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儋州东坡书院

 徒步去月球 2022-01-07

它是海南文脉的圣殿与丰碑,集萃了苏东坡晚年治学与做人的思考

社会与视界

发布时间: 2021-03-22 22:12

作者 海军山 文/图

多次到过儋州东坡书院,每一次来都有别样的感受,书院景致越来越美,人文气息渐浓。苏东坡晚年在儋州谪居3年的家——东坡书院早已扩成了园中园,田园耕读的韵味也更加浓郁。更名为“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后,原先占地只有40余亩的东坡书院更成为其中的精华景点与必游之地。

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大门

东坡书院外的景色

一、晚年是一部流浪史,也是一部心性历炼史

对于熟读或喜爱苏东坡诗词的游客来说,有机会前来瞻仰与感受享誉文坛的北宋大文豪的生平事迹,也是一次极富诗意洗礼,与心灵熏陶的文化之旅。

苏东坡自小才情横溢,给世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与耳熟能详的经典名篇。苏东坡生性乐观豁达,为官谦和爱民,其人格魅力也同样备受世人景仰与爱戴。

一代文宗苏东坡

苏东坡在他的《念奴娇》一词中意气飞扬,充斥着指点江山的豪情,渴望报国立业的家国情怀跃然纸上。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唱毕,更是激起无数想建功立业的士子心头的强烈共鸣。

但命运弄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苏东坡,晚年却颠沛流离,不断遭贬谪,既是一部“流浪史”,也是一部为人处世的“历炼史”。他从黄州、惠州到儋州,一路向南,渐行渐远,直至天涯。不断远离当时北宋的政治中心与自己的初心,人生无常,苏东坡当时的内心想必是极为煎熬与痛苦的,若是他没有了坚强的意志,恐怕他连海南岛都到不了。

二、潜心于教化育人,成就海南第一个进士

公元1097年,苏东坡风仆尘尘赶到海南儋州中和镇(当时的府城驻地),第一年,并没有像样的落脚地,苏东坡当时虽没有被一撸到底,还有名义上的官职傍身,但实际上已成为一个无权管事的闲人,当地官府一时也没有特别好的地方安置他。

黎子云(左)与苏东坡交流的塑像

苏东坡只好先在城外找个地方搭了一间简易房落脚,地点也就是东坡书院的附近,与当时城外士绅黎子云成了邻居,一住就是经年。直到第二年,当地知府介入,黎子云也损资助其盖新盖新,苏东坡将其取名为“载酒堂”,包括了载酒亭与一个小荷花池。借此安身讲学,或与文友交流。而载酒之名,就取自于“载酒问字”的典故。

东坡私塾

现在的东坡书院,占地数十余亩,围墙之内的亭台楼阁、池塘、花园、廊道、厢房、别院、东坡私塾、水井等设施一应俱全,规模还算宏大。这是后来历朝历代不断进行修缮与增补而来的。

载酒亭、载酒堂与荷花池

北宋之年,儋州所在的琼西还是蛮荒之地,当地的经济、文化很落后,不但读书人极少;甚至连用于教学的科考经典书籍都缺少。这也是为什么从隋朝开考科举,至苏东坡前来海南的四百年间,海南就没有出过一个进士的主要原因。

载酒堂建好之后,苏东坡又面临一个艰巨的任务,要编教材。他只好一方面把自己的诗词编成教材与讲义,又将科考的一些重要经典书籍,如《论语》等编撰出来。在三年的时间里,要完成教材编撰与学堂讲学,自己还要进行大量诗词的创作等,可见当时时间很紧,工作量很大。

但苏东坡可以骄傲的是,这一切他完全做到了,成效还不错!他的两个学生很争气,一人考取了举人功名,另外一个学生符确更是了不得,后来高中进士,成为海南历史上首个进士。遗憾的是,苏东坡却没能等到这一天的到来,就先行故去。

三、3年讲学开启海南文脉,与海南结下不解之缘

苏东坡身体力行地在海南传经讲学,很快就让载酒堂(书院)成为当时琼西文坛焦点与文化中心。而现在书院内展示有许多苏东坡当年在书院讲学、治学、劳动、生产与生活的实物。多方位、多角度再现了苏东坡在儋州生活的各个片段。

正堂的东坡雕像

这是苏东坡人生最后三年中一段极为珍贵的时光,对当时的海南来说也意义非凡。苏东坡对海南西部普及教育、传播文化等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确实值得海南永远铭记与缅怀。

后来的《琼台纪实史》对此也给予高度的评价:“宋苏文忠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公启之。”

公元1100年,苏东坡接到朝庭赦免诏令,得以北归。在途经江苏常州时,与友人久别重逢,当晚接风宴上,两人开怀痛饮。可能是舟车劳顿,又或者是过度暴饮暴食,回到住处不久,苏东坡就患上“急症(急性胃肠炎?)”,吐泻不止,最终医治无效,一代文坛巨星就此陨落。

偏厢房,东坡与士人交流的地方

这突然的变故,当时的北宋朝廷不但失去了一位名巨、书法家与文坛巨匠;也凸显了苏东坡在海南教书育人,并开启民智的3年时光是何等弥足珍贵,而这便是苏东坡与海南结下的“不解之缘”。海南可以说是苏东坡的第二故乡,在苏东坡故去后,载酒堂(后来更名为东坡书院),自然在海南文坛上一直享有崇高声誉。

四、逆境修身之典范,潜心创作铸文坛辉煌

往事已矣,赌物思人。从书院栩栩如生的东坡塑像中,人们能感受到一代大文豪与当地黎民百姓一样,下田耕作、翻修水利,过着宁静又不平凡的耕读生活。

东坡塑像

书院中有历代文人土子悼念苏东坡的石碑与留字,我们能从中感受到苏东坡为人的品行高洁。

书院有很多悼念的石碑

苏东坡在儋州时也搞了一些小发明,如木屐(木做的鞋,解决当地百姓买不起鞋的问题)、东坡帽(取材简单,劳作时可有效防晒)等,人们能从其中看到一位身处于逆境中,依旧积极对待生活,保持着乐观心态的睿智长者的丰采。在平凡的岗位上依旧默默耕耘。并不因被贬,就变得意志消沉。

东坡屐

苏东坡贬居海南这一段时间,同样也是苏东坡潜心于文学创作的高产期,共创作131首诗词,而表、赋、颂、论文、杂记、书信等多达182篇。他把海南真正当成了自己的家乡。如他在诗中所言:“他年谁作地舆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五、淡泊名利融入当地,东坡书院成海南文脉丰碑

此期创作的诗词虽没有了以前“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明快;也没有了“大江东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万丈豪情。有的只是不断下潜的农耕生活的视角;或是有感而发,启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总结。

如他在《自题金山画像》所言:“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此期所有作品风格更朴实无华,看淡名利;感情真挚和接地气,直抒胸臆中饱含着哲思。作品意境掌控与表达更加运用自如与多元化。

如他将要离开海南时所题的《别海南黎民表》一诗,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东坡书院在海南文坛具有崇高的地位,在全国文坛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因为它凝聚着苏东坡晚年最后一段岁月的精华,对于治学、教育、从政、为人的思考与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东坡书院是海南文脉灵魂的标志性符号;也是海南文化传承的一座圣殿与丰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