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书序言选编

 zqbxi 2022-01-06

一、赵慎修之明万历版《胶州志》序

  余阅传至韩宣子聘鲁,观书于太史氏曰:“周礼尽在鲁。”今郡邑志即古史遗,镜往证今,厥系顾不重欤?然善治者日识识簿书,期会间,每于此谢未遑,使遐轨湮沦。将考据亟反之,靡由治,不古若奚怪也!

  我胶即古介国。自汉立胶东西郡,渤海汪洋,腾晖千古,高山峻岭,郁乎相望。其间名世若董仲舒、苏长公,土著若盖公、庸生皆腾茂蜚英,辉映前后,乃迄无志载。矧国家二百年来,州人夙称朴厚,庆历而还,时俗浸薄,因其风会日趋于下,则夫为志以考古维风。信不可缓,我先君海壑尝有志焉而未逮,适际我余大夫松野公来守滋土,留意邦典,诸废次第修举,毅然以规创为己任,曰:“志不信,今曷由传后。”于是广咨旁稽,揽溟陬之胜概则详地理,考沿革之往迹则明建置,崇报反则类祠祀,察生殖则悉田赋,寓规劝则列官师,表忠节则纪人物,重录进则著选举,赏鸿裁则戢艺文,纲举目张,汇登而确载焉。是役属草于博士弟子员李绰然、崔一风、宋一奇、高瀚、李君宠辈,搜括纂集,一禀裁于我公,分类成帙,凡为目八。将寿诸梓,瞩余叙,余郡人也,弗获辞。

  夫志识也,备观览而昭劝惩。后之吏斯土者可瞩而兴,生其间者亦可鉴而奋,将不为董、苏、庸、盖也乎?裨益非浅鲜也,不直行简己耳。

  万历十九年辛卯,赐进士第中宪大夫,河南按察使司副史,郡人清廓赵慎修撰。

  附:赵慎修,字敬思、清廓,明胶州人,进士,曾任盐城知县,扬州知府,后任河南副按察使。

  二、黄嘉善之明万历版《即墨县志》序

  夫志者,志其事,其取意有所观采,以明作者之志也。先王定寰宇沿革九州,沧海而东咸青分也。吾莱子国属焉。即墨又莱子属,以其地临墨水,故名。虚危之度,实在边鄙,故俗朴而俭,非货物交易之区;仅采山钓海之利,诵法诗书,桑麻长焉。三大夫余烈讽讽;王、郑之徒,其风采有可想见逮迩。不然,沂灾既作,廛堵不伦,诗书未坠,桑麻之业邈矣!田赋未悉当,户子艰之,以是称疲,疲久而顽,岂天性然哉!于是邑大夫咸以为难,是未究其原矣。燕南许君,以他邑移吾邑大夫。大夫人境,务求便民业以裕民财,还迁徙而劝耕稼,未期年,而民称足。河阳公所谓必得人而起之,岂虚语哉?先是郡大夫罗公,奉部使者檄来握是篆时,乃属邑博杜公籍邑志。亡何,大夫至。大夫既先民务,而境内宴然,百废具兴矣;爰督籍是志,亦已业卒。山川疆画,则击毂摩肩而称盛矣!青衿翩翩,庠序兴焉。树艺日蕃,蚕绩日盈,先公我侯田赋无怠输矣!孤女抱洁、义士含恩,逸文逸传,按图苦指诸掌,观感而各有兴焉。则是志也,关吾墨岂浅鲜哉!余独谓他日司守者之私淑,则三大夫之绩可稽,大夫之政化,以被吾属暨吾民者无己。吾又幸王、郑之流风嚼然在目,则吾属洎吾青衿子弟,当无为前贤累矣,咸相勖焉。

  万历庚辰秋,知叶县事、邑人黄嘉善书。

  附:黄嘉善,字惟尚,号梓山,明代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明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初任叶县知县,历任大同知府、宁夏巡抚,累官至兵部尚书。

