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天眼”登上《自然》封面,解决恒星形成经典问题

 Triumph 2022-01-06

图片来源:Wiki Commons, CC BY-4.0

1 月 6 日凌晨,《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称“中国天眼”)的最新成果。中国科学院与来自多国的科学家合作,通过 FAST 平台,采用 FAST 首席科学家李菂 2003 年开创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HINSA)方法,首次获得星前核(prestellar core)包层中的高置信度的塞曼效应(Zeeman effect)测量结果。研究发现,星际介质具有连贯性的磁场结构,异于标准的恒星磁场模型预测,为解决恒星形成三大经典问题之一的“磁通量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证据

星前核是能够形成恒星的致密分子云。恒星磁场的标准模型猜测,恒星形成过程中,磁场和引力相互抗衡。分子云密度越高的地方,引力和磁场也都越强。按照该模型,恒星形成过程中,引力和磁场不断拉扯,直到磁通量相对于质量逐渐减弱,需要上千万年。

李菂 2003 年基于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Arecibo Observatory)观测,发现星际云分子云存在 HINSA 的塞曼效应,由此该塞曼效应被认为有潜力应用于分子云磁场的探测。FAST 极强的探测暗弱中性氢源的能力使其成为可能。新研究成功测量了星前核 L1544 分子云包层的磁场强度,发现与恒星磁场标准模型的预测结果不同——从恒星外围的冷中性气体,到原恒星核,星际介质的磁场方向和强度都大致均匀、连续。李菂由此指出,恒星形成时间的预测从上千万年减少到了百万年。(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