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幅名画和一个男孩儿

 彩虹糖包儿 2022-01-07

1.

上个月,参观了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的“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藏作品特展”。从文艺复兴到新古典主义,从现实主义到印象主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一场展览,邂逅了60幅名家大师的真迹,堪称一顿艺术的饕餮盛宴了。

本次特展,肖像画与风景画大师托马斯·庚斯博罗的作品《小屋前的人物》也在展出之列。那是一幅风景画,属于庚斯博罗最喜爱也最擅长,甚至影响了几代风景画家的绘画类别。但面对着这幅作品,透过画面上奔放的笔触,细腻的色彩,以及被特意强调的光作用在事物固有色上所产生的微妙的光色平衡效果,我却想到了他的那幅更细腻,也更瑰丽的肖像画作品——《蓝衣少年》。

我偏爱这幅作品,因为,正是它,第一次将“儿童”这一群体作为艺术表现对象,推到了人们的面前。

2.

1770年,庚斯博罗创作了一幅新的肖像作品《蓝衣少年》。据说,这幅作品的创作初衷,只是为了对抗当时知名学院派肖像画大师雷诺兹所提出的“蓝色作为冷色最好不要在画中作主调”的观点。庚斯博罗反其道而行,运用流畅奔放的笔触,配合着宝石蓝的光色作用,恰如其分地展现出了一个男孩儿倜傥的风采。

而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幅真正以儿童为表现对象的艺术作品。

或许你会说,以儿童为主体的绘画、文学作品,不胜枚举,这并没什么稀奇的。在当下看来,的确如此。但如果你了解“儿童”的发现史,就会了解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推进事件。

法国历史学家菲力浦·阿利斯曾说,在欧洲长达千年的整个中世纪,儿童从未在艺术的领域内独自占有一席之地过,因为那时的孩子被视为一个未完成的人,是一个缩小版的成人。恰恰是庚斯博罗无心为之的这幅肖像画,第一次将儿童作为了创作对象,推到人们面前。那些儿童独有的特征被细腻地绘于画布之上,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到了这一特殊群体的固有特征,这幅画也被誉为了“有史以来最浪漫迷人的有关青少年的画作”。

当然,早在这幅画产生之前近一个世纪的1693年,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就已经对儿童做了细致的研究,他从理性的角度来认识儿童,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即孩子的头脑生来就是一张空白的书写板,成人在这上面写什么,决定着他们会成为什么。

到1762年,卢梭从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儿童是完整保留了人的自然状态的自然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对于此,他有一句名言:“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他们均站在教育的立场表达自己的观点,洛克的重点在于培养儿童所缺的,卢梭则强调保护他们本有的。在这之后一直到今天,对儿童的认识基本上依然在沿着这两条路线继续拓展或深入。

如果以上是对于儿童群体的理论研究,那《蓝衣少年》这幅画,则是另一个开始。继这幅作品之后,随着对儿童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孩子作为一种独立的存在,慢慢地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艺术的世界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儿童身影。

3.

尤其,尤其是儿童文学的诞生,更是让一系列经典的儿童形象在整个文学人物画廊里熠熠闪光。

有别于画家们直观的画面表达,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们,开始通过文字塑造的方式,为孩子们”绘制“画像。对,他们并不是利用画笔和颜料在画布上细细描绘,但在一笔一划的文字所码列而成的文学世界里,同样塑造出了浓淡相宜的光影,瑰丽饱满的色彩,远近虚实的场景,以及,将我们一步一步吸引进去的深刻。

这些由文字塑造出的儿童画像,让我们更加真切地认识了孩子。

比如,那个掉进兔子洞的小女孩儿爱丽丝。她调皮、活泼,对知识一知半解却总想炫耀,对小动物亲密有爱,对事物充满好奇,最重要的是她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在爱丽丝身上,我们体会到了,幻想和游戏是孩子最核心的心性之一,但这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得不到充分满足。爱丽丝依靠着置身虚幻的梦境成全了她的完整,而孩子们则读着爱丽丝的故事来体验想象和游戏的魔力,进而得到内心的满足。我们呢?我们通过孩子们的反应,去更加真切地了解他们,为他们创造着更接近他们内在需求的成长环境。

同时,我们也在这些故事中有所收获,有所改变——

曾处于孩子时期的我们,和现今有了孩子的我们,两个阶段之所以都对儿童文学世界中的这些人物如此着迷,正是因为我们对那个文字塑造出来的幻想世界和鲜明真实的儿童形象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他们就是我们的孩子们,我们的孩子们就是他们。

这种感受,就如同被岁月掩盖在心底深处的一首歌,如今和着文学的节拍,又重新响起。

作者:言君,姑娘四岁,成长在“妈妈”和“文化服务者”双重职业的路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