(备注:加减法疑为后人添加或改编,只能参考。)

大补心[]

治心中虚烦,懊憹不安,怔忡如车[]惊,饮食无味,干呕,气噫,时或多唾,其人脉结而微[者方]

代赭石(烧赤,入酢中淬三次,打) 旋覆花 竹叶  人参(各三两) 豉  甘草(炙) 干姜(各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

大补心包汤的病症比小补心包汤的严重,心包气的不足程度影响到了心之子脏(脾胃)的新陈代谢功能,所以在小补心包汤的基础上加入了小补脾汤的君臣佐药,组成了大补心包汤。

参考剂量:代赭石10克,旋覆花10克,竹叶10克,淡豆豉10克,党参15克,甘草6克,炮姜6克(备注:古代人参已绝种,用党参代替,干姜燥热易上火,用炮姜或筠姜代替,代赭石和旋覆花需要包煎,豉是淡豆豉的简称),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两次服完。

三 辨脾脏病证文并方

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脾病者,必腹满肠鸣溏泻,食不化;虚则身重,苦饥,肉痛,足痿不收,善瘛,脚下痛。

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皆调其三里。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这一段是陶弘景从《黄帝内经》中摘抄的关于脾胃的疾病条文,字面上看表述的脾病的部分表现以及针灸治疗的方法,实际上也包括胃病,因为脾属脏,胃为脾对应的腑,脏腑之间互相影响。由此可知,脾胃以阴阳两气为本,以运化为用,分开表述就是:脾以阳气为本、胃以阴气为本,脾胃以运化为用。古代中医运用的是阴阳五行之理法来诊治疾病,脾胃类比五行中的土。

小泻脾汤

治脾气实,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冷,脉微[者方]

附子(一枚,炮) 干姜 甘草(炙,各三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小泻脾汤对治的是寒邪伤脾导致的某些疾病。根据《汤液经法图》,可知小泻脾汤由两泻(辛)一补(甘)组成,味辛的炮附子为泻脾方之君(辛泻脾),味辛的干姜为泻脾方之臣(辛泻脾),味甘的甘草为泻脾方之佐药(甘补脾)(药味属性参阅后面的25味药物)。

参考剂量:炮附子10克,炮姜10克,甘草10克(备注:若无附子,买黑顺片代替,干姜燥热易上火,用炮姜或筠姜代替,寒邪太盛时用干姜祛寒温阳),以水500毫升,煮取200-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大泻脾汤

治腹中胀满,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方:

附子(一枚,炮) 干姜  甘草(炙,各三两) 大黄 芍药 黄芩(各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日二。

大泻脾汤的病症比小泻汤脾的严重,过盛的寒邪殃及了脾之子脏(肺)和脾之母脏(心),所以不仅要泻脾寒,还要泻肺寒、泻心寒,因此,大泻脾汤由小泻脾汤加小泻肺汤之臣药(大黄)和佐药(芍药),又加小泻心包汤之臣药(黄芩)组成。之所以加的是泻心包方而不是泻心方,是因为前面的“辨心脏病证文并方”陈述有“经云:诸邪在心者,皆心代受”。

参考剂量:炮附子10克,炮姜10克,甘草10克,大黄6克,赤芍6克,黄芩6克(备注:若无附子,买黑顺片代替;干姜燥热易上火,用炮姜或筠姜代替,寒邪太盛时用干姜祛寒温阳;白芍为补,赤芍为泻,本方为泻脾方,所以用赤芍),以水500毫升,煮取200-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小补脾汤

治饮食不化,[时自吐利,吐利已,心中苦饥][或心下]痞满,[无力,身重,足痿,善转筋]。脉微[]方:

人参 甘草(炙) 干姜(各三两) 白术(一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小补脾汤对治的是脾胃虚弱(脾之阳气不足、胃之阴气不足)导致的某些疾病。根据《汤液经法图》,可知小补脾汤由两补(甘)一泻(辛)一化(苦)组成(味甘与味辛在脾胃的作用下化生味苦,故称苦为脾胃之化味),味甘的人参为补脾方之君(甘补脾胃),味甘的甘草为补脾方之臣(甘补脾胃),味辛的干姜为补脾方之佐药(辛泻脾胃),味苦的白术为化味药(药味属性参阅后面的25味药物)。

参考剂量:党参15克,甘草10克,炮姜6克,白术6克(备注:古代人参已绝种,用党参代替,干姜燥热易上火,用炮姜或筠姜代替),以水500毫升,煮取200-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若脐上筑动者,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用术;心中悸者加茯苓一;渴欲饮者,加术至四两半;腹中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腹中痛者,加人参一;寒者,加干姜一(备注:加减法疑为后人添加或改编,只能参考。)

大补脾汤

[脾气大疲],饮食不化,呕吐下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动转],口中苦干渴,汗出,气[],脉微而[]结者方:

人参 甘草(炙) 干姜   []冬(各三两)  白  五味子 旋覆[](各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大补脾汤的病症比小补脾汤的严重,脾胃虚弱(脾之阳气不足、胃之阴气不足)之程度影响到了脾胃之子脏(肺)的呼吸功能,所以在小补脾汤的基础上加入了小补肺汤的君臣佐药,组成了大补脾汤。

参考剂量:党参15克,甘草10克,炮姜6克,白术6克,麦门冬10克,五味子6克,旋覆花6克(备注:古代人参已绝种,用党参代替,干姜燥热易上火,用炮姜或筠姜代替,旋覆花需要包煎),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四 辨肺脏病证文并方

肺虚则鼻息不利;实则喘咳,凭胸仰息。

肺病者,必咳喘逆气,肩息,背痛,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

邪在肺,则皮肤痛,发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第三椎旁,以手按之快然,乃刺之,取缺盆以越之。

[陶云]:肺德在收。[]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这一段是陶弘景从《黄帝内经》中摘抄的有关肺之疾病的条文。由此可知,肺以阴气为本,以肃降为用。古代中医运用的是阴阳五行之理法来诊治疾病,肺类比五行中的金,为了便于理解,就以能带来雨雪的乌云类比为肺。

小泻肺汤

治咳喘[上气],胸中迫满,不可卧者[]

葶苈子(熬黑,捣如泥) 大黄 芍药(各三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喘定止后服]

小泻肺汤对治的是燥邪伤肺导致的某些疾病。根据《汤液经法图》,可知小泻肺汤由两泻(咸)一补(酸)组成,味咸的葶苈子为泻肺方之君(咸泻肺),味咸的大黄为泻肺方之臣(咸泻肺),味酸的芍药为泻肺方之佐药(酸补肺)(药味属性参阅后面的25味药物)。

参考剂量:葶苈子10克,大黄10克,赤芍10克(备注:葶苈子需要包煎,白芍为补,赤芍为泻,本方为泻肺方,所以用赤芍),以水500毫升,煮取200-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大泻肺汤

治胸中有痰涎,喘不得卧,大小便闭,身面肿,迫满,欲得气利者[]

葶苈子(熬) 大黄 芍药(各三两) 甘草(炙) 黄芩 干姜(各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日二服。

大泻肺汤的病症比小泻肺汤的严重,肺之燥邪殃及了肺之子脏(肾)和肺之母脏(脾),所以不仅要泻肺燥,还要泻肾邪、泻脾邪,因此,大泻肺汤由小泻肺汤加小泻肾汤之臣药(甘草)和佐药(黄芩),又加小泻脾汤之臣药(干姜)组成。

