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乡的家法|刘风

 谦谦书生 2022-01-07

旧闻历史上的涟源斗笠山一带的家规,据传说讲,那也是十分严厉的。

据传,我的一位堂叔祖父,十分喜好赌博。他竟然把自家的田输掉了,后是又把土及山林输掉了。已经到卖得无立足之地了,但他仍不肯歇手不赌了。房子他是不敢卖的,因为是与整个大家庭连在一栋大屋内。但不卖,他是也找不到赌资了。于是,他就将楼板一块一块的撬下来,将楼枕树一根一根取下来,断断续续地卖出去了。又去过了一把赌瘾了!——虽然,此时的他,已经只能“小打小唱”的赌了,但他却依然“乐此不疲”。此前,虽然他的父亲已不在世。但他的叔叔、伯父,还是进行过严厉教育的。并曾警告,如不浪子回头,就要用家规家法来处置他。但他的好赌,已“病入膏肓”,欲罢不能,到了准备要将徒有四壁和仅有屋顶的空房,也要卖掉了。

图片

这下,就惹恼了他的叔叔伯伯们,大家商量决定,要处死这个不听教育的不孝子孙!最大的理由是:家族中青年人很多,不能让他这个坏样子成为榜样,不受惩罚。也许是他仍把全部精力放在赌桌上吧,也许是他把将受到家法处置的警告,当成了只是一句玩笑话。所以,他对要处死他的决议,毫无防备。所以,就轻易被他的叔叔伯伯们捉住了。

他们用棕绳将他捆绑在一个大方桌(一米多高的八仙桌)的脚上。有人按照一个人被处死前要让他吃一点好饮食的习俗,给他搞了酒菜,告诉他这是送他“上路”的。他的叔叔伯伯,则在屋门前的水塘边,放了一个半人多高的大木桶,并担塘水,灌得满满的。那人此时也已眼泪汪汪了。但悔之已晚,他被他的叔叔伯伯,五花大绑了抬到了大木桶前,将他两脚朝天、头朝下的按入了水中。他挣扎了不久,也就“呜呼哀哉”了。

“行刑手”中的一人,就是我的曾祖父刘聚桂。那已是清末的事了。但死者的遗孀,我还是见过的。我们叫她X奶奶。她到五十年代中期才去世。这当然是后话了。

 

不过呢,据说,要用家法处死不孝子孙的,也不是刘聚桂等人的“首创”,他们也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因为,此时前,在我们附近的敦本堂前的坟山内,有两个打了父亲的青年,被他的父亲和族长,用竹篾晒簟捆绑着,投入特地准备好的干柴堆上,活活地“火化”了。

对我来说,上述两事,已是传闻了。但我亲眼见到的是我的一位堂兄被家规处置的一次。

那时,大概快要解放了吧。一个冬日的一天,我突然见到我的二伯父、三伯父,正在将一个扮禾桶从一处半边楼上,往地上放。我的父亲在那帮忙。三人的表情都十分严肃。因为,这扮禾的“扮桶”,一年只用来扮禾用一次的。用过后,就会被好好的收搁到干燥的楼上去。冬日里由三个长辈亲自从楼上去放下扮桶来,这事已非寻常。

我大概也七岁或八岁了,在长期的家规家法渲染中,对大人们的事,特别是这样气氛紧张的事,是不敢去多嘴打听的。但却更加小心的观察着:只见他们将扮桶抬入设有神龛的正厅堂内,当着众神像和祖宗牌位,将我二伯父的儿子,罩入了扮桶内。二伯父的儿子,没有被捆绑,但吓得战战兢兢的、神情木然的被罩在了地上。

夜晚,在晃动的桐油灯光下,二伯、三伯及我父亲,坐在正厅屋的上方,将二伯父的儿子,从扮桶下放了出来,脱掉上衣,由二伯父亲自执法,用数根干楠竹枝,捆成一把,在他的身上抽打。他痛得在地上打滚,苦苦哀求,表示以后再也不敢了。我们大大小小的晚辈青年,都被叫去看。显然,有杀鸡吓猴的意思。目的似乎也就是那么一个:不要让他带坏了小辈们。

我也从他们的边打边“审问”中,知道了当天吃中饭时,父子两人发生口角。这个被处置的青年人,竟然当着他的妻子的面,将饭铁锅摔在我二伯面前,摔了个粉碎。此事,使二伯父感到他受了这个不孝子的无端的极大的侮辱,便告诉了他的两个兄弟——我的三伯父和我的父亲。

我的三伯父和我父亲听了,也感到事态严重,愤愤不平:我三伯父有四个儿子,我父亲有七个儿子,都比“犯事”者年小……于是就三人合伙,协力同心,上演了这“厅堂训子”的一幕。

当晚,厅堂内,“重刑”之下,我二伯父的儿子是心服口服了的。但事后,他虽然不敢再有明显的不孝之举,但家庭关系却从此变得渐渐紧张起来。那时,我二伯母已死多年。二伯父花掉积蓄,为过继来的这个儿子,娶了媳妇,想和和睦睦安度晚年。但结果却是出乎他的意料了。而且最终,他们只好父子分家。二伯父一个人过孤单的生活。

他生活困难时,每天三餐都吃红薯。有时,还苦中作乐,自我解嘲地笑着对我说,他早餐吃的是“吹吹打”(吃煨红薯时,先要把煨红薯上的火灰拍打掉),中餐吃的“打打吹”(仍然煨红薯),夜餐吃的是“玉兰片”(指把红薯削掉表皮后,切成薄片,用水汤煮熟吃。)

图片

 

上述“家规”、“家法”,已过去数十年了。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淡化掉了,已经无踪无影了。这当然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但它作为一种曾经的存在过的“历史事实”,借我之笔而作资料保存,也许对以后想研究民俗历史的人,也许也不无裨益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