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不好,怪谁?

 般若觅 2022-01-07

心理素质是影响考试成绩最不可控的影响因素,这或许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命。有些人平常学得很辛苦,平常的考试成绩也还不错,可是每次逢到期末考试或者决定人生的命运的考试就彻底的崩盘,考试完全不在状态下,考试成绩惨不忍睹,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命不好的人。而有些同学却恰恰相反,平常稀里马哈,一幅玩世不恭的状态,但每逢它到了决定他人生命的时刻,却能够一反常态,各种奇谋机智百出不穷,总能够超常发挥,其实这种人就是心理素质特别的棒!

其实越怕死的人就越容易死,人生就像抓在手里的一把沙子,抓的越紧越容易掉,有些东西你越在乎它,越不是你的菜!有考试畏惧型的人,是过得非常憋屈的,我非常同情这样的学生,平常学的又苦又累,平常的学习也不差在哪里,但是他在关键的时候总是会掉链子。

我们的考试制度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我们还得遵守一考定终身的规则,因为高考虽然存在很多不足,但它已经是最完美的了!因为用多次考试来决定你的命运,你会死的更惨,甚至你连怎么死的你都不知道,考试的次数越多,那些手握大权的那些人,他们就更有机会操纵这些考试的规则,社会要监督这些人的难度和成本,就会大幅度增加。很多教育体制改革,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的光鲜亮丽,其实根本就不是为老百姓准备的菜。比如取消了大学生分配制度,你想想什么人更容易找到工作;比如大学生扩招,你想想大学文凭对什么样的人最有利,因为有些什么都不缺,就缺大学文凭;比如现在的自主招生,你看看网上那些爆料,有哪些人在怎样玩转这些自主招生规则;当然,我也不敢全盘否认,这些教育体制改革,确实让很多老百姓也是获得了很多好处的,但那最好或更好的菜肯定不属于那些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或许当这盘最好的菜能够摆到你面前的时候,人家早就已经不想吃这种菜了,或许人家早就已经吃上了更好的菜。就比如,当你开始玩自主招生这种纸牌游戏的时候,人家早就开始在玩,不参加高考,直接就出国留学的,更有味道的游戏了!就比如你考上了大学,在苦苦地准备考研的时候,人家早就开始一边在研修国内文凭,一边同时研修国外知名大学的文凭,当你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人家早已经是海归派了!这个世界你玩得过人家吗?

不好意思,跑偏了,还是回归正题吧!如果你是心理素质不佳,畏惧考试型的同学,你必须立刻重视,不可拖延地投身到提高心理素质的战斗中去,因为大部分胆量是练出来的,天生就狗胆包天的人少之又少。你必须抓住生活当中的一切机会来训练自己的心理素质,这样的机会生活当中到处都存在,就看你愿不愿意去把握?就比如,春节期间家里来了一个客人,你是否不愿意躲在房间里面看书?不愿意出来拜见客人,跟客人问候一声,打个招呼,露个脸,这些都是提高自己心理素质的一种机会。再比如适当的在班上承担一点旦又不太影响学习的班级工作,多在同学面前说话,这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胆量。又比如见到老师问个好,主动去找老师谈谈心,交流交流思想,这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当然,提高心理素质的机会很多很多,完全在于你如何去把握,在这里我还是奉劝少数家长,对那些本来就心理素质比较胆小的孩子,尤其不要在客人面前说自己的孩子胆子比较小,作为父母,要想办法不入痕迹的,悄悄的提高自己孩子的心理素质。

如果有些孩子平常看起来心理素质很好,但还是出现了,每逢大考就状态失常的情况我想这类孩子很可能是表面强大,其实内心脆弱的人,他的脆弱和自卑隐藏的很深,他平常的胆大可能恰恰是用来掩饰他自卑的一种假象。还有一种胆大,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狗肉上不了正席的胆大。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不能要不求上进,我们也需要无欲则刚。因为你越在乎一场考试,你就会在考试前出现失眠,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的一种局面。但我们要做到无欲则刚很难,尤其是我们做父母亲的,很多压力是我们给孩子带去的也许很多父母亲会说,我没有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很高的分数,我也已经很淡定了,但我可以肯定很多父母亲的淡定是一种伪装,是表面的淡定,其实内心的波澜早已经挂在脸上,孩子离你三尺远就能感到你内心的杀气,我希望每一位父母亲都真正拥有豁达开朗,尽人事,听天命的修养境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