参考剂量:葶苈子10克,大黄10克,赤芍10克,甘草6克,黄芩6克,炮姜6克(备注:葶苈子需要包煎,干姜燥热易上火,用炮姜或筠姜代替;白芍为补,赤芍为泻,本方为泻肺方,所以用赤芍),以水500毫升,煮取200-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小补肺汤

治汗出口渴,少气[不足息],胸中痛,脉虚者方:

麦门冬 五味子 旋覆花(各三两) 细辛(一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服一升,[日三服]

小补肺汤对治的是肺之阴气不足导致的某些疾病。根据《汤液经法图》,可知小补肺汤由两补(酸)一泻(咸)一化(辛)组成(味酸与味咸在肺的作用下化生味辛,故称辛为肺之化味),味酸的麦门冬为补肺方之君(酸补肺),味酸的五味子为补肺方之臣(酸补肺),味咸的旋覆花为补肺方之佐药(咸泻肺),味辛的细辛为化味药(药味属性参阅后面的25味药物)。

参考剂量:杭麦冬10克或川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旋覆花10克,细辛3克(备注:旋覆花需要包煎),以水500毫升,煮取200-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胸中烦热者,去细辛,加海蛤粉一两;若[胸中]闷痛者,还用细辛;咳不利,脉结者,倍旋覆花[]六两;[]眩冒者,去细辛,加泽泻一;咳而有血者,[去细辛],倍麦[][]六两;若烦渴[],去细辛,加粳米半升;涎多者,仍用细辛,[加半夏半升,洗](备注:加减法疑为后人添加或改编,只能参考。)

大补肺汤

治烦热汗出,少气[不足息],口干,耳聋,脉虚而快者方:

麦门冬 五味子 旋覆花   地黄(各三两) 细辛   竹叶 甘草(各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分四服,日三夜一[]

大补肺汤的病症比小补肺汤的严重,肺气不足的程度影响到了肺之子脏(肾)的闭藏功能(肾精虚少),所以在小补肺汤的基础上加入了小补肾汤的君臣佐药,组成了大补肺汤。

参考剂量:杭麦冬10克或川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旋覆花10克,细辛6克,生地黄10克,竹叶6克,甘草6克(备注:旋覆花需要包煎),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两次服完。

五 辨肾脏病证文并方

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

肾病者,必腹大胫肿,身重,嗜寝;虚则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阴股膝挛,髀胻足皆痛。

邪在肾,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项强痛,时眩仆。取之涌泉,昆仑,视有余血者尽取之。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这一段是陶弘景从《黄帝内经》中摘抄的有关肾之疾病的条文。由此可知,肾以精为本,以闭藏为用。古代中医运用的是阴阳五行之理法来诊治疾病,肾类比五行中的水,为了便于理解,就以能带来暖气流的海水类比为肾。

小泻肾汤

治小便赤少,[]腹满,[时足胫肿者方]

茯苓 甘草 黄芩(各三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小泻肾汤对治的是湿热伤肾导致的某些疾病。根据《汤液经法图》,可知小泻肾汤由两泻(甘)一补(苦)组成,味甘的茯苓为泻肾方之君(甘泻肾),味甘的甘草为泻肾方之臣(甘泻肾),味苦的黄芩为泻肾方之佐药(苦补肾)(药味属性参阅后面的25味药物)。

参考剂量:茯苓10克,甘草10克,黄芩10克,以水500毫升,煮取200-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大泻肾汤

治小便赤少,[]血,少腹迫满而痛,腰[中沉重]如折,耳鸣[]方:

茯苓 甘草 黄芩(各三两) 大黄  芍药 姜(各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日二温服。

大泻肾汤的病症比小泻肾汤的严重,肾之湿热殃及了肾之子脏(肝)和肾之母脏(肺),所以不仅要泻肾,还要泻肝邪、泻肺邪,因此,大泻肾汤由小泻肾汤加小泻肝汤之臣药(芍药)和佐药(干姜),又加小泻肺汤之臣药(大黄)组成。

参考剂量:茯苓10克,甘草10克,黄芩10克,大黄6克,赤芍6克,炮姜6克(备注:干姜燥热易上火,用炮姜或筠姜代替;白芍为补,赤芍为泻,本方为泻肾方,所以用赤芍),以水500毫升,煮取200-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小补肾汤

治虚劳失精,腰痛,骨蒸羸瘦,脉[]者方:

地黄 竹叶 甘草(各三两) 泽泻(一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日三服。

小补肾汤对治的是肾精虚少导致的某些疾病。根据《汤液经法图》,可知小补肾汤由两补(苦)一泻(甘)一化(咸)组成(味苦与味甘在肾的作用下化生味咸,故称咸为肾之化味),味苦的地黄为补肾方之君(苦补肾),味苦的竹叶为补肾方之臣(苦补肾),味甘的甘草为补肾方之佐药(甘泻肾),味咸的泽泻为化味药(药味属性参阅后面的25味药物)。

参考剂量:生地黄15克,竹叶10克,甘草10克,泽泻6克,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若小便[]者,去泽泻,加地榆一;若大便见血者,去泽泻,加伏龙肝如鸡子大;若[]遗精者,易生地黄为熟地黄二两;若小便冷,茎中痛,倍泽泻为二两;少腹苦迫急[],去泽泻,加牡丹皮一;小便不利者,仍用泽泻;心烦者,加竹叶;[]腹中热[],加栀子十四枚,打。(备注:加减法疑为后人添加或改编,只能参考。)

大补肾汤

治精气虚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虚热冲逆,头目眩,小便不利,[腹中急]脉软[而快]者方:

地黄 竹叶 甘草   桂枝(各三两) 泽泻  干姜 五味子(各两)

[上七味],以长流水一斗,煮取四升,温分四服,日三服夜一服。

大补肾汤的病症比小补肾汤的严重,肾精虚少的程度影响到了肾之子脏(肝)的宣发功能,所以在小补肾汤的基础上加入了小补肝汤的君臣佐药,组成了大补肾汤。

参考剂量:生地黄15克,竹叶10克,甘草10克,泽泻10克,桂枝10克,炮姜6克,五味子6克(备注:干姜燥热易上火,用炮姜或筠姜代替),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两次服完。

此篇所列大泻汤法,悉是加子脏臣使者,如《难经》之意,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所列大补汤法,即小补汤法加益其所生、制其所克、助以母气者。备注:这段总结出自《辅行诀》藏经洞本

这一段总结了前面多数大泻汤和大补汤的组方规律。

六 五脏泻方

陶曰:[]有泻方五首,以救诸病误治,[致生][]者也

泻肝汤

救误用吐法,其人神气素虚,有痰澼呕不止,惊烦不宁[]方:

枳实(熬) 芍药 []赭石 旋覆花 竹叶(各三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根据误用催吐之法的药方组成可知,吐法会导致肝邪盛和心包气虚,所以需要泻肝和补心包气。药方的前两味是小泻肝汤之君臣,后三味是小补心包汤之君臣佐。条文中有“惊烦不宁”,《汤液经法图》有“酸苦除烦”的治法,枳实和芍药味酸,竹叶味苦,正好可以酸苦除烦,这种“组合疗烦”之法有待复兴。

