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和书写何以让人生活得更美好

 df7086 2022-01-07

梁东方

阅读和书写可以让人生活得更美好。当然,这里说的是真正的阅读和书写,不是为了现实功利目的而进行的劳役式的阅读和书写。此处的悖论是,越功利主义的阅读和写作越距离让人内心生活得更美好远,反之则近。

就人的生活来说,由物质层面的生活和精神层面的生活两大部分组成。而精神层面的生活之中,阅读和书写便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追剧刷视频打游戏虽然也笼统的是精神生活,但是少有主动思索,多为被动重复,是一种简单化的精神生活,是现代文盲意义上的所谓享受,与人类的文化积累与体系没有什么关系,本质上是贫乏和空虚。

有人说,一个人精神生活的品质越高,就越是作为人在生活。所谓精神生活的品质高,所指就是阅读和书写。读书可以获得全面的信息,可以启动深入思考,可以丰富心灵;读书还可以自我发现,明白自己原来的状态,知道自己灵魂中还有很多好东西,从而变得高贵。

一个拥有丰富高贵的灵魂的人,便是一个优秀的人,优秀的人、同一频率的人在书籍中相遇,互相辨认,息息相通,便会打通古今中外,在文字之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广袤精神世界,从此不再孤单。不再孤单的意思不仅仅是有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还更是人从此在个人的内心里走向了丰盈,不以外在的孤单为孤单。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可以使人获得人生最宝贵的意义,那就是高贵、怡然和自洽。

由阅读进阶到写作,其实是思考之中水到渠成的表达。一个人平常读什么书,会在内心中形成一种只属于他自己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由词句组成,也由精神指向构建。当他书写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因应这样的节奏和指向,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的细节。

阅读和写作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就已经不知不觉地在我们习以为常也往往庸常重复的外在世界之上,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这样的精神世界里遨游,是幸福的。即便是像现在这样,这样听着收音机,或者说让收音机一直响着,唱着歌,说着话,在小本上自由书写,也很易于捕捉曾经的感受和当下的思绪的状态,这样度过时间,让人逐渐进入心安之境。

很长时间以来都是用电脑写作,现在这种状态虽然依然是写作,但不是用电脑而是用钢笔,也不是写文章,而是任思绪飞扬意义上的任意书写。惬意如画画,挥洒自如地绘画。这些只言片语和逻辑完整的文章一样,都是徜徉精神世界的轨迹。

有人说用文字面对世界、过多地沉浸在精神世界里的人,往往是现实生活里的失败者。其实未必。只要他在以行动面对世界的时候不因为自己的文字情怀和精神世界的丰富而退缩,那他就比一般意义上的所谓勇士更有内涵更深刻,从而也更趋于完整。秀才遇见兵,只要秀才也按照兵的行事方式予以坚决地反击,那兵也不会像通常那样因为对手是个秀才而毫无顾忌。

现实生活的纠缠一直存在,它并非排斥精神生活的理由。相反,精神生活往往是不易的,是需要珍惜的。

写作实际上和人生状态紧密相关。有时候一发不可收,有时候就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有时候对某一类题材就总是意犹未尽,有时候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写那样的东西。其中的因由,还是心境。心境决定一切,这一段时间没有了这样的心境,就很难写下这样的文字;下一段时间没有了那种心境,就很难再在那样的领域里涉笔。

知道了懂得了这样的规律,就应该在能写什么的时候写什么,就在能写的时候写;在不能写什么的时候不写什么,在不能写的时候不写。

写作一如生命,是有萌芽壮大乃至衰退的自然周期的,这个周期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和经历来予以补充,但是总的趋势却是很难更改的。

不过人一直处于这么紧凑的工作状态也是受不了的,没有了闲暇,没有了无所事事的时间段落,没有了那些必然应该有的发呆状态,一天一下下来,人就会有一种因为太满而行将崩溃的意思了。

这不是阅读和书写不好,而仅仅是时间使用上的安排需要而已。这样穿行在现实和精神之间,自由切换,人就会由此而进入丰盈自如、自在圆融之境,让自己生活得更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