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不是创作,就是玩儿

 小元元 2022-01-06

图片

过去的人,搭建房子做家具,不自己动手,也会请来木工做。而在生产流水线化的今天,居住于都市,特别是人口众多的中国都市,几乎很难接触到这样的场面了。于是大家开始向往起这些传统的生活方式。

图片

朱力和陈雷雨这两个发小也不例外。长大后的他们,一个在杭州经营着一家网络商店,一个在上海朝九晚五。有一天朱力给对方发了一张做木工的照片,巧的是对方也在做一样的事。后来他们就一起开设了这间叫做作物的木工坊。工作日时,作物是朱力和陈雷雨的创作空间;周末时,作物开设木工课程,帮助爱好者们学习制作一些小物件。

图片

图片

学过设计的朱力,之前在杭州经营年轻设计师的原创作品,帮助他们在商业化市场中保持一些自由的创作。然而生性内向的他意识到现实和他自由创作的理想状态的差距。于是卖了店,去乡下找了间农民房,置办了点设备,开始玩起木工,只因为这是一种一个人能完成的东西,并且能以实体的方式记录时间。

图片

做管理出身的陈雷雨,则是五六年前因为想购买一个很简单的原木茶几却不得,开始在网络上关注起木工,继而自己动手学习制作,就一直持续下来。从做管理到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木制品艺术指导,再到和好友创办作物,他认为相比过去要学个三五年才能出师,现代木工已经因为机械化简单很多,人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即便在大城市。

图片

图片

木作具有一种肢体带来的乐趣。所以他们在做的,“不叫创作,就是玩”。相同爱好的人聚集一起,做一做东西,聊一聊天,这是作物最理想的状态。除了制作出作品带来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认真动手制作的时候,那一刻心里只有你在做的东西。木作,“通过一个动作让你安下心来,又可以让你发挥想象力,就像小时候捏泥人,一捏就一下午,就这么简单。

图片

图片

两位好朋友,一间木工坊。生活不在别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