参考剂量:枳壳10克,赤芍10克,代赭石10克,旋覆花10克,竹叶10克(备注:古代的枳实是现代的枳壳,白芍为补,赤芍为泻,本方为泻肝方,所以用赤芍;代赭石和旋覆花需要包煎),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泻心汤

救误用清下,其人阳气素实,外邪乘虚陷入,致心下痞满,食不下,利反不止,[雷鸣腹痛]方:

黄连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干姜(各三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根据误用下法的药方组成可知,下法会导致心包受邪和脾胃虚弱,所以需要泻心包和补脾胃。药方的前两味是小泻心包汤之君臣,后三味是小补脾汤之君臣佐。条文中有“心下痞满”,《汤液经法图》有“苦辛除痞”的治法,黄连和黄芩味苦,干姜味辛,正好可以苦辛除痞,这种“组合疗痞”之法有待复兴。

参考剂量:黄连6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甘草10克,炮姜6克(备注:古代人参已绝种,用党参代替,干姜燥热易上火,用炮姜或筠姜代替),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泻脾汤

救误用冷寒,其人阴气素实,阳气不行,致腹中滞胀,反[]寒不已[]方:

附子(炮) 干姜 麦冬 五味子 旋覆花(各三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根据误用寒凉的药方组成可知,寒凉之品会导致脾受邪和肺气虚,所以需要泻脾和补肺。药方的前两味是小泻脾汤之君臣,后三味是小补肺汤之君臣佐。条文中有“腹中滞胀”,《汤液经法图》有“辛咸除滞”的治法,附子和干姜味辛,旋覆花味咸,正好可以辛咸除滞,这种“组合疗滞”之法有待复兴。

参考剂量:炮附子10克,炮姜6克,麦门冬10克,五味子10克,旋覆花10克(备注:若无附子,买黑顺片代替,干姜燥热易上火,用炮姜或筠姜代替;旋覆花需要包煎),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泻肺汤

救误用火法,其人血素燥,致令[神识]迷妄如痴,吐血、衄血、胸中烦满,气结[不畅者]方

葶苈子(熬黑,捣如泥) 大黄 生地黄 竹叶 甘草(各三两)

[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根据误用火法的药方组成可知,火法产生的燥热之邪会导致肺热和肾气虚,所以需要泻肺和补肾。药方的前两味是小泻肺汤之君臣,后三位是小补肾汤之君臣佐。条文中有“人血素燥”,《汤液经法图》有“咸甘除燥”的治法,葶苈子和大黄味咸,甘草味甘,正好可以咸甘除燥,这种“组合疗燥”之法有待复兴。

参考剂量:葶苈子10克,大黄10克,生地黄15克,竹叶10克,甘草10克(备注:葶苈子需要包煎),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泻肾汤

救误用汗法,其人阳气素虚,致令[阴气逆升],心中悸动不安,冒,汗出不止[]方:

茯苓 甘草 桂枝 姜 五味子(各三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根据误用汗法的药方组成可知,过度发汗会导致肾气受邪和肝气虚,所以需要泻肾和补肝。药方的前两味是小泻肾汤之君臣,后三位是小补肝汤之君臣佐。条文中有“阴气逆升”,《汤液经法图》有“甘酸除逆”的治法,茯苓和甘草味甘,五味子味酸,正好可以甘酸除逆,这种“组合疗肾气逆”之法有待复兴。

参考剂量:茯苓10克,甘草10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五味子10克,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此篇所列泻汤法,前两味是本君臣,后三味是其所生之补方。此所谓邪实则正虚之意,泻实则补之也。备注:这段总结出自《辅行诀》藏经洞本

这一段总结了误治之方的组方规律。

七 救五脏诸劳损病方

陶云:[经方有救]诸劳损病方,亦有五首,然综观其要义,盖[]不外虚候方加减而已,录出以备修真之辅,拯人之危[][]其方意深妙,非俗浅所识。缘诸损候,藏气互乘,每挟滞实,药味寒热并行,补泻相参,先圣遗奥,出人意表。汉晋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华佗、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异,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这一段提到下面的虚劳病方出自《汤液经法》,并指出张机(即张仲景)和华佗等名医都是根据《汤液经法》中的方子加减治病的。

(备注:五脏虚劳病方,《辅行诀》各版本的内容均不同,无法体现出组方规律,通过书读百遍,口念耳闻,感而遂通,必有所悟,发现虚劳方的组方规律是:一药为克本脏小泻方之臣,一药为克本脏小补方之君,一药为本脏小补方之臣,余药为补本脏之菜、果、谷、畜等食物,可知,虚劳病方是食疗方,药物只是佐料。)

养生补肝汤

治肝虚筋极,腹中坚澼,大便閟塞[]方:

大黄(四两)  麦门冬  干姜各三两) 韭叶(切,一把) 李(五颗)  胡麻油(一升) 

[],以水五升,[]前五味,取得升,去滓将麻油倾入,乘热,急以桑枝三枚,各长尺许,不住手搅,令与药和合为度,共得三升,温分三服,一日尽之。

根据《汤液经法图》可知,补肝汤本应使用入肝的辛温之药(比如桂枝),由于肝虚至极,虚不受补,所以不能直接补肝,而是通过调理肺来间接补肝:大黄味咸泻肺,麦门冬味酸补肺,味咸与味酸在肺的作用下化生味辛,辛味正好是补肝的(间接补肝法)。本方中,干姜是小补肝汤中的臣药,韭菜是入肝之菜,李子是补肝的果实,胡麻油简称麻油,由补肝的芝麻(属谷物)榨取而得,作为食疗方,本方以麻油(谷物精华)为君。

食疗参考剂量:大黄10克,麦门冬10克,炮姜6克,韭菜200克,李子5个,桑枝3克,麻油10毫升或适量,以水500毫升,先煮前面六味,煮取200-300毫升,取出药汁后添加麻油,搅拌均匀,分两次服完。

补心汤

治心劳脉极,心中烦悸,神识慌惚[]方:

甘草(四两)   地黄   旋覆花(各三两)  杏,去核) 薤白二升,切) 豉(半斤)

[上六味],以清酒四升,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日三。

根据《汤液经法图》可知,补心汤本应使用入心的味咸之药(比如代赭石),由于心虚至极,虚不受补,所以不能直接补心,而是通过调理肾来间接补心:甘草味甘泻肾,地黄味苦补肾,味甘与味苦在肾的作用下化生味咸,咸味正好是补心的(间接补心法)。本方中,旋覆花是小补心包汤中的臣药,薤白是入心之菜,杏子是补心的果实,豆豉简称豉,由一种补心的小豆(属谷物)发酵而得,作为食疗方,本方以豆豉(谷物精华)为君。

食疗参考剂量:甘草10克,地黄15克,旋覆花10克,杏子5个,薤白10克,豆豉15克,黄酒10毫升(备注:旋覆花需要包煎),以水500毫升,煮取200-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建中补脾汤

治脾虚肉极,羸瘦如柴,腹中拘急,四肢无力[]方:

芍药(六两)  []   甘草炙,各二两) 生姜两) 黄饴(一升) 大枣(十枚,掰)(备注:原方中大枣数量为15,取自脾土的河图数5与10之和。关照某些人的认知偏好,取小建中汤中的大枣数量12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火,令消已,温服一升,日尽之。