  三、顾炎武之《崂山志》序

  劳山,在今即墨县东南海上,距城四五十里,或八九十里。有大劳、小劳,其峰数十,总名曰劳。志言,秦始皇登劳盛山,望蓬莱。因谓此山一名劳盛,而不得其所以立名之义。按《南史》明憎绍隐于长广郡之崂山,则字或从山。又《汉书》成山作盛山,在今文登县东北,则劳、盛自是两山,古人立言尚简。齐之东偏,三面环海,其斗人海处,南劳而北盛,则尽乎齐东境矣。其山高大深阻,磅礴二三百里,以其僻在海隅,故人迹罕至。凡人之情以罕为贵,则从而夸之,以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其说云:吴王夫差登此山,得《灵宝度人经》。考之《春秋传》,吴王伐齐,仅至艾陵,而徐乘率舟师,自海道人吴之日,不知度人之经将焉用之。余游其地,观老君、黄石、王乔诸迹,类皆后人之所托名,而耐冬、白牡丹花在南方亦是寻常之物。惟山深多生药草,而地暖能发南花。自汉以来,修真守静之流,多依于此,此则其可信者。乃自田齐之末,有神仙之论,而秦皇汉武谓真有此人,在穷山巨海之中,于是神仙之祠遍于海上,万乘之驾常在东莱,而劳山之名至此起矣。夫劳山,皆乱石崾岩,下临大海,逼仄难度,其险处土人犹罕至焉。秦皇登之,是必万人除道,百官扈从,千人拥挽而后上也。五谷不生,环山以外,土皆疏瘠,海滨斥卤,仅有鱼蛤,亦须其时,秦皇登之,必一郡供张,数县储,四民废业,千里驿骚而后上也。于是齐人苦之,而名曰劳山也,其以是,夫古之圣王劳民而忘之,秦皇一出游,而劳之名传之千万年,然而致此则有由矣。《汉书》言,齐俗夸诈,自太公管仲之余,其言霸术已无遗策。而一二智慧之士,倡为遇怪之谈,以耸动天下之听,彼其意,不过欲时君拥慧,辨士诎服,以为名高而已,岂知其患之至于此也。故御史黄君居此山之下,作《崂山志》未成,其长君朗生修而成之,嘱余为序。黄君在先朝,抗疏言事有古人节概,其言盖非夸者。余独考崂山之故,而推其立名之旨,俾后之人,有所鉴焉。

  昆山顾炎武亭林撰。

  附:顾炎武,明清之际学者、思想家。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后,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明亡后,怀着匡复故国的目的,遨游北方大地,历时25年,行程数万里。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客死他乡,卒年70岁。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等。

  四、罗竹风之《平度县志》序

  方志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由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经过综合、归纳、分析所创建的方志学体系,我们应当加以继承和发扬,并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整旧出新,建立具有我国时代特色的新方志学。

  方志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说它古老,因为源远流长,连绵不断;说它年轻,是指建立完整的科学体系而言,特别是今天我们更缺乏这一方面的实践和知识。方志属于历史和地理相互交叉的边沿,内涵极丰富而又庞杂,从地理沿革、历史变迁、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人口增减、特产名物、名胜古迹、方言演化、天灾人祸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县志是通志(省志)的资料来源,通志又是通史的基础。县志从各个侧面分编撰写,可以了解某一范围的概貌;合而为一,便是这一地区的全部历史。

  所谓“盛世修志”,因为只有在比较稳定的环境下,物阜民康,在经过调查研究,充分掌握有关资料,并明确修志目的,搭好框架,物色集中一部分编纂队伍之后,才能着手进行。这在兵荒马乱、人心惶惶不安时,是难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一部二十四史,都是新兴王朝为前代修史,概莫能外。这次编修《平度县志》,若从1949年全国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算起,已经经过三十八年;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中央提出“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促进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已取得显著成就。这样,修志才是可能的。近年来,各地纷纷提出编修县志,正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这绝不是什么偶然“头脑发热”所能奏效的。

  方志象“明镜高悬”,可以供广大群众借鉴,知兴衰,辨是非,进而有所对比。知道过去,了解现在,向往未来。在旧社会,不管是历代王朝也好,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也好,或者国民党统治时期也好,平度广大群众,无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终年辛勤劳动,尚难温饱。“平度州十年九不收”,天灾人祸频仍,在万不得已时,只好背井离乡。有的“一条扁担下关东”;有的流落外县,为地主老财打长工;更惨的是妻离子散,死无葬身之地。这是一部用血泪写成的悲惨历史,男女老少都当牢记。但平度的老乡们骨头是硬的,当中华民族遭受外来侵略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它也是胶东最早发动游击战争的地区之一,并且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平度人民是无亏于炎黄子孙这一光荣称号的,我们应引以自豪!

  现在呢,更是今非昔比了。平度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一百二十三万的一个大县,过去啼饥号寒,现在却“换了人间”。全县人民大都吃上了面粉,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农村人均年收人600元以上,若以五口之家计算,就有3000多元。乡村与城市不同,粮食、蔬菜自已种,食油用花生或大豆交换,日常花费较城市低,因而多有余款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或经营副业增加财富。这种富裕生活,与过去相比,真是“一个在三十三重天堂,为玉皇大帝盖瓦,一个在九十九层地狱,替阎王老子挖煤”!

  《平度县志》以确凿的历史,通过新旧对比,使群众理清历史的脉络,得知幸福来之不易,更加启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建成更加完满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这正是新县志所要达到的目的,我相信,它也一定能够达到这个目的。

  新的《平度县志》,在县委、县府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几年准备、筹划、编撰之后,全书共分二十九编,近九十万字,现已出版成书。这是全县值得庆祝的一件大喜事,它将永远载人人类史册,深人人心,万古流传。作为平度的一个公民,对于生育、培养我成长的故乡本土,必将怀着最真挚的感情,衷心祝愿它昌盛繁荣。我谨以兴奋、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写下这些话,就算《平度县志》的一篇“前言”或“序”吧。

  罗竹风

  附:罗竹风,山东平度市蟠桃乡七里河子人。中共党员,1937年参加革命,1940年任平度县长,建国后,代理上海出版局局长。先后任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会长、《汉语大词典》主编、《辞海》常务副主编、上海市语文学会会长,是国内著名的学者、语言学家。1992年11月病逝于上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