根据《汤液经法图》可知,补脾汤本应使用入脾的味甘之药(比如人参),由于脾虚至极,虚不受补,所以不能直接补脾,而是通过调理肝来间接补脾:芍药味酸泻肝,桂枝味辛补肝,味酸与味辛在肝的作用下化生味甘,甘味正好是补脾的(间接补脾法)。本方中,甘草是小补脾汤中的臣药,生姜是入脾之菜,大枣是补脾的果实,黄饴又称饴糖,由补脾的多种谷物发酵而得,作为食疗方,本方以饴糖(谷物精华)为君。该方被张仲景改名为“小建中汤”,收录在《伤寒论》里。

食疗参考剂量:白芍15克,桂枝10克,甘草6克,生姜15克,小红枣12个,饴糖30克(备注:白芍为补,赤芍为泻,本方为补脾方,所以用白芍;红枣需要撕烂,便于煎出营养;如果买不到饴糖,用葡萄糖粉代替),以水700毫升,先煮前面五味,煮取300-400毫升,取出药汁放入饴糖,搅拌使得饴糖溶化,或者加热药汁促使饴糖溶化,分两次服完。

宁气补肺汤

治肺虚气极,烦热,汗出,口舌渴[]

黄芩   代赭石   五味子各三两)  桃仁(三枚)  葱白(三茎,切)  

[]以水七升,和苦酒二升,共煮升,分服,昼三夜一服

根据《汤液经法图》可知,补肺汤本应使用入肺的益阴之药(比如补肺汤中的麦门冬),由于肺虚至极,虚不受补,所以不能直接补肺,而是通过调理心包气来间接补肺:黄芩味苦泻心包,代赭石味咸补心包,味苦与味咸在心的作用下化生味酸,酸味正好是补肺的(间接补肺法)。本方中,五味子是小补肺汤中的臣药,葱白是入肺之菜,桃仁是补肺的果实,苦酒是醋的别称,由补肺的麦子(属谷物)发酵而得,作为食疗方,本方以醋(谷物精华)为君。

食疗参考剂量:黄芩10克,代赭石10克,五味子10克,桃仁3个,新鲜葱白30克,醋20毫升或适量(备注:代赭石需要包煎),以水700毫升,煮取300-4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固元补肾汤

治肾虚精极,遗精,失溺,气乏[无力,不可动转]唾血咯[]方:

干姜  人参 竹叶(各两) 栗仁十枚,打去皮  三颗) 

[],以清浆二升,水七升升,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根据《汤液经法图》可知,补肾汤本应使用入肾的味苦之药(比如地黄),由于肾虚至极,虚不受补,所以不能直接补肾,而是通过调理脾胃来间接补肾:干姜味辛泻脾,人参味甘补脾,味辛与味甘在脾胃的作用下化生味苦,苦味正好是补肾的(间接补肾法)。本方中,竹叶是小补肾汤中的臣药,葫芦秧是入肾之菜(葫是葫芦的简称,本方用的是葫芦秧),栗仁是补肾的果实,清浆水是由补肾的谷物发酵而得,五谷中大豆是补肾的,所以可用豆浆代替清浆水,作为食疗方,本方以豆浆(谷物精华)为君。

食疗参考剂量:炮姜6克,党参10克,竹叶6克,栗仁10个,葫芦籽10克,豆浆100毫升或适量(备注:古代人参已绝种,用党参代替,干姜燥热易上火,用炮姜或筠姜代替;葫芦没有销售的,买葫芦籽代替),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五劳诸方,皆虚中夹实,所谓正虚则生邪实也。上五汤皆建中意,五行以土为本,制以所官之主,承以所生之同,其道备矣。备注:这段总结出自《辅行诀》藏经洞本

这一段总结了虚劳病方的组方规律。

陶云:经云:毒药攻邪,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谷为养,五畜为益,尔乃大汤之设。今所录者,皆小汤耳。若欲作大汤者,补肝汤内加羊肝,补心加鸡心,补脾加牛肉,补肺加犬肺,补肾加猪肾,各六两,即成也。

这一段介绍了怎么做补劲更强的食疗方,就是加动物的脏器或肉,加肉的话,肉就成了君药。现代人多虚火,而肉会助火,需要适可而止。

陶隐居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检用]诸药之要者,可默契经方之旨焉。

这一段解释了收录几十个汤液经方的原因,陶弘景带着徒弟在山中修行,收录这些常用经方是为了“预防灾疾之用”。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

这一段解释了下面的25味常用药很重要。

味辛皆属木,桂为[]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阳起石[为水](备注:依《辅行诀》藏经洞本补入阳起石

根据所列的五个辛味药可知,在已经失传的按照五行分类的本草书籍中,凡是具有“生阳祛寒”药性的都归类为木(辛):桂枝生肝阳,蜀椒(花椒)生心阳,姜生脾阳,细辛生肺阳,阳起石生肾阳。如果前面的方剂中有味辛之药而不包括在这5个中,均是根据“生阳祛寒”的药性推定,不再赘述。

味咸皆属火,旋覆[][]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根据所列的五个咸味药可知,在已经失传的按照五行分类的本草书籍中,凡是具有“推陈致新”药性的都归类为火(咸):旋覆花促进心血推陈致新,大黄促进肝气推陈致新,泽泻促进脾胃新陈代谢,厚朴促进肺气推陈致新,硝石促进肾气推陈致新。如果前面的方剂中有味咸之药而不包括在这5个中,均是根据“推陈致新”的药性推定,不再赘述。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门]冬为金,茯苓为水。

根据所列的五个甘味药可知,在已经失传的按照五行分类的本草书籍中,凡是具有“补气伐邪”药性的都归类为土(甘):人参补脾气,甘草补肝气,大枣补心气,麦门冬补肺气,茯苓伐肾邪。如果前面的方剂中有味甘之药而不包括在这5个中,均是根据“补气伐邪”的药性推定,不再赘述。

味酸皆属金,五味[][]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根据所列的五个酸味药可知,在已经失传的按照五行分类的本草书籍中,凡是具有“伐邪益阴”药性的都归类为金(酸):五味子益肺阴,枳实伐肝邪,豆豉伐心邪,芍药益脾阴,薯蓣(山药)益肾阴。如果前面的方剂中有味酸之药而不包括在这5个中,均是根据“伐邪益阴”的药性推定,不再赘述。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根据所列的五个苦味药可知,在已经失传的按照五行分类的本草书籍中,凡是具有“祛火燥湿”药性的都归类为水(苦):地黄祛肾火,黄芩祛肝火,黄连祛心火,白术燥脾湿,竹叶祛肺火。如果前面的方剂中有味苦之药而不包括在这5个中,均是根据“祛火燥湿”的药性推定,不再赘述。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五脏六腑]内损,学者当[深契焉]

再次强调,上面的25味药很重要,需要研究透彻。下图是陶弘景绘制的汤液经法图。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备注:原图的左旋和右旋箭头,由张大昌添加,故删除)

此乃陶弘景根据《汤液经法》的组方规律,以及当时流行的“本体-功用”学说,绘制的汤液经法图,“本体-功用”学说随着佛教由汉代传入中国,盛行于陶弘景所在的南北朝时期,在那之前,盛行的是“阴阳五行”学说,而中医就是根据“阴阳五行”的理法来诊治疾病的,下图是还原为“阴阳五行”学说的汤液经法图: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五脏有阴阳,比如:肾阴主一身之阴,肾阳主一身之阳。甘酸除肾气之

木——肝:辛味补肝、酸味泻肝、辛酸化甘,辛味与酸味在肝的作用下化生甘味,甘味补脾、甘味泻肾,甘味又参与到脾肾的化生中;

火——心:咸味补心、苦味泻心、咸苦化酸,咸味与苦味在心的作用下化生酸味,酸味补肺、酸味泻肝,酸味又参与到肝肺的化生中;

土——脾:甘味补脾、辛味泻脾、甘辛化苦,甘味与辛味在脾的作用下化生苦味,苦味补肾、苦味泻心,苦味又参与到心肾的化生中;

金——肺:酸味补肺、咸味泻肺、酸咸化辛,酸味与咸味在肺的作用下化生辛味,辛味补肝、辛味泻脾,辛味又参与到肝脾的化生中:

水——肾:苦味补肾、甘味泻肾、苦甘化咸,苦味与甘味在肾的作用下化生咸味,咸味补心、咸味泻肺,咸味又参与到心肺的化生中。

酸苦甘辛咸,相互组合化生,生命不息,化生不止!化生不止,生命不息!此乃“五味变化之用”。

八 二旦六神大小汤

[隐居]曰: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山林僻居,仓卒难防外感之疾,日数传变,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间,[]可疏忽。若能深明此数方者,则庶无蹈险之虞也,今亦录而识[]

这一段陶弘景陈述道:针对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产生的疾病,《汤液经法》中有下面的对治之药方,张仲景根据这些药方加减化裁撰写了《伤寒论》,疗效可靠,后人都用《伤寒论》来诊治疾病,在山中修行,难免会得外感病,所以把这些方剂也收录到《辅行诀》里,以备急需。

旦汤

治天行[病]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两,切)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服已]啜热粥饭一器,以助药力。稍[]令汗出,不可令流漓,则病不除也。[若不汗出,可随服之,取瘥止]。若加饴一升,为正阳旦汤。

陶弘景在后面总结说“阳旦者,升阳之方”,可知,阳旦汤是治疗“少阳”相火(心火是君火,其他的是相火)不足之方,少阳分“足少阳(胆)”和“手少阳(三焦)”,小阳旦汤中有补“足少阳(胆)”气的桂枝(参阅前面的25味中药),所以小阳旦汤是补胆气之方,其君药为辛温的桂枝。张仲景把小阳旦汤改名为“桂枝汤”,收录在《伤寒论》里。(备注:解释一下为什么从是“少阳”论治,因为“三阳”分别是太阳(三阳)、阳明(二阳)和少阳(一阳),可知少阳只有一阳,少阳最幼、最弱,幼弱的“少阳”最需要帮助生发成长!)

参考剂量: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甘草6克,小红枣12个(备注:白芍为补,赤芍为泻,本方为补方,所以用白芍,红枣需要撕烂,便于煎出营养),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小阴旦汤

治天行[病]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已,如人行三四里时,令病啜白酨浆一器,以助药力,身热去,利自止也。

陶弘景在后面总结说“阴旦者,扶阴之方”,可知,阴旦汤是治疗“厥阴”相火(心火是君火,其他的是相火)过旺之方,厥阴分“足厥阴(肝)”和“手厥阴(心包)”,小阴旦汤中有清泻“足厥阴(肝)”火的黄芩(参阅前面的25味中药),所以小阴旦汤是祛肝火之方,其君药为黄芩。张仲景把小阴旦汤中的生姜去掉,改名为“黄芩汤”,收录在《伤寒论》里。(备注:解释一下为什么是从“厥阴”论治,因为“三阴”分别是太阴(三阴)、少阴(二阴)和厥阴(一阴),可知厥阴只有一阴,厥阴最柔、最嫩,火一烤就蔫了,柔嫩的“厥阴”最需要扶助祛火降温!)

参考剂量:黄芩10克,赤芍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小红枣12个(备注:白芍为补,赤芍为泻,本方为泻肝火方,所以用赤芍,红枣需要撕烂,便于煎出营养),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大阳旦汤

治凡病汗[]出不止,气息惙惙,身[]力,恶风凉,腹中拘急,不欲[]食,皆宜此方。若脉虚大者,为更切证也。

黄芪(五两) 人参 桂枝 生姜(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六两) 大枣(十二枚) 饴(一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内饴,更上火,令烊已。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陶弘景在后面总结说“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可知,阳旦汤是补“少阳”相火(心火是君火,其他的是相火)不足之方,少阳分“足少阳(胆)”和“手少阳(三焦)”,大阳旦汤不仅有补“足少阳(胆)”气的桂枝,还有补“手少阳(三焦)”气的黄芪,陶弘景明确指出“以黄芪为主”,所以大阳旦汤是补“手少阳(三焦)”相火之方,其君药为甘温的黄芪。张仲景把大阳旦汤中的人参去掉,改名为“黄芪建中汤”,收录在《伤寒论》里。(备注:解释一下为什么是从“少阳”论治,因为“三阳”分别是太阳(三阳)、阳明(二阳)和少阳(一阳),可知少阳只有一阳,少阳最幼、最弱,幼弱的“少阳”最需要帮助生发成长!)

参考剂量:黄芪15克,党参15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生姜10克,甘草6克,小红枣12个,饴糖30克(备注:古代人参已绝种,用党参代替;白芍为补,赤芍为泻,本方为补方,所以用白芍;红枣需要撕烂,便于煎出营养;如果买不到饴糖,用葡萄糖粉代替),以水800毫升,先煮前面七味,煮取400毫升,取出药汁放入饴糖,搅拌使得饴糖溶化,或者加热药汁促使饴糖溶化,分两次服完。

大阴旦汤

治凡病头目眩,[咽中干,每喜]干呕,食不下,心中烦满,胸胁支痛,往来寒热[]方:

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生姜(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四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一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重上火,缓缓之,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陶弘景在后面总结说“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可知,阴旦汤是治疗“厥阴”相火(心火是君火,其他的是相火)过旺之方,厥阴分“足厥阴(肝)”和“手厥阴(心包)”,大阴旦汤不仅有清泻“足厥阴(肝)”火的黄芩,还有治疗“手厥阴(心包)”火的柴胡,陶弘景明确指出“以柴胡为主,”所以大阴旦汤是治疗“手厥阴(心包)”火过旺之方,其君药为柴胡。张仲景把大阴旦汤中的芍药去掉,改名为“小柴胡汤”,收录在《伤寒论》里。(备注:解释一下为什么是从“厥阴”论治,因为“三阴”分别是太阴(三阴)、少阴(二阴)和厥阴(一阴),可知厥阴只有一阴,厥阴最柔、最嫩,火一烤就蔫了,柔嫩的“厥阴”最需要扶助祛火降温!)

参考剂量:柴胡25克,党参15克,黄芩10克,赤芍12克,生姜10克,甘草6克,小红枣12个,半夏10克(备注:古代人参已绝种,用党参代替;白芍为补,赤芍为泻,本方为泻火方,所以用赤芍,红枣需要撕烂,便于煎出营养),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小青龙汤

治天行[病],发热恶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脉紧者方:

麻黄(三两) 杏仁(半升,[]) 桂枝(二两) 甘草(炙,一两半)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八合。必令汗出彻身,不然恐邪[]不尽散也。

陶弘景在后面总结说“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根据传统文化“左青龙,有白虎”可知,左青龙代表东方,对应肝木,《黄帝內经》关于肝之功用的表述为“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因此可知,青龙汤治疗的是肝胆伤寒之方,其君药为麻黄。张仲景把小青龙汤改名为“麻黄汤”,收录在《伤寒论》里。

参考剂量:生麻黄10克,杏仁12克,桂枝8克,甘草6克,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大青龙汤

治天行[病],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喘咳不已者[]

麻黄(去节) 细辛 芍药 甘草(炙) 桂枝(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 干姜(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陶弘景在后面总结说“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根据传统文化“左青龙,有白虎”可知,左青龙代表东方,对应肝木,《黄帝內经》关于肝之功用的表述为“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因此可知,青龙汤治疗的是肝胆伤寒之方,其君药为麻黄。张仲景把大青龙汤改名为“小青龙汤”,收录在《伤寒论》里。

参考剂量:生麻黄10克,细辛6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桂枝10克,五味子6克,半夏15克,干姜10克,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小白虎汤

治天行热病,大汗[]不止,口舌干燥,饮水数升不已,脉洪大者方:

石膏(如鸡子大,打,绵裹) 知母(六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先以水一斗,熬粳[],熟讫去米。内诸药,煮取六升,温服二升,日三服。

陶弘景在后面总结说“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根据传统文化“左青龙,有白虎”可知,右白虎代表西方,对应肺金,所以白虎汤治疗的是肺燥之方,其君药为石膏。张仲景把小白虎汤改名为“白虎汤”,收录在《伤寒论》里。

参考剂量:石膏35克,知母15克,甘草6克,大米20克(备注:石膏需要包煎,粳米用大米代替),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大白虎汤

治天行热病,心中烦热,时自汗出,[]舌干[],渴欲饮水,时呷嗽不已,久不解者方:

石膏(如鸡子大一枚,打) 麦门冬(半升)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半夏(半升) 生姜(二两,切) 竹叶(三大握)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米熟讫[去米],内诸药,煮至六升,去滓,温服二升,日三服。

陶弘景在后面总结说“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根据传统文化“左青龙,有白虎”可知,右白虎代表西方,对应肺金,所以白虎汤治疗的是肺燥之方,其君药为石膏。张仲景把大白虎汤中的生姜换为人参,改名为“竹叶石膏汤”,收录在《伤寒论》里。

参考剂量:石膏35克,麦门冬20克,甘草6克,大米20克,半夏10克,生姜10克,竹叶15克(备注:石膏需要包煎,粳米用大米代替),以水1000毫升,煮取5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小朱鸟汤

治天行热病,心气不足,内生烦热,坐卧不安,时下利纯血如鸡鸭肝者方: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锭) 黄连(四两) 黄芩 芍药(各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连、芩、]三物,取三升,去滓。内胶,[更上火],令烊尽,[取下][]小冷,下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陶弘景在后面总结说“朱鸟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上面条文的开头就强调“心气不足”,可知朱鸟汤是清心火、滋心阴之方,鸡子黄是其君药。张仲景把小朱鸟汤改名为“黄连阿胶汤”,收录在《伤寒论》里。

参考剂量:鸡蛋黄2个,阿胶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白芍10克(备注:白芍为补,赤芍为泻,心气不足宜补之,所以用白芍;鸡子黄即是鸡蛋黄,切记要等药汁冷却降温之后再放鸡蛋黄进去搅拌,否则鸡蛋黄变成了鸡蛋花,将失去药效),先用水500毫升煎煮黄连、黄芩和芍药,煮取200-300毫升,再倒入烊化好的阿胶,等药汁降温后倒入鸡蛋黄搅拌均匀,分两次服完。

大朱鸟汤

治天行[热病][重下]恶毒[],痢下纯血,日数十行,蠃瘦如柴,心中不安,腹[中绞急],痛如刀刺[]方: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锭) 黄连(四两) 黄芩 芍药(各二两) 人参(两) 干姜(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连、芩、姜等五],得四升讫,内醇苦酒升,再煮至四升讫,去滓。次内胶于内,更上火,令烊。取下,待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即成。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参考剂量:鸡蛋黄2个,阿胶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白芍10克,党参15克,炮姜6克(备注:古代人参已绝种,用党参代替,干姜燥热易上火,用炮姜或筠姜代替;鸡子黄即是鸡蛋黄,切记要等药汁冷却降温之后再放鸡蛋黄进去搅拌,否则鸡蛋黄变成了鸡蛋花,将失去药效),先用水600毫升煎煮黄连、黄芩、芍药、党参和炮姜,煮取300毫升,再倒入烊化好的阿胶,等药汁降温后倒入鸡蛋黄搅拌均匀,分两次服完。

小玄武汤

治天行病,肾气不足,内生虚寒,小便不利,腹中痛,四肢冷者方: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干姜(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陶弘景在后面总结说“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上面条文的开头就强调“肾气不足”,可知玄武汤是温肾阳、渗寒湿之方,炮附子是其君药。张仲景把小玄武汤中的干姜换成生姜,收录在《伤寒论》里,宋本《伤寒论》里叫“真武汤”。

参考剂量:茯苓15克,白芍15克,白术10克,炮姜6克,炮附子10克(备注:白芍为补,赤芍为泻,肾气不足宜补之,所以用白芍,干姜燥热易上火,用炮姜或筠姜代替),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大玄武汤

治肾气虚疲,少腹中冷,腰背沉重,四肢清,小便不利,大便鸭溏,日十余行,气惙力弱者方:

茯苓(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 芍药(二两) 干姜(二两)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参考剂量:茯苓15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炮姜6克,炮附子10克,党参15克,甘草6克(备注:古代人参已绝种,用党参代替,白芍为补,赤芍为泻,肾气不足宜补之,所以用白芍,干姜燥热易上火,用炮姜或筠姜代替),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小勾陈汤

治天行热病,脾气不足,饮食不化,腰痛,下痢方:

甘草(三两) 干姜 人参(各二两) 大枣(六枚,去核)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小勾陈汤条文的开头就强调“脾气不足”,可知小勾陈汤补脾气之方,甘草是其君药。

参考剂量:甘草10克,生姜10克,党参10克,红枣6个(备注:古代人参已绝种,用党参代替,干姜燥热易上火,用生姜代替,红枣需要撕烂去核,以便煎出营养),以水500毫升,煮取200-3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大勾陈汤

治天行热病,脾气虚,邪热入里,腹中雷鸣切痛,呕吐下利不止者方:

甘草 人参(各三两) 半夏(升,洗去滑) 生姜(切,二两) 黄芩(二两) 黄连(二两) 大枣(十二枚,去核)

[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温服二升,日三。

大勾陈汤条文的开头就强调“脾气虚”,比小勾陈汤的“脾气不足”更严重,根据病症表现,在小勾陈汤的基础上加入了黄芩、黄连和半夏,组成了大勾陈汤。张仲景根据不同的并发症,调整了相关药物的剂量,分别命名为“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和“生姜泻心汤”,收录在《伤寒论》里。

参考剂量:甘草10克,党参15克,半夏15克,生姜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小红枣12个(备注:古代人参已绝种,用党参代替,红枣需要撕烂去核,以便煎出营养),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两次服完。

小腾蛇汤

治天行热病,胃气素实,邪气不除,腹满而喘,汗出不止者方:

枳实(三两) 厚朴(二两) 甘草(二两) 芒硝(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三味至二升许,去滓,内芒硝,待焰已,顿服之。

小腾蛇汤条文的开头就强调“胃气素实”,胃以阴气为本,喜润恶燥,胃气素实就是胃火大,胃燥热,所以小腾蛇汤是除胃热之方,以寒凉的芒硝为君。

参考剂量:枳壳10克,厚朴6克,甘草6克,芒硝10克(备注:古代的枳实是现代的枳壳),以水500毫升,先煮前三味药,煮取200-300毫升药汁,在药汁中加入芒硝搅拌溶化,分两次服完。

大腾蛇汤

治天行热病,邪热不除,大腑閟结,腹中大满实,汗出而喘,时神昏不识人,宜此方,急下之方:

枳实(三两) 厚朴  甘草 大黄 葶苈(熬黑,打如泥) 大枣   芒硝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六味至四升,去滓,内芒硝,待焰化已,温服二升

大腾蛇汤的条文中提到“大腑閟结”,大腑即是三焦,小腾蛇汤只是胃燥热,大腾蛇汤更严重,三焦也燥热堵塞了,所以在小腾蛇汤的基础上又加了清热泻下的药。张仲景提取方中的枳实、厚朴、大黄、芒硝和甘草,组合了三个承气汤收录在《伤寒论》里,分别叫“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参考剂量:枳壳10克,厚朴6克,甘草6克,大黄10克,葶苈子10克,小红枣12个,芒硝10克(备注:古代的枳实是现代的枳壳,葶苈子需要包煎,红枣需要撕烂,以便煎出营养),以水800毫升,先煮前面六味药,煮取400毫升药汁,在药汁中加入芒硝搅拌溶化,分两次服完。

陶云: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

陶弘景在这一段总结概述了上面方剂的治疗脏腑及其君药。有医家指出“学医不懂《辅行诀》,背遍汤剂也枉然”,下面根据外感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小结一下:

1. 小阳旦汤治疗(肝)胆火不足,邪入侵导致的某些疾病;

2. 大阳旦汤治疗三焦火不足,邪入侵导致的某些疾病;

3. 小阴旦汤治疗肝火过旺,邪入侵导致的某些疾病;

4. 大阴旦汤治疗心包火过旺,邪入侵导致的某些疾病;

5. 大、小青龙汤治疗的是邪伤肝导致的某些疾病,小青龙汤和大青龙汤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并发症;

6. 大、小白虎汤治疗的是邪伤肺导致的某些疾病,小白虎汤和大白虎汤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并发症;

7. 大、小朱鸟汤治疗的是暑湿伤心导致的某些疾病,小朱鸟汤和大朱鸟汤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并发症;

8. 大、小玄武汤治疗的是寒湿伤肾导致的某些疾病,小玄武汤和大玄武汤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并发症;

9. 小勾陈汤补脾气,大勾陈汤治疗湿热伤脾导致的某些疾病;

10. 小腾蛇汤泻胃热,大腾蛇汤治疗三焦燥热导致的某些疾病。

九 救五脏中恶卒死方

陶隐居云:中恶卒死者,皆脏气被壅,致令内外隔绝所致也,神仙[]开五窍以救卒死中恶之方[五首,录如](备注:现代的急救都是拨打120,所以下面的急救方失去了使用价值

点眼[以通肝气]

治跌仆,腰,[挫闪],气[血着]滞,作痛[一处],不可欠伸[动转]方:

矾石烧赤,取冷,研为细粉。每用少许,以酢蘸,[]目大眦,痛在左则点右眦,痛在右则点左眦,当大痒,[]泪大出则愈。

吹鼻以通[]气:

治诸凡卒死,息闭不通者,皆可用[此法活]之。

皂角刮去皮弦,用净肉,火上炙燥,如大一,细辛根等分,共为极细末。每用苇管吹鼻[]少许,得嚏则活也。

着舌[通心气]

治中恶,[]心痛,[手足逆冷者],顷刻[]杀人,看其人唇舌青紫者及指甲青冷者是。

硝石(五钱匕) 雄黄(一钱匕)

[上二味],共为极细末,[启病者舌],着[散一匕于]舌下,少时即定,[若有涎出,令病者]随涎咽下必愈。

启喉以通脾气:

治过食难化之物,或异品有毒,宿积不消,毒势攻注,心腹痛如刀搅。

赤小豆 瓜蒂(各等分)

共为散,每用咸豉半升,以水二升,煮豉,取一升,去滓,内散一匕,顿服,少顷当大吐则瘥。

启喉方:救误食诸毒及生冷硬物,宿积不消,心中痛疼方赤小豆、瓜蒂各等分,为散讫,加盐豉少许,共捣为丸,以竹箸[启病者]齿,温水送入口中,得大吐即愈

熨耳以通肾气:

治梦魇不寤。

烧热汤二升,入戎盐七合,令烊化已,切葱白十五茎内汤内,视汤再沸,即将葱取出,捣如泥,以麻布包之,熨病者二耳,令葱气入耳,病者即寤也。

灌耳方:救饮水过,小便闭塞,涓滴不通方烧汤一斗,入戎盐一升,葱十五茎,莫令葱太热,勺汤,指试不太热,即灌耳中。令病者侧卧,以一盆着汤,承耳下薰之,少时小便通,立愈

上五方,乃神仙救急之道,若畜病者,可倍用之。

估计有些读者看完了《辅行诀养生版》还是不知道用哪些方剂,因为现代人不习惯于阅读文言文,下面挑选几个实用性较强的方剂简单说一下,供参考。

养生进补文化在中华文化圈由来已久,一谈到“进补”往往就想到人参,那就从人参讲起。古书上记载的人参通常是指“上党”这个地区在古时候生长的人参,现在上党地区(长治市)已经不长人参了,上党人参绝种了。虽然古代人参已绝种,无法品尝其药性,但是古书上有人参药性的记载,《神农本草经》载有“人参:味甘,微寒”,根据《汤液经法图》可知,甘是脾的补味、甘是肝的化味、甘是肾的泻味。先说甘补脾,甘味可以补脾或补胃,后面的“微寒”确定了是补胃的,因为寒属阴,根据同气相求,微寒补胃阴(胃以阴气为本,简称胃阴)。补胃阴的往往伤脾阳(脾以阳气为本,简称脾阳),因为脾胃是一对矛盾综合体(脾苦湿,胃苦燥,补胃阴的副作用是增脾湿,补脾阳的副作用是增胃燥),所以需要对脾胃进行补泻相参,参考《辅行诀》中收录的经方,含有人参的方剂,都有祛脾湿建脾阳的生姜或干姜,因此可以推定,古代人参的主要作用是补胃阴。再说甘是肝的化味,化味具有补益的效果,所以味甘可以补肝阳(肝以阳气为本,简称肝阳)。最后说一下甘泻肾,泻肾之邪气的结果是补了肾。综上可知,古代上党人参的功效是“补胃之阴气,补肝肾之阳气”,久服延年益寿,遗憾的是,这种“阴阳同补”的古代人参已绝种。说完古代人参,再说现代人参,看看现在的人参可以全面替代古代人参不?现在的人参主要是指东北人参,作为药用的人参通常是白参和红参,红参是白参的炮制品,本质一样,只是红参温阳助火的效果更强。现在的人参“味甘性温”,味甘,跟古代人参一样,说明现在的人参也可以补肝肾之阳气,性温就不能补胃之阴气了,只能补脾之阳气,所以现在的人参的功效是“补肝脾肾之阳气”。由于现在的人参不能“阴阳同补”,补阳气的效果太强,所以很多人吃了人参会上火,甚至鼻孔流血。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现代人参只能代替古代人参的部分功效。

下面谈谈人参的吃法,有句话叫“参无姜枣草不久”,意思是说吃人参不放生姜、红枣和甘草的话,人参的药力就不持久,等于“人参穿肠过”,如果放了姜枣草,那正好是《辅行诀》中的小勾陈汤,壮补脾气的。由于现在的人参只能代替古代人参的部分功效,吃多了容易上火,所以需要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参考剂量:白参3克,甘草6克,红枣6个,生姜10克或3片(红枣需要撕烂去核煎煮,因为枣核性热助火。如果选用中药免煎颗粒,参考剂量为:人参3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10克)。

小勾陈汤针对的是脾气虚,这种单纯气虚的人比较少,气血两虚相对较多,补气血的方剂一般的中医人都知道孙思邈的生脉饮,生脉饮由人参、麦门冬和五味子组成,如果人参、麦门冬和五味子组成的药方能够生气血而叫生脉饮,那么《辅行诀》里面的大补脾汤就可以叫大生脉饮,因为生脉饮的三味药都在大补脾汤里(大补脾汤由人参、甘草、干姜、白术、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组成),所以补气血除了可以选用生脉饮之外,还可以选择大补脾汤,并且大补脾汤补气血的力度更猛,其实只要知道脾胃是气血化生之源,就知道大补脾汤可以强补气血。前面已经分析了,古代那种“阴阳同补”的人参已绝种,现在通常用党参代替人参使用,大补脾汤参考剂量:党参15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白术6克,麦门冬10克,五味子6克,旋覆花6克,如果要使用人参版大补脾汤,可以从白参3克开始实验,以不上火为度,随症加减,嫌煮药麻烦的,可以购买中药免煎颗粒。

补气血的大补脾汤虽好,但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人,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随证选方。现在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往往不仅是气血虚的问题,而是更严重的阴虚火旺体质,比如庞大的“三高”人群,“三高”的主因是虚火旺。虚火一般指的是肾虚火,因为肾阴主一身之阴,肾火旺必然影响到其他脏腑。根据“金生水”的治疗策略,可以通过补肺来补肾,我选择的是大补肺汤加味,由于自己胃火旺导致口腔溃疡周期性发作,所以加了祛胃火的石斛,另外血虚比较严重,加了补血的丹参,我的调理虚火旺的剂量是:川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旋覆花10克(包煎),细辛6克,生地黄10克,竹叶10克,甘草10克,石斛10克,丹参10克。这是调理方,如果服药期间又出现其他症状再随症加减或换方治疗。

再来略说一下中医的分类,从大的方面来看,《辅行诀》和《伤寒论》属于经方,使用经方思路,基于《汤液经法》方,加减化裁而成的药方属于经方(比如陶弘景提到的当时的几位大医),《辅行诀》里的药方本身就是从《汤液经法》里摘抄的经方。《汤液经法》失传后的各大名家的组方属于时方,时方的组方思路与经方的组方思路不太一样,主要体现在《汤液经法》图拐角的五种治法——甘酸除逆,咸甘除燥,辛咸除滞,苦辛除痞,酸苦除烦。有人会说现在也有用《伤寒论》治病的,这五种治法应该还在啊,其实不然,使用《伤寒论》治病的医生都是套方,套用《伤寒论》中的药方,所以学习《伤寒论》的都要求朗读几百上千遍,甚至要求熟练背诵,这样才能在医疗实践中熟练套方,由于经方的组方思路失传了,所以不知道怎样配伍经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了便于理解,拿“甘酸除逆”举个例子,比如肾虚火旺,一般开小补肾汤(主治欲火攻心,大欲频发,虚劳失精,由地黄、竹叶、甘草和泽泻组成)滋阴祛火,如果病症没有解除怎么办?时方的思路是加大剂量、增加滋阴祛火的品种,来个大包围,通常由十几味药组成,而经方思维不是这样的,针对肾气逆上,经方的思维是通过“甘酸除逆”来解决,所以在小补肾汤中加五味子等组成大补肾汤(由地黄、竹叶、甘草、泽泻、桂枝、干姜和五味子组成)或大补肺汤(由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细辛、地黄、竹叶和甘草组成),小补肾汤中的甘草与加入的五味子正好组合成“甘酸除逆”之法,这种组方思路的好是可以标本兼治。就像北极冰川开裂泄漏温室气体甲烷到大气中,时方的思路是清理泄漏到大气中的甲烷,而经方的思路是一方面清理泄漏的甲烷,另一方面把开裂的冰川给封堵上,以绝后患,“甘酸除逆”之法相当于封堵泄漏点。比如常见的口腔溃疡,多数是虚火导致的,吃了滋阴祛火的药,暂时好了,下个月或过一段时间又长了,医生会告诉你这是复发性口腔溃疡,无法根治,医生说的没错,“甘酸除逆”之法失传了,确实不知道怎么根治。有人会疑问,《辅行诀》都出土几十年了,怎么那些医生不去学习使用呢,那是因为《辅行诀》中的药方,《伤寒论》里大部分都有,除了汤液经法图,而《汤液经法》失传了,汤液经法图在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没有出现过,无法鉴定真伪,况且陶弘景用当时盛行的佛教术语(体用学说)来绘制汤液经法图,而现在的医生不学佛法,不知道作何理解,所以就不去研究了。为了便于理解,我前面已经把汤液经法图转换成“阴阳五行版”,愿意运用的可以参考。如果学习经方的话,必定要运用汤液经法图,否则只能片面理解经方的方意,不学习汤液经法图,连“甘酸除逆,咸甘除燥,辛咸除滞,苦辛除痞,酸苦除烦”的治疗思路都不知道,而这些组方思路镶嵌在每个经方里。比如,由三味药(石膏、知母、甘草)和大米组成的白虎汤,药虽少,但是治疗燥热的效果特别,就是因为白虎汤里镶嵌了“咸甘除燥”之法(石膏味咸,甘草味甘)。据某熟读《伤寒论》3000遍的门派透露,遍阅古往今来所有《伤寒论》注解本,发现只有陶弘景领悟了《伤寒论》,由此可知,没有汤液经法图的加持,连《伤寒论》都不能完全理解,又谈何熟练应用?难道要一直套方用下去?况且往后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病种。

最后推荐两本书。由于道在医中,医在道中,医与道同源,所以学习一下《道德经》很有必要,由于很多人不乐意阅读文言文,推荐阅读《老子略说》(胡涂医著)这个白话版。

唐朝大医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由于医与易同根,所以需要学习一点《易经》知识,推荐阅读《医易闲话》(胡涂医著)。

自  嘲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

    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继绝学,寿夭量福祸。

    论到中医衰亡时,怒指乾坤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